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編寫5項「國家軍用標準」,研究成果創產值一億多元!

他付出旁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並實現民品轉化,扶持了3家高新技術企業,創產值一億多元,為我國的特種汙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叫

侯立安,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最出色的校友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編寫5項“國家軍用標準”,研究成果創產值一億多元!

侯立安,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給排水專業,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解放軍防化研究院,獲博士學位。現任第二炮兵後勤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央聯繫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未來研究會副理事長。我國特種汙染防控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於環境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技術管理工作,在飲用水安全保障、分散點源生活汙水處理和人居環境空氣淨化等方面,率先提出併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處理及空氣淨化技術和系列裝備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為探索和構建我國特種汙染防控體系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富有創造性的成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教學成果獎25項,國家專利23項。出版學術著作3部,編寫國家軍用標準5項

,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榮立一等功。獲求是傑出青年獎,全軍首屆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和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編寫5項“國家軍用標準”,研究成果創產值一億多元!

下定決心想改變的現狀

1976年2月,不滿19歲的侯立安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工程兵。1978年,他經部隊推薦參加全國統考後進入西安冶金建築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給排水專業學習。1982年7月,大學畢業的侯立安來到二炮某部基層連隊鍛鍊。剛放下揹包,一股刺鼻的臊臭味迎面撲來。侯立安了解到,這種渾濁的空氣長久影響著官兵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年僅25歲的他從此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

“我學的是給排水專業,學了水處理、環境工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責無旁貸。母校的課程學習和技能培養給我奠定了專業基礎,部隊給了我施展才能的平臺。”侯立安在校電視臺接受採訪時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編寫5項“國家軍用標準”,研究成果創產值一億多元!

常人無法想象的付出

1986年初,侯立安向部隊領導遞交了一份研發汙水處理裝置的科研任務申請書。上級批准他擔任這個課題的負責人,他從建築情報所到國防專利局又到北京圖書館,先後走訪了18位專家學者,把能找到的資料翻了個遍,翻譯整理了20多萬字的國外文獻,瞭解和掌握了國內外汙水處理的多種方案

在那段日子裡,他常常在圖書館或資料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取消了節假日,把睡眠時間減到最少,最大限度地提高時間利用率。一間12平方米的住房,無法解決妻子、孩子的休息和他要熬夜的矛盾,他就把鄰居的一間四五平方米的儲藏室借來。就在這間小儲藏室裡,侯立安終於設計出適合二炮陣地使用的汙水處理裝置工藝圖紙

侯立安率領課題組奔赴實驗現場。為了準確掌握更多的實驗數據,寒冬裡,他把胳膊伸進盛滿糞便汙水的裝置中取樣。有時,試驗過了開班車的時間,就步行好幾公里返回駐地。過了開飯時間,他就想辦法湊合。經過了與糞便汙水打交道的240多個日日夜夜,

侯立安和他的課題組憑藉頑強的毅力,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了WD型生活汙水處理裝置,該項目“達到和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汙泥迴流技術國內領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八五”期間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和軍隊科技進步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編寫5項“國家軍用標準”,研究成果創產值一億多元!

學無止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無止境。當科研不斷向深層次邁進的同時,侯立安也越來越感到自己的後勁不足。為了提高自己,他決定在職攻讀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學位

侯立安在我國率先提出並開展了國防地下工程特種環境汙染控制體系、人員生存和保障裝備系統研究,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具有重大的軍事價值和顯著的應用成效;率先研製出了多項對國防地下工程密閉環境綜合治理具有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和裝備。獲得國家專利17項,部分研究成果實現了民品轉化,扶持了3家高新技術企業,創產值一億多元。鑑於他勇於革新的研究精神和擁有40多項創造性的科研成果,2005年,他獲得中國首屆發明創業者獎殊榮。

除此之外,侯立安還進行了大量開創性的理論研究,開創了國防地下工程特種環境汙染理論研究新領域,為確立地下工程環境汙染防治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在軍事環保領域尤其是在密閉環境特殊汙染治理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侯立安於2006年被評為全軍環保模範,2009年光榮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編寫5項“國家軍用標準”,研究成果創產值一億多元!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有無數學子將刻苦鑽研、不畏勞苦、學無止境的侯立安院士奉為知行榜樣,他們自入校起,便像侯立安院士一樣秉持著母校“自強、篤實、求源、創新”的校訓,發揚“四實”校風,做不忘初心的追夢人,砥礪前行,立志成長為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棟樑之才!

注:文章素材來自《西安建大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