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詞能替代《周易》里的陰陽?

科學無止境


《易經》裡的陰陽,陰必須與陽成鮮明對立,這是根本。那麼在古代詞彙不發達的年代啥對立的都用陰陽來表達,這就容易把描述的事物原理弄得一鍋粥,不清晰、模糊、模稜兩可、抽象等一切不明確的都用陰陽來代表。

用什麼詞來代表陰陽?首先得按國家標準規定詞意、術語來理解去代替,原本就是陰陽部分的意義可沿用,比如電池陰極和陽極,其他啥迷信裡的陰間和陽間就不要再出現了。《易經》裡特有定義和國家標準不符的通通去除,比如《易經》裡定義上為陽,下為陰,又用易經理論推理半天,八卦推理半天,從盤古“一筆畫開天”一直推出個宇宙才甘心,那就是不科學的,那就是一條道路走到黑,撞上南牆不回頭的做法。


輝歌49


沒有替代詞,如果有也不全面,比如正負,茅盾,男女,左右,上下,在某一點是可以但全面就不行了。

周易首次系統的體現了陰陽思想。陰陽爻符號是上古初民對宇宙萬物的抽象概括。易經以廣泛的矛盾現象和實際經驗為認識源泉,以吉凶禍福的矛盾轉化為硏究對象,從事物的普遍矛盾中概括出乾坤,泰否,剝復,損益等一系列對立概念,為陰陽範疇的提出提供了重要資料。易傳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第一次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原則,把陰陽上升為範圍天地,曲成萬物的最高哲學範疇,用陰陽二爻的錯綜變化來效天下之功,來觀察,解釋,反映事物的矛盾運動。它一方面說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強調差別,對立在錯綜變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說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強調綜合,統一在物體形成中的作用,認為在這種分合關係中,陰陽兩種勢力相推,相摩,相蕩,造成了無窮變化。

所以不論什麼詞都替代不了陰陽。


易學白頭翁


”“陰陽”是《易經》,《道德經》及玄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概念,也是一個古典哲學的概念,它外延廣通,內涵豐富,這就好象《道德經》中的“道”一樣,根據我研習易,道三十多年的理解,現在還沒有人能詳細解釋清,更不用說用一個詞來替代了。我只能找一個詞與它旁通,哪就象用規律來旁通“道”一樣,用矛盾來旁通“陰陽”了。


壹道人生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陰陽可以代表對立而統一,且能相互轉化的事物,但是這種事物你不能說他就是陰陽,就等於你說中國的首都是北京,但首都北京不能代表中國,不能以偏概全!易經是廣大精微,陰陽無所不包。現如今想找到一個詞去替換陰陽,這太難了。但是在某些場合我們或許可以用一些詞去代換,但要求是必須符合陰陽屬性,陰陽關係才可以!


懂點神秘文化


中國的漢字如許之多,搜腸刮肚的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一個詞能代表陰陽兩字。這是一個相互對立且相互轉化的一個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諧而統一。其實陰陽二字已深入所有的中國人的人心,所有可能代替它的詞都只是代表了它的一種含義,實在是無法用其字來替代。部分科學工作者覺的不舒服,那只是他們鑽了牛角尖,這本身就不科學了。如果強改陰陽這詞,我想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覺的不舒服了。


上善若水32385


我想很難找到對應的詞來代替,周易中的陰陽看似簡單,其實包羅萬象,既對立又統一,可以相互轉化,陰中有陽、陽中亦有陰,在運動中、互相作用轉化,達到陰陽平衡。如果非要找個詞來對應一下(不敢說代替)個人認為選“正、負”,大家覺得怎麼樣!


一般讀者


“零壹”,無名天地之始,曰零;有名萬物之母,曰壹。萬物負陰而抱陽,負陰曰零,抱陽曰壹。天下之物生於有,有曰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生於無,無曰零,因故稱零在壹之內,不在壹之對。



伴君成業


首先,陰陽是不可代替的,如果非要把它替代成別的詞其實只要是一個詞中兩個字是對立的就可以了,比如因果。或者你也可以說是平衡。個人認為其實陰陽也是一種科學,科學家就不要老把以前的東西都當成落後的好吧!因為這種想法本身就不科學,你好好研究它了嗎就覺得讓你不舒服了?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喜歡你就贊,不喜歡請給我一個科學的解釋😂


醉拳甘乃迪嗷嗷嗷


如果因科學工作者不舒服而想替代,那就是科學與不科學。“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沒必要執著於此吧。


道也善也


謝謝邀請。世間有什麼語高能代替陰陽呢,?有什麼話代替父親,母親,這兩大至親之名呢?那麼英語的另外一種發音,但是他代表人恩代生養他的綿綿之情意義是重疊的。沒有必要為了現代科學情懷去重造一詞代替陰陽。她是祖,是道,無論科學如何發展,最終還在她指引的老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