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遺落的舊時光


作為華夏子孫,應該明白華夏二字的本義,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中“華”是表示什麼?依據《中華字通》分析下華夏二字,供大家參考!漢字隱含無數有價值的文化信息。漢字有通過字形、字音進行“自定義”的功能,這種“自定義”是通過造字的原始表象定格下來的。因此漢字成了“活化石”,隱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許多文獻資料中查不到的歷史懸案,可從漢字中尋找他的脈絡,華夏二字究竟是記錄人物特徵,還是記錄時代特徵,可以從二字的本義去得到答案。

華華崋(化huá huā huà)是花的本字,華是由華簡化而來。繁體華是由草的省形“艹”和垂的省形變化為“”會意而成的字。草“艹”表示草木;垂“”表示草木花朵兒下垂,開花授粉,是花的意象寫照。借“化”聲表示花變化快,花樣多,完善“華”的意義。1965年簡化為“華”,是由“十”和“化”會意而成。“十”表示我們中華十全十美,或者說花樣多,繁花似錦;“化”表示我們中華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如美麗的花兒是草木的精華生化而成,化即標音又會意。崋是由“山”和垂的省形變化“”會意而成的字。“山”作為歸類符號,表示山峰;垂“”表示華山陡峭險峻,垂直縱立的山峰。崋因山頂有“蓮花池”而得名“華”,後崋和華二字合一,均有華美花美之意。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因繅絲織綢需要潮溼溫暖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這個季節屬於溫暖潮溼季節,適合繅絲織綢,所以稱“夏季”。紡織織工最明白,織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不明白可以去紡織車間去體驗下,就知道為什麼夏和織布有關聯了!

華夏一詞中“華“”應該是用來修飾夏的。夏是人們會繅絲織綢,穿上了綾羅綢緞,人們從野蠻,穿獸皮、草遮體,到穿綢,追求美的時期。所以,從夏開始,人類文明有了較大的進步。經歷了炎黃(用火--飲食從生食到熟食的進步);堯舜(窯洞--居住從遊牧到定居);到華夏,禹為吐絲的蠶,夏為繅絲織綢,人們過上了追求美的文明階段。

嚴師說字


華夏族是今天漢族的前身,漢人這個稱呼是從漢朝時候開始有的,而華夏族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漫長和複雜的過程。

其實最開始,並沒有華夏族這個說法,在遠古時期,五六千年前的中原地區,黃土高原之上,生活著許多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間經常因為土地,水源等資源而發生衝突。

像近年來考古發現的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以及山西陶寺遺址,陝西石峁遺址,以及長江流域的三星堆遺址,良渚遺址等等。

都表明最開始的時候,中國境內的各部落間是一種互不隸屬,且相互對立的關係。而在部落戰爭中由於利益關係,不同部落也會結為部落聯盟,共同對抗敵人。

這就有了後來我們所熟知的那些部落聯盟集團,如黃帝部落聯盟,炎帝部落聯盟,蚩尤部落聯盟。

黃帝部落聯盟是一直生活在黃土高原一帶的各部落組成的,蚩尤部落聯盟是由長江中下游各部落組成的,而炎帝部落聯盟則是分化自我國西部的古羌人,自西而來,一路東遷,最終到達中原一帶。

於是,為了爭奪土地,黃帝部落聯盟和炎帝部落聯盟發生了戰爭,後來兩個部落集團聯合再一起,並與蚩尤部落聯盟展開戰爭,最終蚩尤戰敗。

贏得戰爭的黃帝被推舉為新的部落聯盟的首領,是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開始,華夏族的開始。








蜀北一


從已有的歷史記載看,華與夏最早是周人自稱,也是西周舊地的指代(語言肯定先於文字存在。發祥於陝甘涇渭流域的炎黃與夏應該就自稱華夏,因為周人是他們的直系後裔,所以周人也自稱華夏)。合稱華夏。而且,周人自認為繼承的是夏,不是商。夏周同源。周人自稱華,源於華山,周人生活在華山腳下。華山之華,源於仰韶文化陶器上的玫瑰花,所以有“華山玫瑰燕山龍”之說。那麼夏的來源是什麼?《史記》記載,吳季札聘於魯,觀周樂。他點評秦風說,“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什麼是夏聲?就是夏地人的方言樂歌!這裡的夏就是周秦舊地,就是陝甘涇渭流域。史學大家范文瀾在其《中國通史簡編》中指出,“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之義,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經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齊魯衛等東方大國諸侯本是從西方遷來,所以稱東夏,東西合稱諸夏。”古代文獻與現代史學大家都指出,陝甘涇渭流域、關中平原就是夏!綜上分析,華與夏,華夏最初指的是西北涇渭流域,即周人周地!隨著周滅商,大批周人子孫被分封到全國各地建立諸侯國,周人成為天下的統治者,華夏一詞也由最初的涇渭流域走向全國,成為中國人中華大地的名稱!


至樂無如讀書


上古時代由於年代久遠,所以充滿著神秘和傳奇,當然也可不能有著文字記載這樣確鑿的證據。姑且稱為傳說吧!

說起華夏族,當然必須要對應“夏朝”,可是迄今為止偏偏就沒有在考古發現中找到根據。換言之,能夠確定表示“夏朝”的那個“夏”字,沒有在對應時期的甲骨文中發現過。

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村發現的二里頭文化,被有些考古專家認為是夏文化的代表。其中,發現了大量青銅器、陶器及大面積宮殿遺址群。不過也沒有發現那個字。

其實所謂華夏族,就是上古時期居住在中原而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生活的一些民族、部落融合起來而成的共同體。

當時對於這些民族、部落並沒有總的正式名稱,現在一般稱作華夏族。華夏族主要居住的地區是在黃河流域中、下游,有很多居住區,彼此之間相當分散。

西周、春秋時期,華夏貴族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除周王室外,有分封於各地的許多諸侯國。

秦始皇后,有漢一朝建立,四百年的歷史,也使得華夏族的生活產生區域基本完成界定。華夏族也因此改稱“漢族”。


閒看秋風999


華夏民族的形成軌跡:河南賈湖遺址――山東大汶口文化+東北紅山文化+江南崧澤文化――安徽凌家灘文化――杭州良渚文化――蘇北蔣莊、花廳良渚文化遺址――山東日照兩城遺址+濟南城子崖遺址――山西陶寺遺址+陝北石峁遺址――河南二里頭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