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佈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巖頭村

“最後一公里”的故事

圖/大狗熊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人要是沒有了志氣,到巖頭村看看;人要是沒有了精神,到巖頭村看看;人要是沒有了學習勁頭,到巖頭村看看。”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顧名思義,巖頭村就在一座巖子的頭上。從這兩張航拍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山頂上的巖頭村。如果沒有公路的話,周圍都是懸崖的巖頭村出入是怎樣的困難?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西灑鎮龍泉行政村巖頭村小組距縣城8公里,距西珠公路3.5公里,全村共15戶人家72人,因居住在大山的懸巖之上而得名巖頭村。該村四周被大山包圍,不通公路,群眾出行十分困難,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和種養殖業為主,發展嚴重滯後。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西疇縣山大石頭多、人多耕地少、水土流失嚴重,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區縣,是雲南省乃至滇桂黔片區石漠化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巖頭村也不例外,石頭多,石漠化非常嚴重,哪怕一小個石窩窩都要栽上三兩株包穀秧,完全是石縫中求生存。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直以來,巖頭村就靠一條這樣的山路與外界聯通,人們出行困難,農產品更難以運出去。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村裡遺留的老房子,可以看出當年巖頭村是怎樣的貧困。出行難是巖頭村祖祖輩輩最揪心的事。外出趕集、孩子上學無一不是傷精費神的大事。不通公路,巖頭村各方面差距和其他村越拉越大。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要致富先修路,可要修進村公路,遍地石頭已經令人揪心不已,還有村口的那個懸崖是必經之路,在懸崖峭壁之上修一條進村路有可能嗎?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村長李華明

“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就是憑著一股狠勁,村長李華明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群眾打通這條進村路,給村民們一個交代。從2003年至2015年,李華明帶領村裡15戶人家老老少少72口人,15個主勞力和15個副勞力開山劈石修路。整整12年,面對重重困難:鄰村村民因佔用了土地而多方為難;地理環境的艱險,橫在路上岩石不能用炸藥;長期艱難的修路讓村民的信心變得不確定;長期的家庭壓力使得妻子也不堪重負而賭氣出走。面對眾多的矛盾,李明華默默承受著,積極找尋各種解決方法,用堅定的行動感染著修路的每一個人。終於,李華明和村民們用這樣的堅持打通了最後一公里的障礙,李華明以一個黨員頑強的意志,完成了最後一公里的修築,修築了一條能走得出去,也能進得來的幸福之路。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我們沒有看到修路的場景,看到的只是這條懸崖上的公路,看到的是“實幹”兩個大字,看到的是村民的汽車與摩托。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一個人,一條路,十二年,十五戶人家,他們經歷了什麼?

李華明說:“現在,每天都有車子進進出出,村民蓋房子、做生意、辦起養雞場,企業進來承包土地種三七,樣樣都有了路子,都有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