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18年前,18岁的少年邓自刚来到成都,成为了西南交通大学的一名新生。对于大学,许多学生都曾有过这样的误解:读师范大学毕业后就是当老师,而读交通大学毕业后就是当交警。那时的他也以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会回到老家做一名交警。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那一年,西南交大的王家素教授和王素玉教授,成功研制出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学校邀请两位教授开了场报告会,坐在台下的邓自刚被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深深地吸引,从此改变了一生的方向。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本科毕业后,邓自刚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保送研究生,跟随王家素和王素玉两位教授,在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研究高温超导磁悬浮。从研究生到博士,后来又去往日本留学,邓自刚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2011年底,29岁的邓自刚放弃了国外给出的高薪待遇,毅然选择回到母校,继续投身高温超导磁悬浮的应用基础研究。对此,他从未感到后悔,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我只是选择了我内心真正想去的地方。”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在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实验室,有一个高温超导磁悬浮的小模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360度自稳定的悬浮。“车体既能悬浮、也能悬挂,无论运动还是静止,就像被牢牢‘钉’在轨道上。”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列车悬浮起来后与轨道脱离接触,摩擦力降低为零,理论上运行速度将超过每小时 500 公里。但邓自刚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结合“真空管道”的概念,进一步减少空气阻力。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2012年,邓自刚在获得实验室提供的100万启动资金后,立即展开了真空管道的设计和搭建。为了节约成本及时间,他亲自带着工人和学生一块一块地拼装轨道。尽管每块钢板都重达几百斤,他们仍然拼了足足30吨的钢材。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短短10个月时间,邓自刚团队就建成了全球首个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环形实验线平台,也是国内第一个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验证了“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的可行性。今年初,轨道外又披上了有机玻璃管道的“外衣”。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在45米的环形轨道线上,载重1吨时,列车能稳定地悬浮地面20毫米以上,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邓自刚说,听上去这个速度不快,是因为目前环线的弯道半径仅有6米,如果在直道上,速度的上限将不可估量。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这个研究成果或许并没有引起国内民众的大量关注,但在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眼里,这是中国人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创造!

从此,中国在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目前,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内,一条测试时速可达400公里的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正在建设中。采用该技术,未来列车时速有望突破1000公里——比飞机速度还快。这意味着中国的“超级高铁”极有可能在这里诞生。

成都出了个“高铁侠”,他做的事让全球科学家为中国爆灯

邓自刚说,今后五至十年,将是我国“超级高铁”载人试验取得突破、并实现商业化的关键时期。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研究磁悬浮的行列中,也希望学生们可以留下来继续深造,将西南交大在高温超导磁悬浮领域的研究成果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糖秋千 ︳文

转自: 更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