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建水豆腐,原來是這樣的?


去雲南建水,誰要說沒吃過豆腐,那就太遺憾了。建水豆腐是當地美食一絕,那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去建水,第一頓必須是桌上盤燒豆腐,再配上小料,再加上當地人講的豆腐相關的故事,那味道果然就是不同。

建水最好的豆腐在西門,原來滿城都是吆喝 " 西門豆腐 " 的小販,西門豆腐好吃,就是緣於這座西門大板井。

建水老井遍佈,至今都是如此,這些井水相通,大概有 128 口甘甜的水井,其中數西門井水最好。

建水豆腐的味道及吃法,都很獨特。工人們極為熟練地捏成一塊塊小豆腐,大小均等,全靠手中的感覺。

每制一塊豆腐僅需三四秒鐘時間。建水豆腐選用的都是大而圓的白皮黃豆,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黃豆要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幾道工序。

做好的豆腐潔白細嫩,火燒不變黑,做好後用小紗布包好,壓上木板,待水流盡後去掉紗布,裝入簸箕內撒點鹽,再蓋簸箕,隔日翻動,待呈灰白色,即可燒烤了。

這是西門的老街,一大早,居民們仍舊保持了來這裡打水的習慣,有的用桶有的用壺,也用的打幾礦泉水瓶。

現在,建水豆腐成了當地旅遊的一大亮點。上圖是當地每天的表演,吃豆腐是必演的曲目。表現的就是一堆食客圍著火爐烤豆腐吃的場景。

剛烤好的豆腐很燙,直接用手拿起後,趕緊兩手不停翻轉著給其降溫。待到可以用手捏住其中一隻邊角,再迅速把豆腐撕成兩半,將封在表皮裡的熱氣吹出去。如此,豆腐終於露出細白柔嫩的內裡,外硬內軟,口感極佳,再配以鮮香的辣椒,令人食指大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