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窮病被收割指南

不同程度窮病被收割指南

最近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很火,觸碰到了人們的痛點:窮,沒錢治病。有句話讓咪不蒙印象非常深刻: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關於窮,知乎上有著無數的問題。比如:貧窮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嗎?這一問題有63733人關注,250條評論。而哪個瞬間發覺自己真的很窮?有26345人關注,73條評論。回答的人大多數都選擇了匿名。

他們揭開自己的傷疤,告訴大家自己最窮的樣子:沒錢、自卑、甚至沒辦法保證一日三餐和生活必需品。

而生活中有窮病的人,難道真的就只是家境貧寒的人麼。並不是,有錢人一樣患有窮病。

因為患了“窮病”一門心思想快速賺錢,買股票被收割,買房子十年沒漲價,買虛擬幣虧損,買P2P投資人跑路,甚至買個線上課程都被騙。

在咪不矇眼中,這一群輕易被收割的人才是窮病的真正患者。

掙扎在溫飽線的人也許努力一下可以過上小康生活,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能買得起自己愛吃的紅燒肉,而有錢人患有窮病有些什麼“症狀”呢?

初級症狀:樓市收割

一看見收割兩個字,肯定大家又想到了股市的韭菜。最近政策有說外國人可以投資A股了,很多股民津津樂道的討論,國內韭菜被連根拔起來了,現在只能收割外國韭菜了。

然而咪不蒙這裡說的收割,不僅僅是股市。樓市,也一樣的可以收割。幾乎身邊所有人都會告訴你在中國買房置地是不可能虧錢的,並加上了各種拆遷戶一夜爆富的新聞。

然而實際上怎麼樣呢?

有新聞報道說有家長看見樓盤宣傳學區房,買了以後發現並不屬於學區房;有小道消息說某地修建機場,許多人一擁而上買了房子想等拆遷,最後發現那地方根本不修機場,而是有人惡意造謠。還有人看見各種政策一出,趕緊買房,例如海南和丹東,結果發現買進來就沒法賣出去了。

這些人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窮人,手頭都有一定的積蓄,然而投入和收益並不成正比,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好歹買了房子,還有實體的東西擺在面前。

中級症狀:消費收割

消費主義思潮很有意思,促使人們把自我滿足和快樂放到第一位。告訴女性你要活得精緻,哪怕是一隻口紅,於是披著美好生活的消費主義觀侵蝕了一大批的年輕女孩子,校園高利貸,裸條因此出現了。

而對於男性,則強調的是手機、電腦、耳機、運動跑鞋、豪車、別墅.....總的來說,只要花足夠多的錢,買最好的,就是成功男士標配。

為了豪車、奢侈品欠款還不了的人很多,咪不蒙認為還是買能力範圍內的最好。

高級症狀:正能量收割

收割這一群體有一定的技巧。比如讓你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然後一些不靠譜的平臺會通過高收益、返現、虛擬貨幣和各種投資項目吸引你,結果跑路了。

還有的營銷很聰明,告訴你要能吃苦,要掌握成功的一百種方法,要積極向上,於是向職場白領售賣“三個月商務英語線上課程”“每天半小時,成為職業經理人”等課程,這種收割方式又稱為智商稅

總的來說,利用人的積極向上來進行收割是非常隱蔽的方式,大家要小心。

為什麼患有“窮病”的病因是什麼?

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字:焦慮。

1、焦慮自己被同齡人拋棄

雞湯文告訴你XX成為了史上最年輕有為CEO,XX年少成名。就算不看雞湯文,翻翻朋友圈,也越看越焦慮。

2、焦慮跌落所處階層

邁入小康家庭的人 害怕自己一病回到解放前; 中產階級費勁心思的保持自己所處的位置,盯著富裕階層努力;而富豪階層擁有的太多, 比所有人更害怕失去。因此一旦有可能暴富的機會就容易入坑。

3、焦慮未來

體制內的人焦慮自己賺不了更多錢,體制外的人焦慮養老;北上廣的人焦慮日益增長的房價和物價, 小城市的人焦慮生病、教育資源.....

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但是有錢人的焦慮卻經常傳染著我們。

總的來說,腳踏實地保持好心態比什麼重要, 過度焦慮容易被收割。

#本期互動#

對於藥價,有人從研發成本看,認為貴是正常的;而有人認為藥就是為了救人,應該便宜,照顧弱勢群體。你是怎麼想的呢?歡迎下方留言。

咪不蒙期待與大家下期相遇!

不同程度窮病被收割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