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太老,等死太早

奋斗太老,等死太早

手机上跳出一则新闻,一个53岁的妈妈陪女儿备战研究生考试。她的陪考有点特别,所有的复习资料都买两双份,母女俩一起学习,互相督促。结果她第一年就考上了研究生,女儿则在第二年成了她的学妹。她入学后比其他同学更刻苦,很享受校园生活。她喜欢这样的自己,说将来还要继续读博。什么是好的家教?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佩服这位妈妈的同时,也告诫自己不怕努力晚,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如果是身边的张阿姨李大姐一定会引起爆炸性反应吧,我想象着将来自己成为励志阿姨的样子。

随后,在公众号里看到一篇写世界上最富战斗精神考生群体的文章,我也作为考生刚刚经历过。文中提到一个临近预产期的准妈妈,考试当天弟弟一直守在考场门口,随时准备去医院。考后3天,一个大胖小子出生了,考试高分通过,双喜临门。

更多的妈妈级考生,怀孕做月子哺乳流产带孩子期间都在备战考试,复习到凌晨睡觉是家常便饭,跟她们比比,我的努力确实不值一提。什么是最好的胎教?最好的胎教是妈妈努力上进活出漂亮的自己。最美的妈妈是给了你生命,她也获得了新生。

一个考生的简短留言戳中了我的心“49岁,考试太老,等死太早”。活生生一枚励志阿姨,年龄确实不小,那又何妨。追梦的路上不问年龄,努力前行才是给自己最好的交待。这个世界,不改变的人就是在等死。

睡前又扫了一眼微信朋友圈,屏幕停在了我曾经十几年的闺蜜那里,看着看着眼泪流下来。她并没发什么感人的内容,而是集赞,集多少赞兑换酸奶和纸巾。

在我们断交(不约而同互不联系)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发的内容除了集赞就是拉票,每一条我都不愿点开,不想承认她依然过着“等死”的生活,只是等待被埋的那天,总想她有一天会有所改变。

透过手机我能深深感受到她的生活缺乏生机了无生趣,还跟我们以前一样。曾经那么生动有趣的姑娘,如今,终于成为了那个只会在朋友圈集赞和拉票的中年妇女。

我庆幸有勇气含泪告别曾经的闺蜜和自己以前“等死”的生活。三观不同确实没有必要强融,她依然过着她死水微澜的生活,我继续成为我想成为的最好的自己。

等死真的太早,奋斗太老又怎样?比别人晚一点而已。做想做的事儿,成为想成为的人,什么时候努力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