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男子從小被寵溺長大無能四處碰壁,打父母出氣竟毫無內疚之情

武漢晚報7月23日訊(記者毛茵)近日,武漢晚報微信公從號“65歲教授被妻女管制不會用銀行卡”、“8歲男孩摸臀凸顯家長素質”等在網絡發酵,百萬點擊率同時引發熱議,父母教養成為中心話題。在武漢市心理醫院,記者採訪到一件更奇葩的事——30歲男子從小被寵溺長大無能四處碰壁,靠打父母“出氣”竟毫無內疚之情。

30歲的吳凡(化名)走進武漢市心理醫院,是內心矛盾糾結了許久的。他現在恨透了寵了他半生的父母,恨他們從來都是認為自己兒子是對的,是最好的,從來沒教過他如何做人,以致他四處碰壁後無處發洩,只好動不動對父母揮拳動粗。吳凡說,每次事發時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吳凡是三代單傳的獨苗,從小就被父母溺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無法無天”。吳凡回憶,小時候他經常欺負同學,即使老師找上門來,父母從來都不責怪他,還會指責別的孩子有問題。他有時故意把家裡的杯子摔破,媽媽就急忙看他手劃破了沒有,默默收拾好,甚至檢討自己放的位置不對;惡作劇般地把鄰居家花盆砸破,父母自然會去幫他開脫。小學4年級時有一次又惹了禍,和同學打架把身上弄得又髒又臭,手臂也劃傷了。回到家父母二話不說,拉著他就去找老師同學評理,怪老師沒管好學生,害自己兒子受了傷。

直到上了中學,吳凡仍然我行我素,反正父母能幫他“搞定”。直到不斷被同學們排擠冷落、被老師訓斥,他才發現現實和自己認識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他開始懷疑自己,越來越痛苦,好歹熬過大專畢業,由於眼高手低,經常和別人發生衝突,根本無法正常工作。

吳凡說,在外受的挫折多了,不敢再隨便惹事,有氣沒地方出,只能吼父母,煩了甚至動手。先是推推搡搡,後來發展到用拳頭。看到母親躲著哭,他只會在心裡恨恨地說“自找的!”沒有一點負疚感。在心理醫生面前,吳凡非常痛恨地嚷道:“如果小時候父母告訴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甚至該打的時候打我罵我,我也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我是被他們害的!”

武漢市心理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李聞天副主任醫師稱,有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面對孩子的失望,總是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即時滿足”。他們總認為孩子還小,只要有需要就會盡量滿足,而且還要事事幫他們做好,做完。父母從小就給予孩子更多的“即時滿足”,最後導致孩子越大,能力就越差。同時,父母無法在行為方面給孩子設定規則與界限,以為這樣是充分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殊不知在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的理論中,孩子在1—6歲這個年齡段要解決兩個內心的衝突:自主vs羞愧、主動vs內疚。如果一味地滿足孩子,自由倒是有了,但少了適當的羞愧和內疚的體驗,孩子無從知曉規則為何物,也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無法發展出健康的自戀。到了成年仍然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周圍的人都必須圍著他轉,周圍的事情得去適合他來發展,結果是常常遇到挫折時,到處碰壁,碰到頭破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