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車企新一輪碰撞:國產品牌如何彎道超車?

國內外車企新一輪碰撞:國產品牌如何彎道超車?

近期,美國特斯拉入駐中國、落戶建廠引起了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定震動。

有人說,特斯拉的入駐意味著國內新能源車企將迎來國外強品牌的衝擊;也有人說,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國外品牌將會給中國市場帶來“鯰魚效應”,將會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深度整合,推進行業整體走強。

萬事皆有兩面性,無論怎麼說,有一點毋庸置疑。近年來,補貼政策、雙積分政策等諸多利好在培育市場、發展產業、穩定政策環境等方面形成了一種綜合優勢,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估算,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0萬輛以上,保有量近180萬輛。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全球的5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而隨著補貼的退坡,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展現出更為開放的姿態。如今距離2020年補貼徹底取消還有兩年,正是汽車企業通過市場預熱和品牌打造的最佳時期。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上,更多的資本、國外品牌加緊了入駐的腳步,也加大了推廣的力度。

誠如當前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系列產品百花齊放的局面,特斯拉Model 3現車、捷豹的I-PACE、大眾與江淮合資的SOL 思皓品牌爭豔市場,各路外資與國外品牌紛紛亮相。面對中國市場的巨大份額和潛力,行業大佬誰不想分一杯羹呢?

如今在中國建廠、加快佈局,不但可以進一步降低特斯拉的運輸、勞動力和零部件成本,還可以填補產能不足的空缺。一邊是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一邊是產量的提升,國外品牌帶來的衝擊自然是不可忽視的。

以特斯拉為例,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高達20多億美元。根據規劃,接下來,特斯拉位於上海臨港區的整車項目年產能將達到50萬輛。可以看出的是,隨著國外企業與品牌的進入,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車企在技術和品牌培育上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從電池的能量、密度,到電控系統、BMS系統,中國新能源車企面臨的將是整一產業鏈的提升。當然,技術的提升還不夠,當下中國品牌的溢價能力仍遠不及國外車企。而對於品牌的打造無疑是中國新能源車企走強的必攻板塊。

目前,“大而不強,多而不優”是我國新能源車技術的弊病。國外品牌的入駐對本土企業的轉型進步是有激勵作用的。在核心技術、品牌發展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對標國外強品牌,對於國內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將大有裨益。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國產品牌純電動汽車在續航里程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超過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越來越多。如騰勢500、吉利帝豪EV450,比亞迪的秦EV、榮威ERX5等在實際作用技術上都呈上了亮眼的成績。

在未來發展中,國產品牌純電動汽車想要搶佔市場份額,需要在續航里程的距離、充電樁的兼容性以及終端售價和銷售渠道繼續打造和發揮先發優勢,並經過不斷的市場淘漉和打磨,轉先發優勢為競爭優勢、品牌優勢。同時,要乘勢汽車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之機,將智能化、自動化轉化為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實現在技術、服務、品牌等多方面的追趕。

新能源產業正向更大、更強的方向邁步,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將發生更深刻的變化,中國車企能否在新一輪整合浪潮中走在潮頭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