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的医生影评,惊醒多少没保险的家庭?

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映,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无一幸免”!

而今天,我想说的是医生朋友们:

《我不是药神》的医生影评,惊醒多少没保险的家庭?

有人说“人有三样东西不能掩盖:爱情、咳嗽和贫穷”,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同样有两种病是医生无法医治的:“一是贫穷,二是灵魂。”正如《我不是药神》中的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你也治不过来!”

但更残酷的是:电影不是生活,因为生活比电影更苦!而且我们谁都不是旁观者!就像老奶奶的一句发问:“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大病急需30万,整个治愈过程甚至需要50万、100万的时候,治还是不治?

《我不是药神》的医生影评,惊醒多少没保险的家庭?

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而这种最痛苦的两难表现在哪里?或许任何一个人都能想到:

◆ 治,有没有那么多钱?一家人会不会因此陷入暗无天日的困境?终日为钱所累?

◆ 不治,心里那道坎儿过不过得去?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家属可能一辈子都深陷愧疚!

一面是经济绑架,一面是情感绑架,但凡一个有人性的灵魂,在这两者的撕扯下,都不会轻松吧?

甚至有人在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过类似悲惨遭遇后说:如果我得了癌症,一定第一时间想办法一走了之,我不能接受自己成为折磨亲人的那个癌症患者!他/她们都曾是我最亲的人,却会因为我的一场病而承受最大的痛苦……

而问题如何解决?有很多医生将答案给到了“保险”身上:

《我不是药神》的医生影评,惊醒多少没保险的家庭?

如果电影中的病人,在生病前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得病后就可以获得可观的理赔款,比如保额100万,就能拿到100万,不论是购买进口药还是选择更好的医院救治,就都不用花费自己的钱。

正如《每日商报》所报道的两则真实案例:

一保险代理人两年前查出宫颈癌。从确诊金、手术费、放化疗费、住院补贴,保险公司的理赔贯穿整个癌症诊疗过程,她最终获得了60万理赔金 。虽然疾病带来的精神压力巨大,这笔钱却让她的治疗康复没有了后顾之忧。治疗期结束,医生劝她回家休养,她却说还是住院治疗条件好 ,每天还可以报销六百元。医生问:你是国家干部吧,福利这么好。她回答:我不是国家干部,也不是什么老板,我的后台就是保险公司,我购买了足额的保险。后来整个科室医务人员都成了她的客户。

一位富阳的保险公司主管查出甲状腺癌。第一次治疗花了3万,公司赔款40万。有人问:这点治疗费不买保险也能承担,那为什么还要买保险?这位主管说,40万的意义在于:一、治疗费。二、五年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费,不影响家庭财务及日常开支。三、康复费,渡过五年康复期。

《我不是药神》的医生影评,惊醒多少没保险的家庭?

毕竟穿上白大褂,他们是医生!可脱下白大褂,他们也是一个儿子(女儿),一个丈夫(妻子),一个爸爸(妈妈)!当一个个原本可以治愈的患者因没钱而选择放弃;当一个个心电图变成直线;当一个个家属撕心裂肺的哀嚎,以后还要面临偿还数十万因治病而欠下的外债……他们同样会感到悲怆、感到遗憾,只为在疾病面前卑微如蝼蚁的生命,只为现实世界中太多的无能为力。

虽然身为医生,或许可以治疗一个衰竭的器官,也可以延缓一条生命的长度,但他们从来不能拯救一个家庭的痛苦!不可能免费拿药给所有病人吃,也不可能免费为所有病人做手术……

而保险呢?它却可以在生死攸关之际给到患者及家属一大笔钱,送去一线生的希望,让医生的治疗方案得以实施,让患者及家属不用再为钱为难!

(保险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