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王者荣耀游戏视频(一局最后2分钟,第三方观察模式)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如果使用默认设置即使经过一场时间长达25分钟的完整5VS5对战,在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维持在55FPS左右,在最后推基地的激烈战斗情况下,同屏有众多角色和各种技能效果,PRO 7 Plus也基本可以保持45 FPS以上(注意左上角的FPS值),整体而言这样的体验是足够流畅的。

同时经过分钟的游戏,手机电量从41%掉到32%,花费了9%的电量,这样的电能消耗对于高帧率模式也还算让人满意。

从10nm说起

魅族PRO 7 Plus搭载的X30处理器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的10nm商用处理器,那10nm有那些厉害的地方呢。依据台积电的说法,X30采用的10nm FF相比16nm FF+,其同性能功耗下降40%,同功耗,性能增长20%,而同规模芯片面积下降更是超过一半。看上去是颇为完美的工艺。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但这个“第一”仅仅是“第一个”宣布,并不是第一个量产出货。X30是第一款宣布采用台积电10nm的芯片,这个时间节点要早于Apple A10。

但按照TSMC的一贯尿性,最早采用新工艺的就是趟雷区的,将可能遇到的工艺制程问题大雷全都踩一边。后续Apple A10跟着先烈X30的脚步走就可以了。

这个情况不是现在才有,之前持续十几年的NVIDIA和AMD GPU大战也都是几乎如此,冒进采用新工艺的往往会有很多的麻烦,反而只是帮自己的竞争对手试错而已。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在iPhone 7上市3个季度之后,依然没有实际采用X30的产品正式销售。这并不是各个手机厂不愿意用,核心问题还是产能和良率问题。

魅族的PRO 7其实应该更早上市,但据魅族前员工透露,还是被某个猪队友坑了。而这个猪队友是谁,自然就不言自明。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台积电的工艺规划的路线图,实际情况基本比这个计划晚上一年

当然,芯片的良品率仅仅是厂商的麻烦,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并没什么干系,作为用户我们来享受台积电先进的10nm工艺带来的低功耗,长续航的优势就好。

至于采用台积电先进的10nm工艺的X30续航表现到底有多好,我们还是用实际测试来验证。我们依然使用PCMark For Android的Work 2.0 battery life进行续航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测试版本是2.0,和之前的1.0续航测试负载更大,测试成绩没有可比性,这个测试项目通过网页浏览、1080P视频回放、文本编辑和照片处理四种中度负载模拟用户的日常使用。

我们测试将所有测试机型屏幕亮度设置在200CD/M2(允许-偏差5),开启通话,关闭WiFi和数据浏览,在干净无后台应用的情况下进行。这个测试工作负载和用户平时手机使用情况类似,但要明显低于游戏,特别是3D游戏的负载,也低于开启3G/4G流量情况下网页/APP的负载。

但我们这样的测试方法可以做到精确重复,能够保证准确反应不同手机的相对续航水平。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PRO 6 Plus的续航时间为5小时22分,而PRO 7 Plus为5小时36分钟,PRO 7 Plus单纯从续航上看是更差了。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性能,PRO 6 Plus性能为3500分左右,而PRO 7 Plus为7000分左右,这说明PRO 6 Plus的电源管理让核心频率更低。

PRO 7 Plus可能是对PCMark有测试程序白名单,被强制高频,性能要高上一倍,但续航仅仅缩减24%,这说明PRO 7 Plus的亮屏实际续航能力还是有大幅的提升。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另外我们还发现PRO 7 Plus的熄屏待机节电表现大大提高了,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在关闭wifi和数据流量的情况,剩余电量仅掉了1%。

魅族PRO 7 Plus在待机方面的改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和第二个方面是前面多次提及的台积电先进的10nm工艺功耗更低,微型核心A35作为待机处理耗能也更少。另外一点就是来自Android 7.0的唤醒机制的改进。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Android 7.0改进Doze模式,之前Android 6.0需要不插电静置一段时间才会进入doze模式,而Android 7.0放宽了调节,在熄屏后可以更快的进入doze模式。

另外doze模式被分成两个阶段,在熄屏后进入第一阶段首先切断网络,推迟响应任务和同步,如果在第一阶段手机依然被继续静置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会对唤醒、Wifi扫描进行进一步的限制,同时延长系统维护窗口的间隔,这样会进一步的提升待机情况的续航表现。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PRO 7 Plus的充电器规格由之前PRO 6 Plus的12V 2A变成了5V 5A,虽然总体功率仅增加了1W。但在充电器的体积上PRO 7 Plus的还是要大上不少。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我们使用各个手机的原装充电器和充电线对PRO 6/PRO 6 Plus和PRO 7 Plus的充电速度进行对比,在开机熄屏状态进行。

PRO 7 Plus明显快于同样为3500mah电池容量的PRO 6 Plus,30分钟就可以充满64%,不到50分钟就可以完全充满。从百分比上说PRO 7 Plus的充电速度都要快于电池容量更小的PRO 6,这是十分难得的。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充电快并不是全部,PRO 5时代魅族解决了充电速度问题,而PRO 6 Plus着着重改善了快充对于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但动辄24W的冲入功率,使得手机充电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特别是有些人喜欢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虽然不至于存在危险,但用户体验终究不好。而在PRO 7,魅族进一步提升了转化效率,使得充电机身温度更低。

我们将PRO 7 Plus和PRO 6 Plus 30%起始容量开机充电10分钟,使用热成像拍摄。

PRO 6 Plus机身最高温度为33度,略微高于室温,手触虽然不至于烫但还是有明显温感。而PRO 7 Plus的机身温度仅为26度左右,手握基本感觉不到温度。

这样的变化主要是由高压低电流快充变成了低压高电流模式。之前的12V 2A高压低电流模式需要在充电器和手机多重降压,充电器和手机内的降压电路都会发热,不仅用户体验不好,也影响效率。

而PRO 7系列的5V 5A的低压高电流模式,充电器输出到手机就直接是5V,可以直接输入到电池,而不用二次降压。这样的好处是少通过一次降压,能量转化效率更高,并且手机内不用降压,这样手机的充电发热量更小,更安全,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更好。

短板的补齐 UFS成全真正的PRO

在之前的PRO 6评测,我就直言其不够PRO,在存储系统方面存在短板,虽然其采用了高规格的EMMC,但不能支持UFS,与真正的PRO级别还是存在差距。而X30增加了对UFS 2.1的支持而补齐了这个短板。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NAND性能我们使用Androbench 5.0进行测试,Androbench 5.0相比之前版本支持更高的操作队列并发数,虽然这样的测试相比实际情况性能更高,但也能够更为充分的展现各个设备极限性能。

魅族PRO 7 Plus相比之前EMMC的PRO 6存储性能大概有2-3倍的性能提升,相比上代真旗舰PRO 6 Plus也略好,并接近UFS版Mate 9的水平。

相比Android机皇S8主要差距在顺序读上,而更为关键的随机IOPS性能(直接影响APP加载速度)也基本持平,甚至更好。

联发科的X30由上面系统而全面测试可以说明,其并不同于那些廉价的MTK低端货色。无论是CPU性能、GPU性能都还是不错,并且补齐了之前X20不能支持UFS的短板,并且得益于10nm先进工艺,使得其在发热、续航方面表现十分优秀。大概可以这样理解,X30就是一颗接近P20功耗的骁龙820,完全不辱”PRO”的名号。

联发科其实一直都想做高端旗舰处理器,从MT6595开始,魅族也极度支持推出了采用MT6595的MX4,这是第一款采用联发科芯片的性能级手机。

后继PRO 6的X20也是延续这种思路的产品,虽然MT6595和X20在规格方面接近高通或者三星的性能级方案,但联发科在价格体系方面控制存在问题,虽然承诺这两颗芯片给予魅族一定的独占期,但实际上却将稍低频率的芯片卖给乐视和小米推出较低价位的手机,这样使得MX4和PRO 6的溢价能力出现问题。

联发科也是由于缺乏对生态体系的控制力,使得其SOC均价越来越低,使得自己和高端旗舰绝缘。而X30则是对高端进军的一次尝试。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且这样的尝试 也被资本市场肯定,联发科股价在魅族PRO 7发布一周之后,上涨幅度超过了10%。

双摄的玩法

Pro 7 Plus依然延续使用在PRO 6s和PRO 6 Plus中使用的IMX386,只不过一颗变成了两颗。双摄主要作用有三种:

一是类似iPhone 7 Plus那样实现光学变焦,二是通过一颗CMOS对场景景物的距离判断,通过后处理实现景深效果,三是一颗摄像头获取彩色场景,一颗获取明暗信息和细节,再通过后处理实现更好的暗部表现。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魅族PRO 7 Plus的双摄主要是实现后两种功能。而本次拍照方面的考验,主要也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模拟景深效果的测试,二是夜景表现。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在之前的魅族手机评测拍照部分,我总是刻意拍一些可以体现景深效果的样张(第一张图是我在14年使用魅族MX4在天坛拍摄的景深样张,而第二张是本月使用PRO 6 Plus 拍摄)。

传统的景深效果,是将拍照主体放于焦点,而将位于目标焦段外的背景和前景柔化,从而突出主体。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这儿有个景深模拟器,大家可以尝试下,可以初步理解焦段、光圈对于景深效果的影响。一般而已,相同焦段,光圈越大,景深效果也就越明显。

如佳能EF 200mm f1.8 L US这样的镜头价格不菲,使用麻烦,但由于其可以拍出漂亮的焦外柔化效果,而被誉为空气切割机,而被色友倍受追捧。

用户对于景深效果的热爱不仅仅局限于手机,也蔓延到手机拍摄领域来,厂商也为了更好的迎合用户对于景深效果的迷恋,将原本都在目标焦段的景物,通过双摄,一只镜头捕捉常规画面信息,另外一只镜头通过类似相位对焦的方式判断场景不同物体的远近关系,再通过系统软件的后处理实现不应该有的景深效果。

这个实现有点像MX4时代光场功能,可以在后期再选择对焦点,来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只不过两者还是存在差别,现在的双摄模式是纯软件后期处理,而之前的光场模式是通过暴力的快门和ISP实现。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这种双摄景深效果合适目标景物在1.5米左右,其实真实情况这个距离和背景都是在目标焦段以内,背景也应该是清晰的。但系统通过后处理的方式,将背景做后处理,模拟景深的效果。

这个方式合适拍人物,并且背景较为简单的情况,突出人物主体,具体拍摄的时候景深模糊效果可以实时预览,并手动选择模拟的对焦点。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但如果拍摄植被树叶这种边缘部分较为复杂的物体,或者是前后景物中间有连续的物体。PRO 7 Plus在边缘判断的后处理就出现瑕疵,这样的情况之前也同样出现在小米的双摄机型之中,应该还是和距离策略取样精度和后期边缘判断的算法有关系。

虽然魅族PRO 7 Plus双摄虚化对于复杂场景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我还是更为喜欢真正的景深效果,就如本页的头图一样,柔和和华丽。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但我也不能否认PRO 7 Plus也给我带来很多乐趣,给创作构图带来更多自由,有时候出片也可以有意料之外的惊喜,给我带来很多乐趣。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夜景方面,双摄的用户是一颗CMOS处理色彩信息,一颗用来处理深度信息,再通过多帧合成形成画面,这样的好处在于画面的宽容度更好,明暗部表现都更好。

但由于PRO 7 Plus相比PRO 6 Plus减少了光学防抖,使得PRO 7 Plus拍照对于快门进行了限制,系统倾向选择更快的快门,同时放高ISO,这样噪点方面会有点损失。

不过噪点只要不100%查看问题并不大,而在宽容度方面的收益更为明显。

画屏的阴谋

其实前面提及的记步,时间显示这样简单功能,完全可以用主屏AMOLED的AOD实现,并无必要背面额外添加画屏,但有个应用场景是例外的,这个就是自拍。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前不久Android之父Andy Rubin推出的全面屏手机Essential Phone为了保持自拍功能,在完美的前屏幕面板顶部挖了个洞用来布置前置摄像头,这对于强迫症的我而言完全是难以忍受。

(另外我觉得知道购买Android之父手机的都是死Geek宅,没几个人会有自拍需求,其实去掉也无所谓……)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但画屏就可以使用后置摄像头自拍并进行预览,这样就可以去掉前置摄像头,从而实现真正完美的全面屏。为解决全面屏自拍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来对比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自拍成像,前摄像头的自拍美颜处理比较夸张,皮肤白皙效果更为明显。

但整体细节方面后置更为出色,特别是头发和肩带的颜色还原更为真实,细节更为丰富,明显宽容度更高。这是后置摄像头更大的CMOS,更好的光学组件的直接收益。

除了效果更为出色的直接收益,我们还可以发现用画屏自拍还有个额外收益。在使用前置摄像头自拍的时候 ,使用者视线会集中在屏幕中间的脸部区域,这样目光位置会偏离摄像头较远,而使用眼睛观看位置偏下。而使用画屏视线更为接近摄像头,视线更正,出片效果自然更好。

当然也会有人更为喜欢前置那样夸张的美颜后处理效果,魅族对于后置美颜处理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如提供多级的美颜效果供各位mm选择。(在这里感谢宁美国度的主播mm小闵友情出镜)

虽然魅族PRO 7 Plus的后置摄像头自拍效果相比前置更为出色,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魅族的态度还是不够坚决,有些犹豫,在PRO 7 Plus上依然还是保留了前置摄像头。

这个犹豫不是魅族对产品没自信,而是担心用户顾虑没有前置摄像头而不会购买,当用户经过PRO 7的教育后,就可以在后面的全面屏手机大胆而彻底的放弃前置摄像头了。

白永祥表示,PRO7研发过程黄章虽然参与了,但不是全程,只是对很多重大决策进行了拍板,比如背后的屏幕,同时他还透露,黄章将会在明年的某一场发布会中正式亮相,亲自介绍自己全程参与的一部经典手机。

而这部手机则很可能是全面屏,而依靠背屏实现自拍功能。从这些信息看,PRO 7 Plus的后屏也可能是魅族对于后续全面屏手机的一次技术和市场的先行实验。

O2O的PRO 7 Plus

在结尾部分,我再将前面各个部分的结论做简单总结:

- 魅族的PRO系列一直都很漂亮,但PRO 7 Plus的画屏使得其更为与众不同;

- X30基本可以说是骁龙820级别的性能体验,但却只是P20级别的功耗;

- 双摄虽然不能成功应对所有情况,但其却大大提升了摄影的乐趣,给予了更多的可能。

低价救不了手机,小米1就将旗舰级别的性能手机价格拉低到1999,而ZUK和乐视甚至拉低到更低的价格,但现在小米出货还是依靠低价的红米 ,而真正的价格屠夫ZUK和 乐视手机已经不复存在。这说明低价救不了手机。

反而OPPO VIVO蓝绿两厂,依靠出色的工业设计,更深层次的用户痛点发觉(如充电2分钟,通话半小时和自拍需求),强大的宣传攻势(大量的户外广告,明星代言,电视节目冠名),还有遍布全国的强力线下渠道,将手机产品卖出了更高的溢价。

并且需要提及的是VIVO高价手机出货并不是依赖旗舰Xplay6,而OPPO早已多年没有旗舰,梦想中的Find仅仅存在在媒体的爆料中,而上一部真正意义的旗舰N1还是2013年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蓝绿两厂的手机在高价大卖特卖。

线下渠道对于魅族是优势,但人们往往仅仅能够记住的是魅族的互联网化营销和高性价比,这样魅族还是会走上ZUK和乐视的死路。魅族虽然在代言和冠名上也有一些投入,但依然不能同蓝绿两厂的大手笔匹敌。因此魅族需要PRO 7上发掘新的差异化卖点来提升自己产品的溢价能力。

除了蓝绿两厂,更为需要的提及的华为的Mate系列,在Mate 7之前,华为给人的印象基本就是国产手机质量还不错,可以用,还便宜,或者说是在运营商营业厅充话费送的。

但随着Mate 7的横空出世这一点很快得到了改变。Mate 7在不少人心里(特别是中年人)已经成为了高端商务手机的代名词,甚至在一段时间一机难求,需要加价购买,而Mate 9在经历三星Note 7爆炸门之后甚至又一跃而成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第一Android手机 ,价格买到iPhone相当的5000元以上价格用户都可以接受。

Mate系列的成功,并不是得益于同期自主研发的麒麟处理器,麒麟处理器的规格和性能还是低于同期的高通和三星SoC旗舰,而是得益于mate系列高端商务手机的自我定位,并有定位发展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差异卖点。Mate系列和P系列的成功和当时华为CMO杨柘操盘有莫大关系。

在他的主导下,产品定位为核心,而产品设计功能仅仅是为定位服务:商务化的金银奢侈品的设计风格,徕卡认证的双摄拍照,并围绕商务定位和产品卖点而针对目标受众进行的一系列市场营销和宣传,通过围绕这个定位,再打造产品并进行宣传,成功得打造出了Mate这样的一个新的旗舰系列。

魅族PRO 7 Plus评测报告: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杨柘在今年年中才加入魅族,不太可能全程参与PRO 7 Plus的规划,但其成功运作华为Mate系列的经验,还是会给PRO 7系列的推广带来很大裨益。

魅族也许是得到杨柘,才敢于玩出现在的溢价。

PRO 7的销售策略也应该是更多是Online to 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因为PRO 7的优点在线上可以方便传达的,并不想之前的产品单纯的堆砌参数就可以获取用户,PRO 7系列的优雅和别致其实需要更多的上手体验,这样的体验是很难用单纯的文字和视频传达清楚的。

如果你对PRO 7系列有任何的疑虑或者不满,那我建议你走进魅族的专卖店,在不经意的体会之中,你的疑虑和不满就会烟消云散,并且很可能会爱上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