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無錫大捷!美滴冰火兩重天,王興亞馬遜之夢難圓

4月10日,經過8天的試運營,滴滴外賣正式在無錫全城範圍內上線,當日訂單33.4萬單。這意味著滴滴外賣在短短9天內已成為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外賣平臺,市場份額超越美團。

要知道,無錫僅僅是滴滴外賣入駐的第一個城市,而且是美團外賣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此前,美團為了打壓滴滴外賣,曾經頂著《反不正當競爭法》和輿論壓力,讓商家做過二選一的選擇。

這種強力打壓下,滴滴外賣依然首戰告捷,這個結果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相比之下,美團做網約車就不那麼順利了,美團入侵滴滴的網約車業務可謂舉步維艱。最初試點的南京口碑平平,繼而在北京牌照受阻,好不容易拿下上海的牌照,結果第一天就被管理部門約談。高額補貼燒錢之後,份額寥寥。

為何滴滴外賣無錫一上線就超過美團,而美團做網約車卻困難重重,兩者差距巨大的原因是什麼?王興擴張網約車領域,拿美團比亞馬遜,這個邏輯真的成立嗎?

滴滴無錫大捷!美滴冰火兩重天,王興亞馬遜之夢難圓

一、為何冰火兩重天

從實力上看,滴滴和美團都是新生的獨角獸企業,都有一定的地位。那麼為何滴滴做外賣順風順水,而美團做網約車舉步維艱呢?

這是因為外賣與網約車的業務有本質差別。

按照美團的想法“吃喝玩樂與出行有天然緊密場景和流量互通”好像用了美團消費的就會用接著用網約車,美團做網約車會有天然的用戶。

而事實上美團的邏輯裡面有硬傷。

首先,在網約車不是個自由市場,而是有網約車管理辦法限制,各個城市出租車管理部門審批的限制市場。

出行是供給短缺的市場,從道路資源到車和司機,都不是無限供給,在美團消費的用戶和這個時段用車的從用戶是要共享資源的,用美團消費的用戶需要的時候不一定能叫得到車。

美團僅僅進入了兩個城市,而且還被約談,用戶通過美團打不到車,自然就不會用美團的網約車業務。

其次,吃喝玩樂的消費並不直接構成網約車需求,真實生活中往往要麼是提前幾個小時訂好了餐廳和電影票,要麼是玩累了直接搜索附近步行可至的餐廳吃飯,就近買張電影票去看電影。

臨時起意先搜索,然後直接打車去的場景是想當然的,實際並不存在。

美團做網約車,並沒有先天消費整合的優勢,而也是要靠補貼拉司機,要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去申請牌照。

這種推廣模式屬於網約車剛剛起步時候的模式,現在再搞花費巨大,且事倍功半。滴滴的司機臨時被補貼拉過來多裝一個APP,等補貼錢燒完,沒有單了,自然就卸載不玩了。

所以,美團做網約車舉步維艱。

那麼,為何滴滴做外賣順風順水呢?

首先,外賣和網約車不一樣,外賣沒有任何政策壁壘,滴滴甚至不需要補貼,對商家來說,不存在網約車一樣的供給瓶頸,菜多賣一份是一份。APP多裝一家是一家。

而滴滴的用戶和外賣的用戶是有聯繫的,總體看來,在正常價格下經常打車的用戶,其消費能力是很高的。

就拿滴滴快車的用戶來說,一個典型的快車用戶一天至少會使用兩次滴滴,以平均客單價25元計算,一天在通勤出行上花費就在50元以上。

這樣的用戶毫無疑問點外賣吃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從這個角度講滴滴做外賣是高維打低維,因為滴滴的核心用戶購買力更高。所以這些用戶用滴滴外賣點餐毫無壓力。

對商家來說,安裝了滴滴外賣,就憑空多了上億高消費能力的用戶,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滴滴外賣推廣毫無壓力。

從技術和體驗上看,外賣業務的商家都是一樣的,用戶體驗的差別是送餐的速度。

這方面,滴滴打美團還是降維打擊。美團有50萬送餐騎手,而滴滴有2000萬司機。

通過2000萬司機,數年運營經驗的大數據採集和人工智能計算,滴滴已經可以預測在未來一個時間段內的供需,進而對司機進行調度;可以做時空價值評估,通過模型預估某個時空區域未來一定時間內的期望收益;可以對司機做數據畫像,安排最合適的司機;可以對路徑上的業務進行預測,計算每條路徑的接單概率,最大限度提升效率。

滴滴無錫大捷!美滴冰火兩重天,王興亞馬遜之夢難圓

美團並不以AI技術見長,滴滴已經在美國設立人工智能實驗室了。兩者技術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美團外賣業務沒有護城河,而滴滴在用戶消費能力和路線規劃技術,外賣體驗上都可以形成降維打擊。

滴滴美團互相入侵對方核心業務,結果卻是冰火兩重天也就不奇怪了。

二、王興的亞馬遜之夢靠譜嗎?

3月27日,美團的王興在接受科技新聞媒體採訪的時候,把美團類比亞馬遜。

亞馬遜目前是市值非常高的科技企業,其營業額與利潤都很不錯,被視作互聯網企業成功的典型。

美團拿自己類比亞馬遜,是給投資人看的,美團希望建立一種印象,美團主營的外賣業務雖然不賺錢,但是未來美團可能通過擴張其他業務來賺錢,而且是賺大錢。

而事實上,美團和亞馬遜完全是兩個概念。

亞馬遜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很高,這保證了亞馬遜的現金流和規模。

而美團目前排名第二,餓了麼加上百度外賣,再加上阿里撐腰,這是美團無法撼動的對手。而滴滴外賣依靠技術和用戶抄美團的後路,短短几天就在無錫壓倒美團,未來全國擴張,美團會難以應付,這與亞馬遜是天壤之別。

利潤方面,亞馬遜的主要利潤來源是雲計算業務,亞馬遜的雲計算是電商需求發展出來的,起步早,規模大,利潤高。

而美團並不以AI技術見長,美團外賣能用到的技術是路線規劃技術。

但是區區五十萬騎手(還是不太受交通規則約束的摩托車,電動車騎手),怎麼可能採集到足夠多的大數據,發展出強大的路線規劃能力。

而且路線規劃能力要變現,與雲計算相差不是一兩個數量級。

在中國,更像亞馬遜的是京東,而不是美團。如果交通規劃相關技術能變現,那麼2000萬司機的滴滴顯然比50萬騎手的美團更有資格。

所以,美團和亞馬遜並沒有任何類似之處。

滴滴無錫大捷!美滴冰火兩重天,王興亞馬遜之夢難圓

說相似的話,美團倒是有點像前幾年的樂視。頻繁出擊關聯度很低的業務,給資本講故事,獲取融資,然而,最終沒有一個故事能盈利。資本泡沫一破裂就轟然倒塌。

賈總的前車之鑑,王總不可不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