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時」攝影小史,在德國科技博物館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我倒不是相機迷,但作為曾經的攝影專業學生,在德國科技博物館觀光時,看到那幾間屋子裡陳列的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相機們,總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有種錯位的他鄉遇故知般的親切感。

這是一個天氣晴朗的上午,我們乘公交車抵達博物館附近,不遠處一架降落在屋頂上的轟炸機向我們指明瞭目的地的方向。這家位於柏林波茨坦廣場附近的德國科學與技術博物館成立於1982年,永久展覽包括網絡、醫藥、動力工程、電影、攝影、鐵路、汽車、造紙、書寫與繪畫等18個部分。在這裡,攝影作為一種技術類別以科普的方式被展覽。門口一個50人的人像+相機矩陣,好像正在給路過的遊客拍照。展覽以攝影的用途分類,包括間諜、旅行、戰爭、航空、廣告、新聞、全景攝影、立體照片和即時照片等。屋子裡玻璃展櫃依次排開,被分門別類的相機像一群神態各異的小機器人聚攏在精心佈置的空間裡。一旁輔以多媒體裝置,增加展覽的互動體驗。

從歷史來看,攝影的誕生的確是技術先行的。在攝影術出現之前,繪畫是人類記錄和描繪視覺世界的唯一方式。直到1826年,J·尼塞福爾·尼埃普斯在自家窗口拍攝出現在尚存的最早的永久影像。他把這種加工方法稱作日光蝕刻法(Heliography)。而後,隨著達蓋爾攝影術在法國的問世和發展,小型肖像畫畫家的傳統業務首先受到了衝擊。法國畫家保羅·德拉羅什甚至驚呼:“從今以後,繪畫完蛋了!”。大畫家安格爾也曾參與上書禁止攝影。

然而,對於當時的許多攝影師來說,他們在構成對繪畫的威脅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使攝影受到與其他傳統藝術樣式同樣尊重的問題。當時的攝影被普遍當成一種技術手段而無法與繪畫等藝術創造相提並論。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夏爾勒·波德萊爾在《現代公眾與攝影術》中說:“如果允許攝影在某些功能上補充藝術,在作為它自然盟友的大眾的愚蠢幫助下,攝影很快就會取代藝術,或者索性毀掉藝術。所以,現在是攝影回去履行自己義務的時候了,即作為科學與藝術的僕人,但是,它是地位十分低下的僕人,就像印刷與速記,它既沒有創造,也沒有取代文學。”這顯然是一種狹隘的觀點。與之相比,法國大畫家歐仁·德拉克洛瓦的心態就開放得多,他曾欣喜的讚歎攝影術在描繪事物方面的神奇能力,並無不惋惜的表示攝影術的出現對於他來說是太晚了點,因此沒能充分享受攝影的好處。不過與當時的許多畫家一樣,他也只是利用攝影為繪畫創作收集素材。

為了提升攝影的藝術地位,一批攝影師開始了對繪畫的模仿。在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畫意攝影開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比如著名的英國女攝影家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倫的人像攝影。與此同時,印象主義繪畫開始出現。攝影的瞬間性,隨意凌亂的構圖與古典繪畫構圖的“經典”和“永恆”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了畫家們新的啟發。而攝影能夠將一張照片中的所有細節輕鬆展現的特點,也刺激著印象派的畫家們去觀察和描繪那些曾經被忽略的中間色調。1874年,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覽在巴黎達蓋爾的攝影棚內舉行。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也在此展出。

此後,不管是把攝影當作一種商業文明符號的波普藝術還是挑戰攝影機械複製性的照相寫實主義,都用他們的行動再次證明攝影的強大影響力和藝術地位。

一串輕快的腳步聲打破寂靜,正午的陽光從走廊盡頭的窗口灑入,當我們走出攝影展廳時,樓下的孩子們正興奮地等待著一場即將開始的蒸汽機體驗講解。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25时」摄影小史,在德国科技博物馆漫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