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因闷热拉下地铁紧急装置,8天后被民警找到

乘客因闷热拉下地铁紧急装置,8天后被民警找到

紧急开门装置只有在车厢发生爆炸、火灾等危及行车、运营、生命安全的极端情况下列车停稳后使用,疏散时听从工作人员指引。遇一般性的如身体不适、手袋被夹等应通过紧急通话装置通知司机处理,盲目使用反而会耽误宝贵施救时间。

乘客因闷热拉下地铁紧急装置,8天后被民警找到

(监控图)

6月27日上午,上海地铁1号线列车突发车门故障。处置过程中,一乘客不顾周围乘客劝阻,擅自拉下车门旁的紧急停车装置,原本已经切除故障的列车因保护机制无法开动,造成列车在区间迫停晚点13分钟。人群混乱中,拉停列车的人也跑了。

然鹅,8天后……

7月5日,轨交民警于共康路站发现该名乘客,并要求其配合调查。据该名乘客自述,因为列车停车后,他感觉比较闷热,想打开车门透透气,就挤到车门边,将紧急停车装置拉下。

紧急开门装置啥情况下用

乘客因闷热拉下地铁紧急装置,8天后被民警找到

有童鞋可能会问

在运行中的列车上遇突发情况

(如乘客晕倒、争执等)

为什么不能拉下“紧急开门装置”?

好吧,羊角君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拉下“紧急开门装置”等紧停装置,列车会在运行区间(隧道)内紧急停车,司机需要从司机室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复位紧停装置,再返回驾驶室重新启动列车,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而地铁站与站之间的距离很短,列车一般运行2分钟左右就能到达下一站。

5分钟与2分钟比,哪个更快?

有童鞋可能又会问

既然在车厢内遇突发情况

不能擅自拉下紧急开门装置

那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呢?

紧急开门装置”等列车紧停装置,只有在危及乘客生命安全和地铁运营安全等极端情况下使用(如火灾、爆炸等),且遵循“列车停靠站台”的原则。如乘客晕倒、争执等情况,拉下“紧急开门装置”,列车在运行区间内紧停,反而耽误处理时间。

车厢内遇突发情况,最有效也最省时的处理方式是及时通过车厢内的紧急通话器/报警器联系司机,并向司机说明现场情况,司机会做出判断并将情况通报前方到站的车站,车站工作人员会在站台等候,列车进站后及时上车救助或处理。

2018年7月1日

交通运输部新版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在更新版的标准中

明确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禁止以下行为

1.拦截列车;

2.强行上下车;

3.擅自进入隧道、轨道或者其他禁入区域;

4.攀爬或者跨越围栏、护栏、护网、站台门等;

5.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和开关装置;

6.违规停车、乱设摊点等妨碍乘客通行和疏散救援;

7.存放有毒、有害等违规物品;

8.在出入口、通风亭周边卧躺、留宿、堆放和晾晒物品;

9.违规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

规定要求:对以上9类行为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并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