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帝「退全款」,就得「願賭服輸」,中消協介入,官媒發聲!

什麼叫“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看看華帝就知道了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中國企業比球迷還激動。

蒙牛的梅西——天生要強;

東鵬特飲——葡萄牙國家隊官方能量飲品;

OPPO Find X選擇了巴西的內馬爾代言——廣告燒腦……

但是無論是蒙牛還是東鵬抑或是OPPO,他們的世界盃營銷企劃都不能說是成功的。

被網友們玩壞了的“慌得一批”,令這些投入重金押注強隊的中國品牌淪為“笑柄”。

最有可能成為大贏家的,還得數華帝。

5月30日,華帝發佈一則消息,稱如果法國隊在本次世界盃中奪冠,公司將對購買了“奪冠套餐”的消費者進行退全款活動。

華帝“退全款”,就得“願賭服輸”,中消協介入,官媒發聲!

裁剪

“法國奪冠,華帝退全款”,我最初看到這樣的廣告時候還在想,就是個噱頭吧,法國能奪冠嗎?

華帝“退全款”,就得“願賭服輸”,中消協介入,官媒發聲!

裁剪

結果,在法國隊捧起大力神杯之後,“燙手山芋”就甩到華帝手裡。現在的問題是,能退全款嗎?

天時地利人和,華帝這一次似乎都佔全了,藉助世界盃的影響力,企業的知名度正在不斷提高,前景似乎也變得樂觀起來。用低於7900萬的退款換取一個多月的刷屏,讓從來沒聽說這家公司的人也記住了這個名字;華帝在世界盃期間,還獲得10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0%以上,可以說名利雙收。

在活動期間:

華帝總銷售額是,線上+線下=7億元+3億元=10億元;

去年全年銷售額營業利潤約為,10億元X43%=4.3億元;

銷售額同比增長,7億元X20%+3億元X30%=2.3億元;

增長部分所產生的營業利潤約為,2.3億元X43%=0.99億元;

“奪冠退全款”的營銷成本,線上+線下=0.5億元+0.29億元=0.79億元。

但是這一切,還是被華帝“玩砸”了。

根據上市公司的公告,如果華帝執行退款方案的話,大概需要支出7900萬元。這年頭花不到8000萬塑造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並不貴。畢竟,一年廣告費用動輒10多億元的公司比比皆是。

但是,就是這不到8000萬的退款,讓華帝從最接近贏家的位置變成了又一個“慌得一批”的中國品牌。

多地消費者反映退款難:多重規則限定無法退全款、退款變為退購物卡、經銷商各執一詞無法履約等問題頻發。

7月18日,中消協介入,向華帝喊話:“希望華帝切實履行承諾,按照售前約定和承諾,切實做好每一位消費者的退款工作。”

華帝“退全款”,就得“願賭服輸”,中消協介入,官媒發聲!

裁剪

20日晚間,中消協發佈官方微博稱,24小時內共收到涉及華帝公司的投訴73件,並向華帝公司發出《約談函》。

1、關於退款的“羅生門”

其實這件事,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信任危機。

消費者方面,覺得你當初說退全款,就痛痛快快地退款唄。

為啥我退款的時候你才告訴我,領了贈品的,不能退款;

說好退款,結果變成退購物卡;

北京經銷商跑路,北京地區幾乎無人能退款……

消費者的感受是,被耍了

而華帝方面,也有它的理由,線上退卡最方便。

至於,選擇延遲發貨、沒有發票,不能退款則是擔心有消費者鑽空子。

華帝副總裁韓偉說:“如果7月4號不開發票不提貨,為什麼我們就不願意退呢?因為要避免另外一種情況:他一直不開發票不提貨,一定等到決賽踢完就有兩種選擇。如果不是冠軍,就可以無理由退貨;而得了冠軍,他就提貨然後來退款。”

說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最後就連官媒都看不下去了,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別把“營銷套路”變成“套路營銷”,沒有底線、違規違法的操作,必然會被嚴懲。

華帝退款風波還在持續發酵,各位群眾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