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怎麼產生的?心絞痛的病人該如何預防心衰?

心絞痛是怎麼產生的呢?

心絞痛是怎麼產生的?心絞痛的病人該如何預防心衰?

所謂心絞痛,是因心肌供血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一過性心臟缺血缺氧,從而出現胸骨後心前區劇烈的疼痛。

心絞痛多因受寒、勞累、飽食或情緒激動之時發作,且不是在這些誘因之後發作。其發病部位常於胸骨後,可涉及至心前區,範圍約手掌大,且疼痛還可放射至左上肢(左肩、左內壁甚至到達小指和無名指),甚至下頜部和咽頸部。

至於心絞痛的疼痛性質,則多呈壓迫性疼痛,而非針刺刀扎樣的銳痛感,且患者常覺胸口緊縮、憋悶感。心絞痛通常持續3-5min,有的可達10min之久,但一般不會超過15min。心絞痛發作之時,常通過躺臥休息和(或)含服硝酸甘油以緩解疼痛,疼痛通常可在1-2min內得以減輕,但一般不會超過5min。

心絞痛的病人該如何預防心衰?

1、首先是要預防冠心病。因為發生心絞痛就意味著患有冠心病。

冠心病由於血管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心肌功能喪失不能很好地泵血,不能滿足全身循環的需要,就發生心力衰竭了。

預防冠心病,那就要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引起冠心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 、高膽固醇血癥、吸菸、糖尿病及家族史等

2、對於已經發生冠心病、心絞痛、心梗的患者,主要是要改善心肌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的方法有藥物,包括傳統的硝酸酯類、鈣拮抗劑以及β受體阻滯劑之類,還有非硝酸酯類的尼可地爾、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如曲美他嗪等,當然還有抗血小板藥;有冠脈介入和搭橋手術治療(當然有各種適應證和手術時機的要求),在不穩定心絞痛發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窗口期應該及時做,慢性期經過評估該做也做,因為可以挽救一部分缺血心肌;還有心臟康復治療等。

對於冠心病心衰的防治,選藥中最主要的有三大類,謂之“金三角”,這是心衰的基本藥物治療。

第一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就是降壓藥中的“普利”類)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也是降壓藥中的“沙坦”類)。這些藥是可以抑制心室重塑的,因此可以改善心功能。

第二類,β受體阻滯劑(就是降壓藥中的“洛爾”類)。可以減慢心率,降低心肌的興奮性,可以抗心律失常、預防猝死,對改善心功能有益。雖然初期對心肌收縮力有抑制,但是用的時間長了,可以使β受體上調,抑制作用就被抵消了。

第三類,醛固酮拮抗劑。常用的是螺內酯,還有依普利酮(國內好像還沒上市)。螺內酯其實是個老藥,又叫“安體舒通”,也屬於保鉀利尿劑,早先主要用於肝硬化病人。前面說的RAAS系統中最後一個環節就是醛固酮,螺內酯就拮抗醛固酮的,並且減少水鈉瀦留,因此改善心衰。

心絞痛是怎麼產生的?心絞痛的病人該如何預防心衰?

除了上述以外,還有其他多種藥物。病人的管理也很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避免加重心臟負擔,限鹽限水,避免感冒受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