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打下天京後,爲什麼突然心生恐懼?三個原因!

曾國藩打下天京後,為什麼突然心生恐懼?三個原因!

曾國藩像

曾國藩本是一個文人,一個信奉程朱理學的學者,但那個時代將他造就成一代中興名將。是他撲滅了太平天國,是他挽救了清朝最後的命運,留下一口氣。

曾國藩創立的湘軍以鄉土、父子、兄弟為紐帶特徵,凝聚力很強,而且曾國藩治軍非常嚴格,他曾經在軍中頒佈的《愛民歌》其實就是吸取太平天國縱兵犯民的教訓,對湘軍團練管理嚴苛,決不允許擾民傷民還民的事情發生。

這支湘軍立下赫赫戰功,是曾國藩發家的資本,在擊敗太平軍,湘軍如日中天的時候,曾國藩主動請旨下令解散這支部隊,沒有造成譁變——可見曾國藩是這支部隊的真正領袖。

曾有秘史說,太平軍的投降大將李秀成曾經在被俘虜時,與曾國藩在軍營有一段密探。李秀成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勸曾國藩趁機將清廷取而代之,但並未說動曾。

曾國藩是一個封建綱常觀念非常濃厚的人,他是利用這套系統灌輸、治理湘軍的,要他反了清朝,幾乎是不可能的,心理上過不了關,何況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

以及朝廷自身在北方的部隊,不一定能取清朝而代之。

曾國藩對清廷也並非完全放心,從主動解散湘軍自保表明忠心就可以看得出來。事實上,曾國藩自攻下天京起,就擔心自己會功高蓋主,引來清廷王族的猜忌而招來殺身之禍。

曾國藩打下天京後不久,為什麼突然心生恐懼?因為他和他的弟弟曾國荃在三件事情處理上,存在重大嫌疑或疏漏,容易授人以柄,以至讓曾國藩非常擔心。

曾國藩打下天京後,為什麼突然心生恐懼?三個原因!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走上晚清政治舞臺中心

1,天京攻破後,洪秀全自焚而亡,而洪秀全的兒子幼王逃脫。而曾國藩在未查明之前,就頭腦發熱聽信湘軍部下之言,上報朝廷說幼王已死在亂軍中。可沒過多久,左宗棠等的密探證實天國幼王逃出天京,且還在活動,這讓曾國藩極為被動,讓清朝統治者對曾國藩的能力和居心產生懷疑,功勞再大也不能欺君,何況這麼大的事!

2,對太平天國後期的核心將領、忠王李秀成先斬後奏,在押解李秀成上京之前就將李秀成梟首。這件事讓清廷既惱火又猜疑。從事後推測來看,李秀成有點像三國時期的姜維,他想策反曾國藩,作為降將在大營面見曾國藩說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話(受到曾的禮遇),傳出去讓曾國藩瓜田李下,難以說清。而且他也怕千里押解途中(從南京到北京)發生意外,李秀成如果被部下救出,那責任可是非同小可。

這是非常忌諱的,想想姜維股東鍾會造反,鍾會一夜之間被部下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