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卓文君的愛情保衛戰

最近這些天,我一直在看天津衛視的電視節目《愛情保衛戰》,每位專家獨具慧眼,點評者的真摯灼見,給每對尋求幫助者最衷懇的建議。特別是常被愛情導師塗磊犀利的語言所驚歎,可謂妙語珠連!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才女卓文君的愛情保衛戰,那是永恆的經典。


一代才女卓文君的愛情保衛戰

卓文君,是漢代臨邛大富豪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書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貫通棋、畫,文采亦非凡。本來已許配給某一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時值年少孤貧的漢代大才子、辭賦家司馬相如,從成都前來拜訪時任臨邛縣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縣令在宴請相如時,亦請了卓王孫座陪。

後來,卓王孫為附庸風雅,巴結縣令,請司馬相如來家做客。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一首《鳳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聽不出。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後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壚賣酒,消息傳到其父耳中,卓王孫為顧忌情面,也只好將新婿、愛女接回臨邛。但他們仍安於清貧,自謀生計,在街市上開了一個酒肆。

但卓王孫不忍女兒受苦遭難,慷慨地資助了很多財物和良田,於是兩個人生活富足,不愁吃穿。

過了幾年,司馬相如的文章受到漢武帝的賞識,飛黃騰達,有勢有權。在京城任上的日子裡,逐漸冷落了對卓文君的情感,後來乾脆寫了一封信留給臨邛的妻子,暗表自己“無意”的改變。

卓文君打開信件,發現上面寫著一行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一到萬全是數字,但是唯獨缺少“億”,即是“無意”的意願。

卓文君傷心欲絕讀完信件,於是回書一封,全文情真意切,文字悽婉纏綿:

“一別之後 , 二地懸念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繫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 萬言千語說不盡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全詩上闕以“一”開頭以“萬”結束。下闕又以“萬”開篇,以“一”寫完。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才華抒發了自己對司馬相如的愛憐和思念。司馬相如讀後慚愧萬分,於是他親自前往臨邛迎接卓文君,兩人還是相敬如賓,心手相牽。

再後來,司馬相如在長安又以一篇《上林賦》得寵,封郎官,一時春風得意,意欲納茂陵女為妾,卓文君無法忍受,寫下了後來流傳於世的《白頭吟》 ,“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蓰蓰!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司馬相如看了大為感動,終於打消了納妾的念頭,並給文君回信:“誦之嘉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

此後不久,相如迴歸故里,兩人安居林泉。卓文君寫《白頭吟》使夫回心轉意的故事遂傳為千古佳話。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打贏了這場愛情保衛戰,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於苦盡甘來。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後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