日本民衆爲什麼要求安倍下台?

李若愚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研究員

根據氣象預報顯示,日本在今年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安倍晉三首相雖然不是熱鍋上的螞蟻,但是7月以後的一連串事件卻也難免讓其焦躁不安。

按照正常情況,日本今年沒有國會選舉,首都東京的市長選也已經在去年塵埃落定。因此,對於執政的自民黨來說,今年原本是相對安穩的一年,也是執政黨將自身執政理念付諸實施的良機。筆者認為自民黨政治抱負的長期目標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修改和平憲法,而短期的目標則是鞏固票倉與提振經濟來為今後的選舉佈局。

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求安倍下臺?

近來自民黨的一系列動作正體現了這種趨勢。7月18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以自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提出的增加參議院議席數的提案,把參議院的議席數從現在的242個增加至248個,這也是48年來日本參議院首次增加議席。7月20日,國會又通過了綜合度假區(IR)建設法,而該議案的核心就是在特定區域內實現了賭場在日本的合法化。

但是這兩個法案都是有著相當爭議的。就前一個議案而言,日本人口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負增長,既然需要國民沒有增加,那為何還要增加作為國民代表的議員人數,這必需進行充分的說明。否則,執政黨就很難洗脫為選舉護航的嫌疑。

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求安倍下臺?

實際上將成為“賭場解禁令”的綜合度假區建設法,則爭議更大。單純從經濟上看,賭博當然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因而該法案剛一通過就傳出大阪、長崎和北海道等多地有意承辦的消息。但賭博同時還是一個值得深入反思的社會問題。對沉迷於賭博者的管理,以及有可能造成的治安惡化等問題,安倍政府目前還沒有提出一個獲得廣泛共識的完備預案。“為了提振經濟就可以無所不為”這種印象,無疑偏離了戰後日本的政治軌道。

通常我們總會有一種先入之見,認為“政治是妥協的產物”。但上述兩個法案得以通過的基礎卻並非是朝野的妥協。並且恰恰相反,執政聯盟就是依靠自身在國會中掌握多數議席,而在未經充分討論的情況下,就強行通過了極具爭議的議案。這種場景在安倍執政時代已經反覆出現,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和解禁集體自衛權等無一不是按照這個套路來實現的。隨著不斷分裂已經無力化的在野黨,只能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在國會進行反制。但由於執政聯盟在國會穩居絕對多數,在野黨提出不信任案更多的是一種政治上的表態,而難掩其已經失去了在關鍵時刻制衡安倍政府能力的窘境。日本國內抑制安倍政權獨走的力量唯有日本民眾。

日本民眾為什麼要求安倍下臺?

7月7日下午,“反對安保關聯法案學者之會”在明治大學舉行了題為“再見吧,安倍政權”的公開研討會。同日晚間,部分日本民眾也聚集在國會議事堂前反對修改和平憲法。這之後安倍政府的所作所為又給參加7月19日市民集會的民眾帶來了新的“素材”,“安倍下臺”的標語成為了參加集會民眾的標配。國會議事堂外的反對聲浪與媒體進行的民意調查也遙相呼應。日本共同社7月23日發佈的民調顯示,55.6%受訪者認為增加參議院定額的《公職選舉法》“有問題”,而反對“綜合度假區建設法”的受訪者更佔受訪總數64.8%。在展現安倍政府施政能力的應對“西日本雨災”環節,給安倍政府點讚的也僅佔受訪者的27.5%。

應付國內的反對聲浪成為了安倍政府的重要課題,但這並不意味著自民黨政權已如風中之燭。實際上去年相繼曝光的森友學園、加計學園醜聞也曾一度重創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但到了下半年,安倍卻主動提前解散眾議院,並領導自民黨奪下一場大勝。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在日本現行政治體制下,野黨的式微使得民眾對執政黨的不滿難以全部轉化為對野黨的支持。就在共同社發佈的同一份民調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民眾普遍對安倍政權做出負面評價,但安倍所在的自民黨支持率比上次調查還增加了2.8個百分點,來到41.6%。相比而言,在野黨中支持率最高的立憲民主黨卻只有12.4%。

安倍政治的直接結果就是日本民意的分裂。一些對安倍政治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的有識之士憂慮日深。而更多的民眾則把對於安倍政府的不滿轉化為對日本政治的失望,從而展現出漠不關心的冷淡。哀莫大於心死,從國家的角度講,如果安倍長期執政的代價是國民對政治生活的厭棄,那今後的日本就絕非安倍所標榜的“自由與繁榮”的民主政治。(責任編輯 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