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碑的風格類型

漢碑的形制,可分為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碑座稱“趺”,為長方形:有龜趺、方趺等。碑身則為長方形豎石,正面謂“陽”,刊刻碑文;碑的反面謂“陰”,刻題名;碑的左右兩面謂“側”,也用以刻寫題名。碑首稱“額”,用以刊刻標題,有半圓形,圭形和方形三種類型,四周多刻有螭龍、蟠螭雕飾。此外,“首多有穿,穿之外或有暈者,乃墓碑施鹿虛之遺制。”漢末魏晉以後,穿暈逐漸消失。

漢碑的風格類型

與漢碑體制的高度成熟相適應,漢碑碑文也已成為典型化的文體,即誄文。文字多達千字左右。詳細記載墓主的姓名、職官、功績、生卒日期以及立碑人書碑人姓名,並有華麗腴飾的四言韻文的頌詞。

漢碑的風格類型

東漢晚期,漢碑構成禮儀文化的中心“語境”,同時,儒學也開始向漢碑全面滲透。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漢碑多出在儒學中心的黃河下游的山東地區。這個時期,漢碑在整體上已消蝕掉早期漢隸的博大氣象和自然意味,但由於刀與石的營構,進一步誇張修飾了簡帛書法的特徵,使漢隸在本體語言上趨於全面成熟。

漢碑的風格類型

傳世漢碑數量龐大,風格類型多樣,被稱為“一碑一奇,莫有同者”。由此,從風格類型方面研究漢碑便構成一個專門的課題。

漢碑的風格類型

朱彝尊在《西嶽華山廟碑跋》中說:“漢隸凡三種,一題方整,《鴻都石經》、《尹宙》、《魯峻》、《武榮》、《鄭固》、《衡方》、《劉熊》、《白石神君》諸碑是已。

漢碑的風格類型

白石神君

一種流麗,《韓勃》,《曹全》,《史晨》、《乙瑛》《張遷》諸碑是已。

漢碑的風格類型

曹全

一種奇古,《夏承》、《戚伯著》諸碑是已。”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說:“漢碑分雄古、渾勁、方整三類。”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本漢》則將漢碑分為:“駿爽,疏宕,高深、豐茂、華豔,虛和,凝整、秀額八類。此外,還有學者依據製作目的將漢碑分為五類:歌頌神冥靈驗者,有神碑,神廟石闕;記述祖廟祭祀與修造者的廟碑;歌頌個人德行者,有德政碑、墓碑、墓門石闕;紀念土木工程完工者,有竣功紀念碑。其它,有畫像題字,墓記,買冢記,石經等。

漢碑的風格類型

封龍山碑

這種分類充分體察到漢碑的文化功用,並將漢碑不同書風的形成與漢碑體制結合起來加以考察。因而這種分類視角較之僅僅從審美形態上劃分漢碑風格類型無疑更具有史學認識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