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隨著克羅地亞踢進最後一顆球,2018年世界盃在北京時間7月16日凌晨正式落幕。最終法國以4:2戰勝克羅地亞,繼1998年後,時隔20年再次登上世界盃冠軍的寶座。不知道又有多少中國球迷在熬夜看完球后,還得忙著去天台排隊來著!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畢竟,雖然中國足球隊的參與感幾乎屆屆都可以忽略不計,但卻沒能磨滅中國球迷的熱情。尤其是今年,在央視首次將世界盃新媒體直播版權授權給了主流互聯網視頻平臺——咪咕、央視影音和優酷後,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不僅觀看渠道更加便捷,首次“觸網”後的“玩法”也更加多樣,故均收視比2014年巴西世界盃高近20倍,大有“全民看球賽”的架勢。

不難看出,在媒體日益多元化、碎片化的趨勢下,新媒體在體育賽事傳播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那麼,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三家新媒體直播平臺中, “大力神杯”究竟花落誰家呢?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收看總人次達43億,咪咕如何在新媒體直播平臺中C位出道?

眾所周知,同其他體育賽事相比,足球比賽的過程與結果一樣堪稱精彩,因而是一種對觀眾投入感要求度很高的賽事。而本次世界盃除了“經驗者”央視外,“新玩家”咪咕和優酷也加入到了賽事新媒體直播的陣容中,面對如此巨大的“流量製造機”,眾“玩家”為了能分得更多的“羹”個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首先,不管是“經驗者”還是“新玩家”,對於世界盃直播的核心要點都掌握得很明確——為球迷提供高清、流暢的直播觀看體驗,所以不管是4K高清,還是雲技術、AI技術等各種黑科技通通都要“玩的轉”。因此,當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時候,如何提供具有差異化的內容,升級觀看體驗就成為搶奪用戶的重中之重。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就在世界盃結束後不久,咪咕曾公佈一組數據,“2018世界盃比賽期間,共計43億人次通過咪咕視頻手機客戶端、PC客戶端、TV客戶端全場景觀看本屆世界盃賽事。其中,決賽當天有超過2億人次觀賽。”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咪咕在直播收看體驗上進行的諸多嘗試,進而為觀眾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觀賽體驗。

與央視和優酷一樣,咪咕視頻在直播上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但在創意上似乎更勝一籌。咪咕不僅率先採用了真4K術、50幀原畫等技術,用以提供更為高清、流暢的賽事觀看體驗,還在單場比賽中向用戶提供了不同視角,且最多12路的直播流選擇。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更重要的是,觀眾不僅可以在多路直播中自由選擇,還可以在同一個屏幕上同時觀看4路直播,從而達到從多樣化的視角觀看同一場比賽的效果,在國內世界盃的直播歷史上尚屬首次。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除此之外,咪咕還在本屆世界盃中使用了諸多“黑科技”用以豐富用戶體驗,比如AI剪輯、AI預測、AI搜索等。其中“AI剪輯官”不管是在剪輯時間,還是在場景與球員辨識度、關鍵幀捕捉等方面都遠超傳統剪輯師,帶領世界盃直播短視頻剪輯進入秒級時代。據咪咕相關負責人透露,“由AI剪輯的C羅進球短視頻,短短一天在咪咕視頻手機客戶端的觀看人次就突破1億。”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此外,咪咕的競爭優勢還體現在內容的專業性上。對不少球迷而言,“看世界盃不就是看解說嗎?”在本次世界盃的直播中,咪咕配置的解說團隊堪稱“地表最強解說天團”,囊括了詹俊、李元魁、張路、顏強等在內,涵蓋普通話、粵語等實力超群的20餘位大咖名嘴,專業素養得到球迷一致點贊。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反觀優酷,雖然也有韓喬生、李響、董路等專業解說員以及楊璞、符賓等前國腳,但還邀請了大張偉、甦醒、李現等藝人。只是藝人的加盟雖然增強了解說內容的娛樂性,但對於極其講究專業性的體育賽事而言,缺乏體育知識素養的非專業人士擔任足球解說員並非易事,大張偉就因解說中的不當言論登上了微博熱搜,並引起很多球迷的不滿,對於相應平臺的直播口碑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而咪咕視頻對於直播觀看體驗以及內容專業性的重視,則獲得了諸多球迷的認可,在體育內容領域初步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口碑。此外,據統計,咪咕視頻曾兩次登上app store推薦頁,開賽第二日即登上免費app綜合下載排行榜榜首,長居各大應用市場下載榜前列,成為了世界盃期間用戶首選的觀賽平臺。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2018年世界盃全面“觸網”,線上線下全場景體驗佈局助力突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播中各種黑科技的運用外,同以往相比,直播版權首次分銷給新媒體直播平臺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也更有“網感”。數據顯示,2018年世界盃國內觀眾人數有望突破10億,面對如此巨大的“流量利器”,各行各業都卯足了勁想要一起分食這塊“大蛋糕”,何況是取得2018年世界盃央視授權的咪咕和優酷呢。

為此,優酷不僅推出了足球相關的綜藝節目《這就是世界波》、《瘋狂奪寶》等,還推出了世界盃紅包雨,並與阿里旗下的多矩陣平臺進行了諸多相關合作;央視則依託自身豐富的賽事內容資源,推出了《奇譚十一人》、《足球道路》、《任意球》等綜藝節目進行突圍。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在此情況下,作為中國最大的全場景沉浸平臺,咪咕做了豐富的準備,進行了線上線下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佈局。線上,除了125場高清多路解說外,咪咕還陸續推出了自制節目,如《點彩成金》和《王冠咪咕館-球財世界盃》等,並藉助中國移動近9億的用戶規模優勢,推出了19.9元“咪咕不限量球迷暢享包”——用戶可不限流量觀看64場央視1080P高清直播、點播及獨家自制節目等。

而在線下,咪咕則進行了“地毯式”的推廣,不僅在北京、上海等五座城市推出了“世界盃地鐵”的主題系列活動,還在世界盃期間發起了“世界盃尋寶記”、“AR+足球互動專區”等活動,使得“央視世界盃 真直播 上咪咕視頻”的口號更加深入人心。據統計,地鐵廣告推出沒過多久,咪咕視頻的百度搜索量、微博討論量和在各大軟件市場的下載量就開始飆升,並在APP STORE下載榜單上連續霸榜十幾天。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而作為一家方方面面都力求專業的新媒體平臺,如若咪咕的營銷模式僅僅如此,那在今年如火如荼的“世界盃花樣營銷浪潮”裡,未免太黯然失色。為了在近一個月的世界盃比賽中狂刷存在感,咪咕同大多數的“玩家”一樣各出奇招,並推出了30天“微商式”廣告營銷的玩法。

在世界盃開賽前,咪咕就推出了“四年不白等”系列有聲海報,包括情侶、白領、父子、寢室等,意在從愛情、親情、成長等維度,表達了“四年不白等,今年我們相約在咪咕視頻”的情懷,溫暖又戳心,在球迷心中狂刷好感。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世界盃賽事開始後,為了加深用戶對咪咕的印象,咪咕視頻又推出了“大力神戰報”系列內容。而且雖然同樣是針對每場比賽推出的“日報”,但相較於優酷僅是對當天對陣雙方和看點的預告,“大力神戰報”系列更加全面——不僅有每日賽果、看點以及次日的賽事解說預告,並在在後續推出了短視頻版本,讓球迷可以快速瞭解每場賽事的進程和精彩看點。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值得一提的是,咪咕視頻的營銷定位不僅侷限於真球迷身上,而是進行了多方位的延伸。一直以來,足球都被視作為以男性粉絲為主的賽事,還有人調侃稱,“每次世界盃,都是女友/老婆與球賽爭寵的時候”。而為了打通“女性”與世界盃的關聯,咪咕視頻推出了一組腦洞大開的營銷活動,比如系列古風“愛夫日”cp海報以及愛夫日《寵夫秘籍》漫畫等,並提出了“讓世界盃的每一天都是愛夫日”的新觀點,在球迷情侶中引發廣泛關注。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其次,今年世界盃還誕生了一批“偽球迷”、“女友球迷”、“佛系球迷”等非專業球迷群體。為了讓“吃瓜群眾”也能很好的融入這場“足球大狂歡”,咪咕視頻推出了“世說新語”系列、男生/女生觀球指南、隨時隨地世界盃、看球鄙視鏈、賽事花邊等趣味海報,以及至尊賞球H5、老闆讓我做一個爆款H5、咪咕世界盃高考H5等諸多營銷話題。加之“猜球贏福袋”、“每天1G流量免費領”等互動玩法和福利活動,極大豐富了用戶觀賽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面對如此“走心”的咪咕視頻,連知名藝人蔡依林、“吊環王”陳一冰等都忍不住前來pick了。而目前,微博話題#世界盃看咪咕#的閱讀量也已達12.5億次,討論量接近200萬次。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開啟451計劃助力產業消費升級,咪咕能否拿下體育生態屆的“大力神杯”?

目前,世界盃雖然結束了,但球迷對於足球的熱情卻不會消滅。最為重要的是,此次世界盃的火熱,不僅讓原本已經熄火的世界盃新媒體直播的版權大戰,又重新吹響號角,也讓進入寡頭之爭的視頻平臺,愈加重視體育產業內容的佈局,世界盃的“長尾效應”才剛開始。

通過此次世界盃新媒體直播的授權,咪咕、優酷征戰體育內容佈局的戰役已經正式打響,而在此次世界盃新媒體直播版權中失利的各方視頻平臺,如騰訊體育、PP體育、愛奇藝等也在伺機而動。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對於咪咕而言,在初次征戰世界盃新媒體直播“告捷”後,不僅初步打開了用戶市場,還通過世界盃這個超級IP,打造了具有咪咕特色的自有IP形象——專業。

而作為體育領域的“新軍”,咪咕要想“站穩腳跟”,就需要持續不斷的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賽事內容和體育資訊等。

目前來看,咪咕已經行動起來了。在世界盃還未結束的時候,咪咕就與蘇寧體育宣佈達成戰略合作——今後雙方將在賽事直播、內容製作、智能硬件、大數據應用、體育設施等多領域展開全產業鏈合作,並依託“451”計劃,聯手打造咪咕-PP體育聯運視頻平臺。

咪咕能否憑沉浸式賽事觀看體驗奪得體育內容領域的“大力神杯”?

眾所周知,目前蘇寧體育擁有包括歐洲五大聯賽、中超、歐冠、亞冠、WWE、UFC等在內,幾乎所有的頂級足球賽事版權,是國內極為專業的互聯網足球平臺。而通過此次世界盃的新媒體直播,咪咕對於賽事直播上的能力也有目共睹。

誠如咪咕公司副總經理顏忠偉所言,“451計劃,以咪咕與蘇寧合作的頂級賽事內容為內容基礎,以4K+5G進行超前的產業佈局,利用AI和大數據技術為產業賦能,這將是一個懂科技、懂生活也更懂用戶的互聯網平臺體育內容領域的新藍圖。”

可以預見,此次與蘇寧體育的“聯姻”,極大的彌補了咪咕在體育領域上的短板,不僅對咪咕產業鏈的佈局和咪咕視頻內容新生態的構建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同時在咪咕海量內容和數據的支撐下,或將改變體育產業的消費格局,開創全新的體育生態。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