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動態」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培林獲「費孝通學術成就獎」

點擊方誌河北關注我們

瞭解河北省情

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培林獲“費孝通學術成就獎”

「方志动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获“费孝通学术成就奖”

16日上午,第二屆“費孝通學術成就獎”頒獎典禮在南京大學舉行,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培林獲得這一社會學領域大獎。活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社會學會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和聯合主辦。

李培林長期關注中國社會結構、社會轉型和社會治理問題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學術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觀點和主張。他對國有企業改革、社會治理、城中村和農民工群體等問題的一系列研究和成果,推進和豐富了中國產業社會學和組織社會學的研究,從學理上深刻地回應了中國社會轉型面對的許多全局性、戰略性和關鍵性議題,為總結和提煉中國問題、中國經驗和中國道路提供了創造性的洞見和思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陳光金介紹,本次評獎過程中,評獎委員會經過層層篩選,在符合要求的3位候選人中,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和實際取得的社會學研究成果評選產生,以弘揚費孝通先生“實事求是、學以致用”的學術理念和“志在富民、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鼓勵和引導海內外社會學、民族學等各學科學者積極投身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學的健康發展。

費孝通是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首任所長。82年前,費孝通在家鄉江蘇吳江開弦弓村療傷休養期間,堅持開展田野調查和社會研究,並據此完成了《江村經濟》一書,成為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也開創了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的新時代。

為紀念費孝通對我國社會學的貢獻,其故鄉吳江於2010年提出設立社會學領域全國大獎“費孝通學術成就獎”的倡議。經多方籌備,“費孝通學術成就獎”正式設立。

“設立該獎項的目的是為更好地繼承和弘揚費孝通先生實事求是的學術理念、學以致用的學術傳統,鼓勵和引導海內外人文社會學家積極投身社會基層一線開展實踐調查,引導社會各界對當代中國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等領域的關注,推動社會科學的百花齊放,進而推進全國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和發展。”蘇州市吳江區委書記沈國芳說。

據瞭解,“費孝通學術成就獎”原則上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每次評選表彰1~2人,該榮譽稱號為終身制,同一人僅可獲獎一次。

(摘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方志动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获“费孝通学术成就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