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霸權史:從大航海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哥倫布未發現美洲前,或者說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世界歷史是孤立割裂的,無法與現代史和全球化的今天相提並論。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世界霸權應該從哥倫布發現美洲開始算起,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爭霸開始。

後航海時代之西班牙

世界霸权史:从大航海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今的西班牙

這個時代,由於西班牙王室支持航海,支持哥倫布的徹底性,美洲的發現,最先最大受惠者當然是西班牙。

西班牙殖民者一度獨霸了美洲,掠奪黃金礦產和勞動力,並將這批資源轉化為財富,用於發展和保障更大的航海霸權——西班牙無敵艦隊誕生。

西班牙無敵艦隊是當時橫行大洋的艦隊,掌握了海權基本就掌握了殖民地,也就掌握了世界霸權,沒有國家敢挑戰它,直到英女王收編海盜,以小博大,擊敗西班牙,為未來的世界霸權鋪平道路。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之英國法國

世界霸权史:从大航海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拿破崙帶領法國崛起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標誌著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但其他各國的經濟尤其是資本主義都在發展,英國充其量也只是其中一員,並非世界霸主。英國霸權的確立,還是要歸功於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國王的專橫,加劇了國內矛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終於爆發。在反覆近50年鬥爭後,英國終在1688年徹底完成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工業革命助推其成為世界第一的科技和工業實力。

英國從此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取代了葡萄牙成為美洲、亞洲和非洲大片殖民地的擁有者。

可就在對中國鴉片戰爭前幾十年,英國在歐洲大陸,與後起之秀的法國展開了較量。

眾所周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後,政局混亂,正好為拿破崙上臺提供了良機,他成為資產階級和法國各階層支持的領袖,並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

雖然看起來是國家戰爭,封建君主與新法國(拿破崙已稱帝,法國其實是半資本半封建國家)的戰爭,其實是法國與英國,俄國爭奪歐洲霸權,以至於未來世界霸權的戰爭。

戰爭結果,歷史已經有了答案,英國保持了歐洲乃至世界的霸權,但下一個後起之秀,軍事化國家德國已經在摩拳擦掌。

一戰爭霸戰

世界霸权史:从大航海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戰中的德軍士兵

對於新晉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德國是最具有擴張性的。

一戰讓歐洲幾大資本主義國家捲入戰爭,大家為歐洲霸權,為以後的世界霸權(其他洲的國家在他們眼裡都是可以爭奪的殖民地,只要打贏即可)打得不可開交。

最終,德國沒落到什麼好;奧匈帝國也解體;英法在一戰後元氣大傷,影響到後來二戰的參與力量,法國更是希特勒佔領全境;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

所有的參戰方似乎都是有害無利,傷到了元氣。但有三個是例外,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日本,另一個就是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德國。

二戰後美國趁機接棒世界霸權

當一戰在歐洲打得震天響的時候,美國卻發了戰爭橫財,日本遠在亞洲加入協約國。

需要注意的是,在19世紀末和一戰前,日本先後佔領了朝鮮,擊敗德國取得了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其實力大增,它不僅要稱霸亞洲,更想稱霸亞太和全球(從日本的國策就君凡)。

美國更是毫髮無損實力大增,在引領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一戰前,美國都置身事外,潛心發展工業和經濟,這為後來二戰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美國的軍火、經濟和科技均碾壓了英法德日,只是因為其對外政策,並沒有過多介入歐洲和亞洲事務。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被拖入戰爭。相繼對日本和德國宣戰,美國的加入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天平,也讓美國開始接手歐洲亞洲乃至全球的事務。

二戰打殘了歐洲,英國法國日落西山,日本德國更不用說了,成了戰敗國。

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戰勝國,隨著時間推移成為了超級大國,也成為了冷戰的主角。

世界霸權進入了美蘇爭霸時間,直到蘇聯解體,美國的霸權地位在上世紀90年代末達到頂峰。

世界霸权史:从大航海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戰讓世界霸權重新易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