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原本打算定都洛陽,是什麼原因讓他改變主意的呢?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經歷數年楚漢戰爭後,漢高祖劉邦擊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由於大秦帝國的首都咸陽被項羽焚燬,已經殘破不堪,在選定首都的時候,劉邦和其手下的大臣們,有過一番爭論。

早在西周,周公就在洛陽營建國都成周,周平王元年東遷洛陽,是為東周,前後歷經500餘年之久。

漢高祖劉邦原本打算定都洛陽,是什麼原因讓他改變主意的呢?

因此,漢朝建立之初,建都洛陽是朝中主流意見。皇帝劉邦本人也傾向於把都城設立在咸陽,而且他手下的大臣們很多都是山東人(這裡說的山東不是今天的山東省,而是指崤山以東, 崤山位於河南省西部,是秦嶺山脈東段的支脈),出於鄉土之情,也希望把首都定在洛陽,並且指出洛陽的好處是:

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崤澠,背靠黃河,面對伊、洛,其固亦足恃也。

從地理上來看,洛陽周邊有中條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嵩山環繞,外加黃河、伊河、洛河三條河水,可以說是,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

漢高祖劉邦原本打算定都洛陽,是什麼原因讓他改變主意的呢?

按照常理來講,洛陽既有歷史上的赫赫背景,又有皇帝本人的支持,再加上群臣的大多數意見,被定為首都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但是,有兩個牛人站出來表示反對意見了,他們的意見徹底扭轉了劉邦的意向,最終洛陽首都之夢落空,改為定都長安。

這兩人分別就是婁敬與張良。

首先,婁敬跑來勸阻劉邦,他說,陛下您打算建都洛陽,與周天子一比,但是大漢取得天下與周王室並不一樣。當年周武王滅商是有著十多代人的經營,國人爭先恐後跟隨,諸侯也紛紛歸順,這才能夠一舉擊滅商朝。

等到天下局勢安定,周公經營位於洛邑,以此作為天下的中心,天下諸侯前來朝貢,靠的是周王室的德行。如今,陛下您如今陛下經歷大小戰鬥上百次,才擊敗項王,這樣的情形,是沒辦法和周朝初期相比。

相反,長安周邊山河險固,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而且有秦國經營的底子。陛下您進入函谷關定都長安,山東地區即使再次發生變亂,完全可以依靠長安保全自己。

這就像與別人搏鬥,不去掐住他的咽喉,擊打他的後背,是沒辦法取勝的。

漢高祖劉邦原本打算定都洛陽,是什麼原因讓他改變主意的呢?

其次,劉邦所倚重的張良,也支持婁敬的建議。

他認為,“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關中……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漢高祖劉邦原本打算定都洛陽,是什麼原因讓他改變主意的呢?

最終,劉邦聽取了二人的意見,改變建都洛陽的打算而入都關中。

這就是劉邦定都長安的由來。

最後,補充一個題外話,西漢初年,先是有異性諸侯王彭越、英布、韓王信等人謀反,後有同姓諸侯的七國之亂。西漢政權都能充分利用建都長安的優勢,從容一一予以平定,的確收到了“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高屋建瓴之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