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这除了它的内在魅力外,还得益于韶兴山阴道观的道长和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一段交往,这就是我国艺林传奇——写经换鹅的故事。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魏华存继承道教教义,苦心修炼,得道于怀川,光大于江南,83岁在南岳终老。其经法传于长子刘璞和弟子杨羲,后各个道观都竞相传抄。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东晋时期,绍兴山阴县道观老道长得此真经后,如获至宝,昼夜背诵,爱不释手。在酒酣耳熟之际,老道长捧出《黄庭经》,让县令和王羲之观看,提出让王公抄写经典,由道观出银钱,给道观留下墨宝。王羲之醉意腺胧,推推托托没有应承。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这一次,老道长目的没有达到,事后颇费了一番脑筋。他和众道士商量:书法家们酷爱文房四宝,何不购些稀世的文房四宝送与王公,定能办成此事。于是老道长便派人到京城购买羊毛毫笔,去洛阳购买黄河澄泥砚台,去徽州购买上好的碳墨,又亲自去湖南购买宣纸。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经半年之余,购齐物品,用精美的礼盒包装,挑了个吉利的日子,准备给王羲之送去。让小道士送信后,才知王羲之正准备登船赴京,且年底不一定回来。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这下,老道士慌了神,他一边安排礼品,一边准备车马,匆匆忙忙朝码头赶去,好不容易在码头追上了王羲之。王公见是精美的文房四宝,甚是欢喜,急忙收下,并再三道谢。可当老道长提出书写《黄庭经》之事,他却推说,今年去京办事,此事明年再说。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老道长失望之余,忽然拉住王羲之的书童到一边询问:“你家公子最喜欢什么?”书童悄悄告诉他:“我家主公平时最喜欢养鹅…”。这下,老道长有了主意,在岸边和王羲之挥手告别。送走王羲之,老道长心中有了底,他命观内道士买了几十只小、鹅,养在道观后菜园,专人负责喂养,以备明年送与王羲之,从而办成书写《黄庭经》之大事。

魏华存编著的《黄庭经》,成为我国道教界的重要经典而流传于世

第二年秋季,王羲之从京城回来之后,又被请去山阴道观。不过这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既没有丰盛的宴席,也没有精美的礼品,只有一群肥鹅在后院养着。他把这群肥鹅送给王羲之。王羲之感激之余,带回《黄庭经》原稿,拿出平生技艺,没有几天,就将《黄庭经》全书书写了一遍,这个传世之作,就由山阴道观一直流传下来。后来,唐朝的书法家褚遂良、颜真卿,宋朝的米芾、苏轼等都相继抄写,刻石立碑,《黄庭经》得以各种书体流传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