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频频暴雷,还有什么平台可以让投资者青睐呢

备案悬而未决,平台拿着备案资料度日如年,投资人也焦虑不安。好死不死行业却在这敏感期间不断爆出跑路,暴雷、被经侦的闹心事,现阶段网贷还能不能投?该怎么投?成了投资人心中最大的疑问。

更让投资人进退两难的是:现阶段各大平台几乎都是以12个月的长标为主,可这期间长标不敢投,短标又稀缺。握着手里的钱,突然迷茫不已,是提现走人还是信任长标?成了投资人心中的终极拷问。

其实面对茫茫长标,与其焦虑不敢投,不如先来理清这几个问题:

1、现阶段,为什么网贷基本以长标为主?

担心风险和流动性问题,大部分投资人都青睐短标,虽然短标利息低一点,但是本金和利息能尽快回到自己口袋。所以很多投资人有疑问:我们都喜欢短标,为什么你平台就不能多发点?

但对于平台,短标不是你想发,想发就能发,如果能如此自由,那还了得。

其实决定长标的主要因素是:资产类型和借款人资金用途,比如有的平台做车贷,借款人大部分是一些小企业主抵押车来用于企业经营,但企业盈利并没有那么快,一般借款人会选择借12个月或是24个月,这时候平台自然长标多了。再比如有些平台做供应链金融,借款人是一些轻创业者,这些资产天然就不具备月标属性。

所以当你关注到了平台底层资产,也就明白长标的逻辑了。

第二个长标居多的因素来源于合规,以前即便是长期标,有平台还可以通过拆标等一些手段把标做得更具灵活性,不过,现在种种便利之门都在合规的康庄大道上关闭了,这也是长标变多的一个原因。

最后,长标更能锁定优质借款人,谁都不想只跟借款人做一锤子买卖,优质的小微资产是众相争抢追捧的对象!锁定一个优质借款人,肯定希望他借钱的时间越长越好!而且长标也有利于降低平台运营风险。

2、那长期标比短期标风险更高吗

很多朋友都有一个误区,认为长期标比短期标风险高,事实上,风险指数高低和时间长短真没有太大关系。

安不安全?风险高不高,还得回看底层资产和借款人资质,直接决定其安全性的是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团队综合实力、信息公开程度等因素,与投资标的期限长短无直接关联,选对了平台,根本不用纠结长标短标。

而且长标较短标还有一个明显优势

有些投资人就嫌短标到期后复投很繁琐,反而喜欢一次性投长标,收益高又省事。

而担心长标流动性的,现在很多平台推出的长标还款方式有等额本息,与其他还款方式比较,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不仅能减低借款人的还款压力,控制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投资人的资金流动性,每月收到一部分本金和利息,你可以选择提现也可以选择复投,把收益做大最大化。

想明白了这两点,你就不会那么抵触长标了。

3、其实不管长标短标,重要的是得选对平台。

前面啰嗦了那么多,说到底你纠结长标短标的原因,无非是担心这个平台不靠谱?如果你选对了一家平台,肯定就不会有这个顾虑了。

那么在后监管时代,如何看一家平台值不值得投长标呢?建议从这三点去考察。

看合规:

合规怎么看,可以直接咨询平台客服了解备案进度如何了?虽然备案延期,但监管层要求的几大点,平台还是必须做到的。

比如银行存管上没上、是否有违规资产(大额标、现金贷、校园贷等)、信息披露完不完善(运营月报、借款人征信报告等)、信息安全情况(是否有等保三级证明)。

一个平台合规动作积极,可信赖度就很高。

看团队:

经营者的能力往往决定了一家公司的成败,团队的价值观也决定了公司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那些多数暴雷、跑路的平台,平常整的外表高大上,实际肚子里墨水没几斤,金融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比内涵,不是比哪家团队长得漂亮,而是比谁踏实肯干。

投资人平常要多与平台团队交流,测测他们的专业度、感受下团队的处事风格,尤其是平台的领导层。

看风控实力: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投资人需着重考察平台的风控体系,是否全面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包括产品审核、客户征信审核等整个流程。同时也需了解平台有无金融科技实力。

别认为风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平台日常运营数据就能窥探一二,多了解下你所投资产的风控流程比你关心期限更重要。

说了这么多,一切投资决策都要基于平台,基于底层资产,基于你对平台的判断分析。在投资这条路上,永远不要指望靠当伸手党发家致富。

改编下巴菲特那句话:不做能力圈之外的投资,不去投不了解的平台,反过来理解,如果是有把握的平台可以去大胆投资,不用纠结长标短标。

其实选对平台才是王道,网贷行业鱼龙混杂,p2p平台天雷滚滚,为何不换一个行业试试呢?比如说黄金理财,黄金理财稳健型产品财宝的黄金月月盈,收益高,低风险。你不妨了解一下,微信公众号zhaocai wang guan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