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相信很多人已經

在哭泣聲中

看完了這幾天爆火

幾乎零差評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很多看完電影的朋友都說

這是一部高於期待值的電影

小億帶著對這部電影的無限期待

坐在了電影院中

的確如所有評價一樣:

有笑有淚,相當走心

在這部走心力作的96分鐘裡

有太多細節讓我們潸然淚下

有太多人物讓我們感到溫暖力量

無論我們有沒有和孩子一起去刷這部“神”片

但是這部片子告訴人們的一些東西

我們可以送給孩子

團隊的共同合作不可或缺

如果把海外購藥看作是一個項目,程勇只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肯定完不成的,達成更深入的合作則是需要一個團隊的配合。所以程勇找到了他的秘書呂受益、外聯劉思慧、業務員黃毛和國際公關劉牧師,一共5個人組成了自己的小團體,每個人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並且獲得了成功。

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和同學一塊做遊戲,還是共同完成話劇表演,以及平常的比賽等,都可以看做是一個項目。想要讓項目順利實施必須要處理多方面的事務,而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須有更多的個體加入,將整個項目拆解成許多項具體的工作,各司其職,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我們要和別的小朋友互相配合才可以取得一件事情的最好的成績。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正確的價值觀不可忽視

主人公程勇兩次從事海外購藥,但是目的卻截然不同:第一次是為了賺錢;而第二次是為了幫助買不起正版藥的白血病人。

從程勇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給孩子總結一些關於金錢觀和價值觀的道理:

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任何違反法律的獲利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二、金錢除了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還可以用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三、幫助他人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它可以換來人們的尊重,而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養成正面積極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否則,後患無窮。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勇敢的處世方式不可缺少

根據影片結尾處交代,程勇違法代購的行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及國家有關機關的重視,並促成了一系列改革:白血病治療藥物格列寧列入醫保,讓更多的病人可以吃上藥;我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進一步降低了救命藥的價格……

正是因為程勇敢於直面現實存在的問題,並勇於擔當、勇於行動,才最終讓問題得到更多的關注,並得到更好的解決。

勤于思考,勇於探索,敢於擔當,解決問題,這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必須要培養的素質與能力。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對生命保持尊重和敬畏

影片中每一位病人的痛苦都是那麼真實,他們對於生命的渴望,讓他們不停地與生活妥協,再多的難可以受、再多的苦可以忍,都是在一線希望間尋找活下去的可能性。

生命和健康是我們每個人最最寶貴的財富,千萬千萬不要輕視它!不是每個人都有健康的體魄,不是每個人都有健全的身體,在這世上,有太多的人都掙扎在重症的病痛中,他們在身體上、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要知道,擁有健康,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不是一件不足掛齒的事情,它真的真的很珍貴,我們要珍惜!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對良知有一份堅守與執著

相信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被主人公程勇所震撼、所感動。在他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輝,讓我們突然感受到在那個那麼悲觀、痛苦的疾病世界裡,也有希望和力量。電影中的反面人物藥販子張長林口中的那種叫做“窮”的病,可能也是在這樣的光輝下,多了一分“康復”的可能。再度出山的程勇,把藥的利潤從零降到負數,在這裡,我們真的遇到了可以相信也值得相信的——良知。

在這世上的確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無奈,他們不僅僅來源於疾病和貧窮,可能很多時候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孩子,別忘了我們人性中最基本的一種寶貴力量,那就是良知。對於維護公平正義需要堅守的良知,面對不公無奈還要堅守的良知,都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道又一道選擇題。尤其是當我們選擇良知的那一刻,很多時候是會為難的,是不容易的,是要承受巨大壓力和挑戰的,甚至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這一點正是良知之所以可貴的地方。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拯救他人,首先要做強自己

電影裡最扎心的幾個鏡頭,不是病人們患上的是一種無藥可治的病,而是這藥明明可以治病,但就是有那麼多的病人買不起藥。昂貴的藥物讓他們吃光了房子、拖垮了親人。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在看到一個又一個對於生命有著如此多的美好期待,卻因為沒錢去買藥的病人們時,不心生憐憫和同情的吧!所以我們每個看完這部影片的人,都很難說沒有感到那份沉重。

這世界上有太多的善良大愛和美好心願,是必須要靠實力去安放的。空有一顆熱愛這個世界的心,可能真的和影片中所說的“窮”病一樣,有太多的問題和無奈,太難治了……而且,這根本不是一個兩個程勇這樣的好人就能拯救整個世界。當我們想去依靠自己的實力去拯救更多的生命、幫扶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那時的無力,才是最痛苦的。所以,孩子,好好努力,這才是在儲備最大的希望和力量!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除了這部電影裡的現實意義

和一眾演員封神的演技

很多和親情有關的場景

不煽情卻直擊人心

男主帶兒子在小吃部吃飯的那一場戲,所有的細節都處理的特別好,生活再艱難,我們也不想把狼狽的那一面展現給孩子(細節不劇透了)。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而王傳君飾演的另一個病人說,自己知道自己患病的時候,好幾次想到了死,可是妻子當時懷孕5個月了,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就想自己必須活下來。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還有在酒吧跳鋼管舞的媽媽,為了自己患病的女兒,付出了所有的所有,別人問:孩子爸爸呢,她也就輕描淡寫的說,聽說孩子患病就跑了。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電影的最後,男主角選擇把孩子送出國,去找自己的媽媽,讓他去接受更好的教育。笑著和孩子告別,而後一轉身,趕緊擦去了淚水。

看了《我不是藥神》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

誰不是生而平凡呢

或許是因為我們成為了父母

我們才想變得更好

才想不讓孩子失望

才學會了藏起自己的狼狽和心酸

才有了絕境中不放棄的勇氣

才可以不在乎所有人的非議,卻要說一句,一定要告訴孩子,“他爸爸不是個壞人。”

《我不是藥神》

不是一部

適合太小的孩子看的電影

1、性暗示。有兩處場景,鋼管舞廳和劉思慧家。舞廳裡主要是著裝稍暴露,以及跳鋼管舞肢體動作。在劉思慧家裡,雖然沒有身體的實質接觸甚至沒有接吻,但是著裝、動作都有性暗示。

2、血腥。有兩處。一處是呂受益在生病後期,在醫院裡做清創,有一個傷口鏡頭。雖然創作者已經儘量避免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不適,但是病人迴盪在醫院走廊裡的慘叫,想象空間更大啊。另一處,黃毛遭遇車禍,有較多的出血場面。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所指涉的尖銳的社會問題和深層思考,兒童並不能完全理解,反而會誇大裡面的悲傷。

雖然不是每一部電影都適合孩子們

但是所有已經長大的孩子和家長們

都不應該錯過這部電影

那些可怕的痛苦和疾病,希望永遠不要和我們的孩子相遇,父母們要努力化身保護神,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