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差一點成為美國的官方語言,以幾票之差敗給了英語?是真的嗎

很多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說法,美國獨立的時候德語差一點成為美國的官方語言,因為幾票之差落後於英語。

在這裡我要更正一下,美國獨立的時候,北美洲的德國人很少很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德裔美國人都是在美國獨立以後的漫長歲月裡逐步來到這裡的。

因為在大航海時代,德國人基本上沒有參與,德國畢竟處於歐洲的內陸。

雖然也有一些海岸線,但是德國從來都是一個大陸國家,沒有人會說德國是海洋國家。

德語差一點成為美國的官方語言,以幾票之差敗給了英語?是真的嗎

這樣以來,什麼投票決定用英語還是用德語這件事就更是胡扯了,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其實這樣的例子我們這裡也有,說中華民國剛成立的時候,投票決定國語,廣東話以幾票之差敗給了北方話。

這種說法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我就聽說過不同的版本,在武漢就是武漢話幾票之差敗了,在成都就是四川話幾票之差敗了。

其實根本就沒有投票這回事,大家要知道,在中華民國之前的幾百年,全國通行的官話都是北方話,因為明清兩個朝代的首都都在北京。

中華民國繼承了清朝的衣缽,自然而然的就繼承了北方官話,根本就沒有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