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10:“优雅”是岁月的沉淀

01雾霾散去

1972年,受周总理特殊关照,杨绛与钱钟书成了第一批回京的人员。

刚回京,他们住在钱瑗的大学寝室里。这是一个三楼朝北的房间,阴冷潮湿。

钱瑗一个同事看不下去,把一处小黄楼的房子让给了他们住。但是在这里,生活上“笨手笨脚“的钱钟书想帮忙打扫时诱发了哮喘。一番急救才总算缓过来。

他们就换了地方,住进了学部七号楼西侧尽头的办公室。条件简陋,但他们觉得很舒心。

在这里住了两年,钱钟书完成了“国学大典”《管锥编》的初稿。

1977年,所有的雾霾都已散去。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很关心杨绛夫妇的生活,特意给他们安排了位于三里河南沙沟的国务院宿舍。

这是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很宽敞,他们一向崇尚节俭,房子装修简洁,大部分空间都被拿来放书了。

在这里,他们简朴低调,疏于与外界打交道。别人说他们清高傲慢,孤芳自赏,他们一笑置之,不去争辩。

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与年轻时一样,还是看书。

著名画家黄永玉和他们住得很近。回老家带特产的话,有时会给他们送去一份。每次到得门口都不忍心打扰他们,总是敲两下门便默默离开。

02创作

“运动”前夕,杨绛曾翻译西方经典著作《唐吉诃德》,在经历运动时,她几乎毁掉了家里所有带字的东西,唯独这部《唐吉诃德》不舍得毁掉,她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决定托付给信任的人。

结果一波三折,后来她竟在扫厕所时看到自己这部稿件。失而复得的欣喜让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然而,经历了下干校,心态,想法,很多方面都有巨大的转变。回头再看这部翻译,竟不太满意,于是重又开始翻译。

1978年,这部《堂吉诃德》终于面世,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的空白。还受到了西班牙方面的高度肯定。西班牙驻华大使多次邀请她出访西班牙。

1983年,她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出使了西班牙。多年的留学经验和后来的翻译研究,使她深知,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所以,她经常鼓励年轻人多学一门外语。

除了翻译,她也没放弃创作工作。

1984年,散文集《将饮茶》抄清。

1986年,开始写《洗澡》。

1987年,写完《洗澡》,《将饮茶》出版。

1991年,开始写《软红尘里》(后于1992年毁掉)

1992年,出版散文集《杂忆与杂写》

…………

03丈夫女儿相继离去

1994年,钱钟书膀胱癌复发,住进了医院。杨绛衣不解带地照顾。

两年后,1996年,女儿钱瑗骨癌复发,也住进了医院。为了不让照顾父亲已经形神劳累的母亲再受打击,钱瑗一直未告诉杨绛自己的真实病情。她也不让母亲来医院探望,害怕母亲看到自己因为化疗,黑发掉光的样子。

后来杨绛知道实情后,难忍悲痛,然而也不敢告诉钱钟书女儿的病情。只跟他说是骨结核,一年左右就可以出院。

钱瑗先于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

女儿火化的时候,杨绛没有去。她还得照顾在医院的钱钟书。她也不愿看到最爱的女儿在自己面前消失。她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祝愿女儿好走。

钱瑗工作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将她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校园内的一棵雪松下。在她离开百天后的一天,杨绛去了那棵雪松旁,安静地坐下来,念了苏东坡的悼亡词:“从此老母肠断处,明月下,常青树。”

后来,有人经过,她便默默地离开了。

那段时间,她还得强忍悲痛,坚持去医院看望钱钟书。还得在钱钟书面前不表现一丝一毫丧女之痛。

待钱钟书病情稳定点,她才慢慢将这件事渗透给他。钱钟书仿佛早有预感,听后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过度悲伤。

只是,不久,他的病情便开始恶化。最后,给杨绛留下了一句“好好活“便也离开了她。

从此,这个世界上,只剩了她一个。

04好好活

她牢记钱钟书的叮嘱,好好活。

在钱钟书离开后最初的日子里,有后辈上门去看望她。进门还没说话,看到她一个人坐在那里,孤孤单单,抑制不住就哭了起来。

倒是杨绛,反过来安抚她。一个先后失去女儿、丈夫的老人,反过来安慰替她伤心的人。这样的人格,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后来的日子,她便深居简出,婉拒了许多想上门拜访的人。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回忆“他们仨“。

不久,她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他们夫妇全部的稿酬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

她说:“在1995年钱钟书病重时,我们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大学设立一个奖学金,名字就叫‘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是扶助贫困学生,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贫寒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期望得奖学金的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一生努力实践之。”

这之后,她的生活依然简单朴素。一如她的人,淡泊安然。

05回家

2003年,92岁高龄的她,出版了《我们仨》。开篇即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之怆然。

翻译家高莽说: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她一生淡泊名利,唯一的关心只是她的夫、她的女。

他们走后,她说:“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她翻译过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是她最喜欢的,她经常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2016年,105岁的杨绛,走了。与她的丈夫,她的女儿团聚,“回家”了。

而她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财富。

无论是作品,还是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