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診斷模型

門店,作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端,是最接地氣的、最基礎、最小的運營單元。如果要鍛鍊自己的商業經營能力,不妨從運營一個門店開始。

門店的類型多種多樣,飯店、理髮店、足浴店、小超市、水果店、茶館、酒吧、健身房、客棧、農莊、遊藝廳、武館等等,雖然分屬不同行業,但是按照我構建的經營分析模型來看,其運營結構是有同構性的。基於這個相似的運營結構,是有一些共同的規律可以用來指導經營,提高運營效率,提升運營效果的。

從商業運營原理上來看,淘寶店、微店運營和門店運營也是同構的,都是面向一線消費者的終端基礎運營單元,只是在操作層面的工作內容上有差別而異。而且,隨著現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和應用場景的深入,線下門店和線上網店的融合也在加深。這就為我們研究分析O2O店鋪運營模型提供了基礎的前提。我們提到O2O店鋪運營,但重點不是O2O,是O2O之上的商業層面的規律。

我嘗試著提煉了一個門店的運營模型,和一些門店店長、老闆朋友們聊了聊,大家覺得還不錯。使用這個框架來做經營分析和診斷,簡潔易行,功能完備。所以,給大家做個分享,現在只是一個大體的框架,細節還不夠精緻。希望有更多朋友參與討論,試用和反饋,我會不斷完善這個模型。

模型簡述:

一、一個核心:

一個門店的經營狀況,核心就是利潤。利潤實現水平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1. 持續虧損:連續週期內收入
  2. 暫時虧損:階段性收入
  3. 盈虧平衡:收入=支出
  4. 暫時盈利:階段性收入>支出
  5. 持續盈利:連續週期內收入>支出

顯然,最後一種狀態是最好的,也是我們運營店鋪的目標。前面的4種情況可以認為是有病或者亞健康狀態。

二、五種事項

一個門店要經營好,需要在五種相互關聯的事項間達成動態的平衡。這五個方面是:

  1. 客戶:持續拓展付費客戶的數量和消費規模
  2. 產品:耐心維護產品的特色與質量
  3. 市場:及時保持與同業競爭對手的動態競爭優勢
  4. 團隊:高效激發團隊的戰鬥力與鬥志
  5. ​品牌:時時保護門店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

與這五個事項對應的是,一個門店必須要有一個合格的店長,能有效的處理好這五種事項。店長需要在經營期間,以利潤為核心,以這五種事項為工作素材,制定計劃,執行行動,達成目標。

下面對這五種事項的內容做一下更詳細的解釋。

客戶,對應的是店長的客戶維度能力,包括新客戶獲取、客戶消費轉化和老客戶維護與挖掘。

產品,對應的是店長的產品維度能力,包括產品選品、營銷推廣與價值表達。

市場,對應的是店長的市場維度能力,包括市場信息蒐集和經營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對應的市場策略制定和行動能力。

團隊,對應的是店長的團隊管理能力,包括選人、用人和教練能力。店長要能通過管理手段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並且高效負責的完成崗位工作。

品牌,對應的是店長的品牌傳播能力,包括宣傳策略的制定、宣傳計劃的執行以及品牌在日常點點滴滴中對客戶心智的滲透。

這五種事項的實現程度決定了門店經營狀況的好壞。店長對這五種事項處理的水平,決定了店長的經營業績。

當然,不同狀況的門店,經營的難易水平也不同,對合格店長的能力要求也有差別,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判斷一個店的經營問題,先看定位,如果定位不清,不能怪店長,要先回溯到老闆或投資人,梳理清楚定位。如果定位是清晰的,但是是新模式,那麼對店長的要求也會高一些,但是是否能經營好,店長的經營能力和水平是很關鍵的。

以上,是對這個模型的大致框架的描述,後面我會繼續完善和細化這個模型的內容。並且我們現在已經針對其中部分模塊為客戶量身打造了方案,過一點時間我會寫一些客戶實例。

門店診斷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