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老降不下來,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飲食結構出了問題

血糖老降不下來,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飲食結構出了問題​每一次門診班,都會遇到很多的慢性病人,這些慢性病人中糖尿病不在少數,在詢問病史時,我首先問問他們的飲食習慣如何?,一日三餐都是如何吃?然後再詢問他們的用藥情況。

糖尿病患者40歲以上居多,大部分是‖型糖尿病,體脂肪偏高、腰臀比大、內臟脂肪多都是這個人群典型的特徵。剛有了症狀沒有積極去幹預,就開始口服藥物降糖,藥物降不下來就開始肌肉注射胰島素,有的患者通過這樣的治療後,血糖會控制在正常範圍,可有的患者藥用著,針打著,該吃吃,該喝喝,生活一切照舊,還美其名曰“該死一定”,每一次遇到這樣“大方”的患者,我也會問問他們的飲食結構,告訴他們正確的調整方法,下一次的“門診遇見”,他們收穫的是向健康邁近一步,我收穫到了信任。

糖尿病治療控制的“五駕馬車”——飲食、運動、藥物、自我血糖監測、糖尿病學習中,飲食放在了第一位,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

“你們認為哪類食物屬於高糖”當我問一些患者這樣的問題,他們會一致地回答我是“水果”,真的是水果嗎?其實這種認為是錯誤的,水果的甜僅僅是口感而已,而真正高糖的食物是我們平時常吃的精白米麵,它屬於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可以直接轉化為葡萄糖來給我們的身體供能,由於我們平時不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高能量攝入過多,導致某些營養過剩的嚴重“缺營養”,胰腺的胰島功能受損,從而引起糖代謝紊亂,如果血糖居高不下,生活習慣照舊,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還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併發症,甚至會引起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

一切皆有因果,“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定是原因蓄積到了足夠讓山倒,山才倒了。糖尿病飲食結構總結如下:

1.控制總能量,減主食(精白米麵)的量,合理運動,建議飯後休息半小時,運動到微微出汗。

2.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50%_60%,少吃精白米麵,多吃粗糧,雜糧粥雜糧面就是不錯的選擇,薯類的澱粉含量較高,也可以代替主食。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0%_20%,魚、蛋、貝類、低脂乳類、禽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腎功能受損,蛋白質要控制。每天吃半個到一個雞蛋為好。

4.供給充足的膳食纖維,這個是很多人都缺的好東西,它可以增大食物的體積,降低能量密度,增加飽腹感,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改善糖耐量。降糖還可以解決便秘問題。

5.控制脂肪的攝入量,降低烹調油的攝入量,每天用量不超過25克,含肥肉、動物油、氫化植物油的食品要儘量避免。

6.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能更好地抗氧化。

7.飲食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有利於控制血糖穩定。

8.少油少鹽,清淡烹調,有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

綜上所述,糖尿病更應該營養均衡,不能有不敢吃這不敢吃那的心裡負擔,控制好量,都能吃,合理的膳食反而有助於血糖的恢復,祝您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