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戈壁灘上的綠洲奇蹟:挖石換土荒灘變田園

河西走廊戈壁灘上的綠洲奇蹟:挖石換土荒灘變田園

圖為遊客在普康田園綜合體打造的百畝花海中留影尋樂。魏建軍 攝

中新網甘肅武威7月22日電 (記者 魏建軍) “這一眼無際的戈壁荒灘,起初真不敢相信能夠變成綠洲。”來甘肅武威投資的商人王心廣感慨道:三年!僅僅三年!這裡就栽植了30多萬棵樹、400畝花卉,建成了200畝蔬菜基地和300畝五穀雜糧實驗基地,還有700畝的羊場……

河西走廊戈壁灘上的綠洲奇蹟:挖石換土荒灘變田園

圖為遊客參觀在建的生態酒店。魏建軍 攝

王心廣所在的甘肅普康現代農業產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甘肅普康集團)投資的這片土地,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的武威市。這裡曾是古絲路上赫赫有名的“河西四郡”之一的涼州,也是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故鄉。雖然歷史悠久、資源稟賦,但卻歷經滄桑,加之自然環境惡劣,使得這片文明的土壤在近代“更黃了”。渴望綠色,是這裡民眾普遍的心願。

2015年,武威市通過招商引資,在涼州區永豐鎮建設佔地面積3681畝的田園綜合體。根據此前規劃,這裡將形成集釀酒業、制瓷業、養殖業、種植業、生態治理、旅遊度假等為一體的戈壁農村現代產業體系,與“田園綜合體”模式不謀而合。

甘肅普康集團來此“播綠”,無疑,給武威帶來了機遇,也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希望。

此前,該集團董事長馮淑剛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談及打造戈壁現代農業最初想法時說,要健康首先要安全,找個安全的地方很重要,這裡靠近祁連山水源保護地,沒有工業汙染。

事實上,馮淑剛最初是賣酒起家,接手河西地區知名酒業“武酒”後,他開始謀劃擴展轉型之路,所以,就有了這一當前初步形成的戈壁田園綜合體的雛形。

然而,要在戈壁上建田園綜合體,實屬不易。王心廣回憶起曾經“挖石換土”的場景時停頓了幾秒,“光遷墳就遷了2000多座,更別說那些數不清的石頭了。”王心廣說,必須先得把戈壁灘的一顆顆石子去掉,然後再填土,才能種樹種、種糧、種花卉。這工程量,可想而知。

從2015年開始建設,計劃7年打造完成的田園綜合體如今已經“有模有樣”,王心廣告訴記者,前期解決了吃住,接下來會在環境和旅遊上用點心思。這就意味著,綠色,需要擴容。於是,普康田園綜合體再次併入荒灘地3000餘畝,改造規模達到7000畝。

王心廣向記者詳細梳理了他們想要打造的產業融合理念:旅遊+農業、旅遊+工業、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服務業。“最終,我們要做成文化旅遊+產業集群+教育集群+康養集群。”王心廣說,宿營地、生態酒店、村民大舞臺等一批配套設施也正在陸續建設中。

“現在周邊農民固定安置400人,常年在這上班。”不僅王心廣看到了希望,村民更是得到了實惠,他說,平時種草、種花、養羊等零散的工人也是來自周邊農村。把村民的土地流轉過來一部分,他們也可以來這上班。“雙重收入”保障了當地民眾的錢袋子。

王心廣望著眼前連片的紫色“花海”,看著遊人在花叢中留影尋樂,口中不由說道,這7000畝戈壁荒灘面積佔90%以上的“不可能”,終於被他們“拿下了”。如今,綠野平疇、林木蔥蘢、花田繽紛,戈壁真成了綠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