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華民族為何叫“華夏”?

Shmily047


“華夏”,用我自己的理解來講:從人類早期的發展史來看,最早的人類出現直到漸成聚落都散居於中國境內。隨著人類的發展,聚落又漸成部落,形成了幾大部落集團,比如炎黃集團、東夷集團、黎苗集團。三大集團的不斷強大導致了集團之間的戰爭,最終黃河流域的炎黃集團取得勝利,這就是“華夏”基礎的奠定。

黃帝作為部落的首領被尊奉為華夏始祖。以後的堯、舜、禹及再後來的三代夏、商、周都出自於黃帝。“華夏”的概念也是三代之後才有的,“華夏文明”大抵指的就是以黃河中下游為核心地帶的文化類型及其傳承。

“華夏”文明的形成不只有中原部落及王朝的建設之功,也有邊地部族的貢獻。比如蚩尤,比如來自東夷的殷商。

結合考古來看,華夏文明主要指的是分佈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以黃河中游為核心地帶,已經進入了原始的農耕文明階段,也有狩獵及飼養家禽家畜,以彩陶文化為代表。龍山文化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以農耕為主兼以狩獵,以黑陶文化為代表。

至於上古世系的傳承,《史記》、《三五歷記》也只是零星記載,沒有明確完整的答案,也不可能有明確完整的答案,畢竟年代太過久遠,別說文字記載,連口耳相傳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個人認為,記載和傳說中的上古世系裡出現的人物,有可能有以下的情況:記載中的上古部落首領有可能不只是一個人,很可能是幾個人合併;記載中的傳承有可能只是一些重要人物、有事蹟的人物,而中間更多比較平庸普通的可能被忽略不記。類似於《五帝本紀》中“黃帝者,少典之子”這樣的句子,“子”可能是兒子,也可能是指後代。


沅汰


從最早文字史料中的記載來看,在春秋時期稱古代中國為“華夏”,《尚書·武成》記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現在的學者認為這是後人的偽書)比較可信的記載來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的記載,根據孔子整理上古史料時的考據,“夏”與“華”屬於同義詞,兩個字相互通用,華夏也稱“諸夏”、“中夏”,因此,中夏又可以稱做“中華”,著名史學家顧頡剛的解釋是:“‘華夏’指中原諸侯,和諸夏的涵義相同。”

可見“華夏”這兩個字連起來使用是地理方位上的稱呼,或者是“夏人”和“華人”居住地的統稱,並沒有現代學術意義上的民族屬性,華夏民族這一概念的形成是比較晚近的事,並非一開始就有民族屬性。隨著華夏文明的擴展,開始有了大量自稱為華夏人的移民,由此產生“華人”一詞,這一概念逐步演變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但對“華夏”的來歷、含義,歷代學者各有說法,爭議頗多,迄今尚無定論。其中“夏”的起源最早,來源於三代中的夏朝,大禹時期還沒有夏的概念,但到了兒子啟的時期開始稱禹的兒子“夏啟”或“夏後啟”,這時候“夏”的概念是由地名轉為國名或族名的,與現代的民族屬性有很大區別。古籍中將夏做為中原,“蠻、夷、戎、狄”做為四方,所以,“夏”又稱中夏、中土、中國,這裡的“中國”只是就方位而言,與今天的中國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餘其宅茲中或”,“或”是古字國的意思,一般指京師或都城,這時候的中國指的是中原的都城或中原諸侯,其範圍有限,與華夏的範圍相同,疆域不過“方三千里”而已,不能代表現在的中國概念。現代意義上中國一詞的使用最早開始於清朝,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派出的使臣全稱為“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這是首次在正式外交場合使用中國這一概念,而之前的稱呼則比較籠統含糊,比如“天下”、或者是“四海”等。


“華”的稱呼也始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左傳》,並多次出現,比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等。從這樣的文字記載中不難看出“華”和“夏”、“戎”都是並列關係,其來源與“夏”有著異曲同工的痕跡,源於族名的可能性更大,但族名完全不同於人種意義上的民族,這與後來國外稱中國人為秦人、漢人、唐人類同,並非是民族概念上的稱呼。

後來的古文字學家們對“夏”和“華”都有訓詁研究,《說文解字》中說:“夏,中國之人也。”又說“華,榮也。”這一釋義使兩個字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夏和華最早是兩個並稱的族名,而且“夏”字本義並無人的涵義,應該是“居住在河洛中原地區的夏人”更為準確。而之後的解釋則更為誇張,流傳比較深入的解釋有唐代孔穎達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對此解釋,現代的專家學者們認為是受大一統思想影響下的附會和美化,不足為憑,與孔子時代的解釋有明顯繆誤,畢竟孔子親自整理過古籍文獻,其解釋應該更權威。當然近現代的學者們也有各種解釋,有說是來自地名的,也有通過民族學、人種學概念推論為來自圖騰崇拜的。


就“華夏”這一概念來說,早期所指是中國這一地理稱謂是基本明確的,僅僅是地理範圍上而言,並無民族的涵義。按照左丘明、司馬遷等古代史學家的觀點,五帝同根、三代同源,同為炎黃子孫,共同生活在華夏大地,擁有共同的華夏文明,才形成了近代以後的華夏民族,應該是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與單純的人種學上的民族概念完全不同!


龍支子


大家好,我是小漁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說道華夏二字呀,咱們不得不提到華夏民族的來歷。相傳在五千年前,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的華山與夏水之間分佈著許多部落,比較重要的是有後來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等。炎、黃兩部落後來經過人口的流動,互相通婚等社會發展,逐漸融合成為一個大部落,就成為我們所說的“炎黃子孫”,居住於中原地區的炎黃子孫為了和四方胡人做區別,所以自稱為華夏一族。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呀,地位非常的崇高聖潔,顯赫尊貴。華、夏兩個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華就是夏,夏就是華。大約從春秋時代開始,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二字連用,合成“華夏族”。

從古代起,我們的漢族往海外遷徙,都自稱為華夏人,由此產生了“華人”這個詞,“華人”的概念也漸漸的由當初的單指漢族,擴展到整個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其他少數民族,逐漸成了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對此大家覺得呢? 歡迎大家點評一起探討。


小漁教老外



▽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說文解字》說:“華,榮也”。又說“夏,中國之人也”,“中國”即指古代河洛地區。“冕服採章曰華”,以區別披髮左衽的夷狄,是著博衣大帶採飾的河洛之人可稱華夏。更深一層意思則“華”與“花”二字通假。活躍於洛陽西北的有(蟲喬)氏以蜜蜂為圖騰,是炎黃二帝的母族(注1)。蜜蜂採百花而成蜜,對蜜蜂的崇拜延伸到對花的崇拜。炎黃子孫由是稱自己為花(華)。而“夏”應是源於山雞。山雞古稱夏翟,簡稱夏、又稱鶇(音洛)。古人以河洛地區為山雞聚集地,洛河、洛邑的得名與山雞(夏)有不可忽視的聯繫。花與山雞二者都是五彩斑斕的事物。

(注1: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是兩個同源共祖的遠緣親屬部落。在口耳相傳的譜系中,他們的先祖都是從與有(蟲喬)氏互為婚姻集團的少典氏分裂出的女兒氏族,一個發祥於姬水,即姬氏族、黃帝部落,另一個發祥於姜水,即姜氏族、炎帝部落。)



▽炎帝神農氏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故稱炎帝。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華夏”的概念是相對於“蠻夷戎狄”來說的,所謂“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個方面都散居著野蠻人,古籍中以“夏”作為中原,因此華夏又稱中夏、中土、中國。而“華族”就是身著漂亮衣服的民族。在《春秋左傳正義》中的解釋:“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軒轅黃帝像【“人文初祖”。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又有說因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建都於有熊,即今河南新鄭,亦稱有熊氏。除與炎帝部落板泉之戰,三戰而得其志和與九夷的涿鹿之戰統一華夏外,他還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皋陶、伯益、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在以黃帝為祖先的姬姓部落裡還出現過農業方面成績卓著的領袖——棄。能認識不同土壤,並懂得拔去雜草,挑選良種。傳說棄是周人的祖先,被尊為后稷。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左傳·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即不允許少數民族武裝干涉中原地區華夏民族的事務。 裔、夷均是指少數民族,夏、華即“華夏”。這句話是"華夷之辨"思想的具體反映,它具有以華夏為中心甚至歧視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時又具有反對外來干涉、侵擾的性質。以儒家為主的知識分子,為了保護華夏文化不受雜染,定了兩條原則,一是“華夷之防”,一是“用夏變夷”。而其後孟子對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發展,正式明確提出了"用夏變夷"的概念。


▽統一華夏的涿鹿之戰,黃帝於阪泉之野打敗炎帝后,蚩尤西向侵掠,炎帝大敗,轉向黃帝求助,遂起涿鹿之戰。蚩尤屬東夷集團,是九個部落結成的聯盟首領。東夷勇武善戰,武器裝備先進,發祥地在今山東曲阜。距今5000年前後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原始農業、畜牧業得到發展,石器、骨角牙器製作,都超過了同期的中原部落。稍晚的龍山文化時已有了青銅容器的鑄造。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大汶口文化的先民相繼西向發展,進入華夏集團的領地以拓展生存空間。距今5000年前後,其部分居民已西遷進入豫中,直接發生接觸的影響所及直達豫西、豫南、蘇南等地,涿鹿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

1951年,陳寅恪撰寫《論韓愈》一文時,在證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時有說道“四曰:呵詆釋迦,申明夷夏之大防。“

華夏族隨著生存空間的擴張而繁衍壯大,到漢唐時期人口文化經濟達到空前高度,到宋時人文各項領域達到頂峰,“漢人”這一詞彙到了蒙元時期被蒙古人廣泛地稱呼華夏族。及至後來又有漢族之稱。


▽羅中立油畫“父親”


天下不武


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今天的漢族卻不是純正的華夏族,今天的漢族融入了許多少數民族。

華夏族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認同的民族稱號,華夏也稱“夏”、“諸夏”。華夏又稱中夏。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稱“中華”。

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顯赫尊貴。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兇、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尤為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

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較完善教育制度。

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等。周從殷禮,對殷商文明存在著繼承關係。

華夏民族

華夏族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認同的民族稱號,華夏也稱“夏”、“諸夏”。華夏又稱中夏。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稱“中華”。

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顯赫尊貴。華夏族是炎黃血脈。

華夏族是黃河及長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其文明順序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東漢以後華夏族開始接受“漢人”的稱呼,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

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華夏兒女為了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方胡人。”

《三天內解經》:自天地開闢,乃有邊夷羌、蠻、戎、狄,為中國之籬落(附屬)。

比如漢朝多以”漢人“自居。而明朝既以漢自居也以華夏自居,兩個詞為同義詞。總之,漢族和華夏族作為整體族稱是自從漢朝到現在最普遍的。

古代漢族往海外移民時自稱華夏人,由此產生“華人”一詞。“華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漸由當初單指漢族,擴展到中華大地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少數民族,成了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華夏先民分為許多部落,活躍於黃河中下游,自黃帝時統一為華夏部落聯盟。其中比較著名的首領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顓頊(黑帝)、黃帝、炎帝(赤帝)、帝嚳(高辛氏)、堯、夏禹。其中伏羲、黃帝、夏禹為主。華夏族在黃河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心月時尚穿搭


黃河,華夏民族誕生的源泉。

中國古稱華夏,受當時人類文明的限制,又是一個較早擁有人類文明的民族,以為地處世界文明的中心,故為中華!

每一個民族的起源和壯大,他們與河流的關係是那樣的重要和密不可分,從埃及與尼羅河的關係再到俄羅斯和伏爾加河的關係,他們都稱之為母親河。


華夏民族也不例外,源源不斷東流的黃河之水,滋潤了兩岸肥沃的土地,給聚集在此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適宜生存的環境,繼而經過人類歷程的演變,遂在世界上形成了一個較早的民族——華夏民族!

每一個民族的文明並不是從有文字的那天算起,但也不是從有語言的那天算起,而是應該從靠自己的智慧製造了器物,以利於族群發展壯大的時刻算起。

華夏民族通常被稱為炎黃子孫,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並不完全正確。



在黃帝之前的若干個世紀,暨有盤古、伏羲和女媧,他們應該是這個民族傳說之中最早出現的人物。

他們也許沒有開過天、闢過地,也許沒有造過人和煉石補天,也許他們像今天的我們一樣,有著平凡的身材和四肢。

但不可否認,他們應該是這個民族最早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華夏民族的始祖。

但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還不叫華夏民族,時代過於久遠、亦過於模糊,也無任何的文字記載可供考證,於是人們便把這些人物賦予了豐富想象力的神話傳說。



華夏民族的稱謂始自於黃帝時代,由於黃帝生活的時代距文字出現的時代並不遙遠,所以相交於前者,有著較為清晰的記載和可靠論證。

黃帝距夏朝建立之前的二百年間,儘管銅器還沒有出現,但毫無疑問生產工具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且居住的房屋結構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甚至在夏朝就已經出現了宮殿這種高級建築。

在黃帝時代就很可能已經出現了紡織品,從而擺脫了對樹葉和獸皮的依賴。

然而無論怎樣,不管是盤古時代還是黃帝時代,他們還只是部落而不是一個國家,儘管在黃帝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權力這種形式,但在權力移交方式和權力分配上還不足以稱為朝代。

對於大禹和夏啟父子二人改變了權力移交方式的做法,史書和後人對此進行了一定抨擊。

但這是一種改變人類歷程的一個演變過程,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發展之路。

他們這種做法,對伯益來說是一場滅頂之災,對於部落來說也許是一種不幸,而對於後世的華夏民族來說則是一種進步。

他們這種做法,是所有人類社會的共性,如果人類老是停留在部落狀態而停滯不前,那就不叫人類了。

因為,只要是人類就必定會發展。

夏朝以後是商朝,它們與後繼的周朝共同成為了被LI/SHI/XUE/JIA稱之為奴隸社會的三個朝代。

奴隸並不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詞彙,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將夏商周三個朝代定義為奴隸社會。

奴隸,通常是指失去自由、無償為統治階級提供一切服務的人。

而奴隸的來源一為在戰爭中敵方的俘虜,二為在本國犯了罪的人。

應該說,自從有了戰爭便有了俘虜,自從有了國家便有了罪犯。

現在的社會早就不叫奴隸社會了,而這種無償提供義務服務的形式還是依舊存在。

自從有了人類,便有了語言,而把語言轉換成文字的形式則是一個相對漫長的一個過程。

文字是人類歷程的一大進步,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在十幾萬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原始狀態,而在文字產生不到五千年以後,人類便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原因。

商代甲骨文的出現,說明了華夏民族在文化層面上已經遠遠的不是僅擁有文字那麼簡單。

而真正把文字發展成自己民族文化體系的則是在隨後不久的周代,也就是周代出現了第一次民族文化高潮,它影響了整個的華夏民族、影響了這個民族數千年之久並直到現在!


東方評史


題目說中華民族叫“華夏”是不準確的。

中華民族是指包括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以及祖國大陸56個民族在內的全體總稱。從華夏族到漢族再到中華民族有一個不斷髮展融合的歷史過程。

華夏族是指上古黃河流域為主,文明高度發展的先民,是後來漢族和中華民族的主幹。大概有兩種說法:一是以華山周邊地區為主,在黃帝以前的遠古,有一個高度文明的華胥國,它是中華文明萌芽階段。二是從字意而來。“華”通花,美麗的意思。“夏”者大也。我們的祖先認為自己的族群既美麗帥氣,又高大威猛,同時還有國土遼闊廣大的意思。也就是認為黃河流域的先民高度文明。而周圍落後民族則分別被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強盛的漢朝以後,尤其是張寋開拓的商路和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帶來的民族融合,周邊小國逐漸把我們稱為“漢人”。中原王朝生活的人們也以“漢人”為自豪。所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逐漸“華夏”的稱呼為“漢”所代替。

中華民族則是近現代才有的稱呼。這個稱謂有利於團結全世界華族,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


無為無不為


作為華夏子孫,應該明白華夏二字的本義,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中“華”是表示什麼?依據《中華字通》分析下華夏二字,供大家參考!漢字隱含無數有價值的文化信息。漢字有通過字形、字音進行“自定義”的功能,這種“自定義”是通過造字的原始表象定格下來的。因此漢字成了“活化石”,隱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許多文獻資料中查不到的歷史懸案,可從漢字中尋找他的脈絡,華夏二字究竟是記錄人物特徵,還是記錄時代特徵,可以從二字的本義去得到答案。

華華崋(化huá huā huà)是花的本字,華是由華簡化而來。繁體華是由草的省形“艹”和垂的省形變化為“”會意而成的字。草“艹”表示草木;垂“”表示草木花朵兒下垂,開花授粉,是花的意象寫照。借“化”聲表示花變化快,花樣多,完善“華”的意義。1965年簡化為“華”,是由“十”和“化”會意而成。“十”表示我們中華十全十美,或者說花樣多,繁花似錦;“化”表示我們中華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如美麗的花兒是草木的精華生化而成,化即標音又會意。崋是由“山”和垂的省形變化“”會意而成的字。“山”作為歸類符號,表示山峰;垂“”表示華山陡峭險峻,垂直縱立的山峰。崋因山頂有“蓮花池”而得名“華”,後崋和華二字合一,均有華美花美之意。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因繅絲織綢需要潮溼溫暖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這個季節屬於溫暖潮溼季節,適合繅絲織綢,所以稱“夏季”。紡織織工最明白,織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不明白可以去紡織車間去體驗下,就知道為什麼夏和織布有關聯了!

華夏一詞中“華“”應該是用來修飾夏的。夏是人們會繅絲織綢,穿上了綾羅綢緞,人們從野蠻,穿獸皮、草遮體,到穿綢,追求美的時期。所以,從夏開始,人類文明有了較大的進步。經歷了炎黃(用火--飲食從生食到熟食的進步);堯舜(窯洞--居住從遊牧到定居);到華夏,禹為吐絲的蠶,夏為繅絲織綢,人們過上了追求美的文明階段。

嚴師說字


回答題目,有兩個傳說和兩個當代人的觀點。可供大家參考

遠古傳說

一,炎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今張家口涿鹿縣),炎帝打不過蚩尤,後來請來黃帝幫忙。黃帝和炎帝聯軍大敗蚩尤並將其殺死,後來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在一起,逐漸發展成華夏族。這也是炎黃子孫的由來。

二,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禹所屬的夏後族盛極一時。所以後人稱啟為夏啟,而時啟領導的部落生活在華山周圍,所以又稱華夏族。



當代學者的觀點

一,華夏就是一個民族名稱,華夏族定居在華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在先秦時代被稱為華族或夏族。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始終以一個核心民族為中心,逐漸的融合通化別的民族,形成一種“單元性的多元化民族”。


二,華夏不是民族稱呼,而是一個地域性的文化概念。中國的祖先曾經分為三個主要的集團,分別是華夏、東夷和苗蠻。在不斷的征戰中黃帝的華夏族脫穎而出,成為首領。其他集團臣服,被迫納入華夏族。其實這和三帝大戰的傳說大同小異。

三,兩個文化水平高的民族結合的結果。起初華族和夏族的文化水平最高,生產力最為先進。在當時文化水平比較低的地區和民族中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所以二者珠聯璧合,強強聯手,成為其他諸如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眼中的文明民族。後來這些落後民族接受華夏文化,融入華夏範疇,形成華夏大民族。



不管謎底最終如何解開,但我們做為“華夏子孫”,永遠是中國人最自豪的稱謂。


國史春秋


華夏族是今天漢族的前身,漢人這個稱呼是從漢朝時候開始有的,而華夏族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漫長和複雜的過程。

其實最開始,並沒有華夏族這個說法,在遠古時期,五六千年前的中原地區,黃土高原之上,生活著許多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間經常因為土地,水源等資源而發生衝突。

像近年來考古發現的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以及山西陶寺遺址,陝西石峁遺址,以及長江流域的三星堆遺址,良渚遺址等等。

都表明最開始的時候,中國境內的各部落間是一種互不隸屬,且相互對立的關係。而在部落戰爭中由於利益關係,不同部落也會結為部落聯盟,共同對抗敵人。

這就有了後來我們所熟知的那些部落聯盟集團,如黃帝部落聯盟,炎帝部落聯盟,蚩尤部落聯盟。

黃帝部落聯盟是一直生活在黃土高原一帶的各部落組成的,蚩尤部落聯盟是由長江中下游各部落組成的,而炎帝部落聯盟則是分化自我國西部的古羌人,自西而來,一路東遷,最終到達中原一帶。

於是,為了爭奪土地,黃帝部落聯盟和炎帝部落聯盟發生了戰爭,後來兩個部落集團聯合再一起,並與蚩尤部落聯盟展開戰爭,最終蚩尤戰敗。

贏得戰爭的黃帝被推舉為新的部落聯盟的首領,是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開始,華夏族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