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IP联袂,外卖市场掀“绿色公益潮”

万物互联时代,一次转发、一场徒步、一份外卖,都足以让市民成为公益链条中的关键节点。公益“触网”后,门槛变低、玩法增多,让老百姓乐此不疲,“爆款”公益事件层出不穷。而大众的公益初心,也在人网互动场景多元化探索的趋势下被唤醒。

日前,国内快餐连锁龙头企业真功夫宣布,携手知名外送平台美团和饿了么,在全国范围内随外卖订单免费发放50万个环保袋,宣导外卖市场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做有温度的品质服务,拒绝垃圾围城,将“绿色外卖”进行到底!

外卖垃圾围城,“绿色外卖”正当时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在线外卖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为3.05亿人,外卖市场规模达到2052.7亿元,预计2018年外卖用户规模将达到3.55亿人,外卖市场规模为2430亿元。

而有数据显示,现全国三大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总计约2000余万。如果按照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来计算,平均每天由外卖订单产生的塑料袋废品,可铺满168个足球场。“垃圾围城”的罪恶推手里,外卖市场首当其冲。

2017年,在中餐外卖市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真功夫加入美团外卖“青山计划”,鼓励用户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每当用户完成一笔订单,真功夫便会捐赠小额善款转入“青山基金”账户,用于青山基金环保项目。

2018年,真功夫联袂美团、饿了么,共同发起“绿色外卖”新主张。目前,真功夫率先和美团外卖携手,在全国范围内随外卖订单免费发放35万个环保袋;下一步,真功夫将联合饿了么,预计在7月初启动环保袋派发计划,派发数量约为15万个。

据悉,用户在美团和饿了么下单购买真功夫的任何外送餐品,都将额外获得一个环保袋。数量有限,送完即止。用户接到外卖订单后,可将环保袋循环利用。此举既从源头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也为广大用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可谓一举多得。

强IP联袂,外卖市场掀“绿色公益潮”

以人为本做公益,人人参与人人作为

现代公益最鲜明的特色是“最广泛的人人参与”。通过市场和平台搭建、资源捐赠与技术支持,为员工、公众以及各类公益参与者,共同搭建一个包容、开放、便捷的公益平台。“绿色外卖”项目的特殊之处就是典型的平台模式,通过强IP的联动,赋能每一个公益参与者。

公益在变得简单,而让公益更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也成为企业布局社会公益事业的要点。点外卖就是行公益,真功夫一直以“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来做公益。结合用户的需求来提升公益产品的设计能力,优化用户体验,让更多的捐助者、受捐助人、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其中,形成社群化,多维度地服务,贴近顾客和市场,并以此打造公益项目的“爆款”。

成立28年来,真功夫坚持“营养还是蒸的好”的产品定位,用心烹制美味,做有温度的品质服务,同时不忘助力亲子互动、环保、扶弱济困等公益事业,并以实际行动号召顾客参与,形成独特的企业公益形象。

早在2013年,真功夫创立“善功夫”公益品牌,旨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正能量融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门店内设立善功夫亲子公益课堂,倡导利用周末1小时公益时间,家长陪孩子一起行善。

2015年,真功夫发起“爱心待餐”公益服务,倡导用一份热饭菜温暖环卫工人,用大爱歌颂这座城里最平凡的坚守。2018年,“爱心待餐”第三季,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鹏城深圳便有1.6万人募齐30万元,为当地在册环卫工人群体人均奉献一份暖餐。

作为2018年真功夫主导的又一公益新主张,“绿色外卖”项目的倡议和行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时至今日,公益行为最大受益者不是别人,是自己。如何调动大众参与,让人人受益——真功夫正凭借自身的公益经验和“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立足做公益事业和社会大众的连接者,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激活慈善公益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