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改革創造項目審批「寧鄉速度」

紅網時刻長沙7月21日訊(通訊員 洪巧 記者 賀衛玲)記者近日從寧鄉市瞭解到,隨著寧鄉市今年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2條新政,大力推行“2345”審批模式改革,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新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2天、3天、45天,為企業群眾辦事精簡了程序、降低了成本。

新開辦企業時間減至2個工作日

6月22日,衡陽市潤谷塗料有限公司趙蛟輝匆忙趕到市民之家食藥工質局窗口辦理企業遷入登記,他急需取得營業執照來辦理企業落戶寧鄉高新區的手續。在瞭解了申請人具體情況後,窗口工作人員加急審核,當場就核發了營業執照。

“現在辦理企業登記真是太方便了,只跑了一次就領取了營業執照。”趙蛟輝驚喜地讚歎道。

為優化企業開辦服務,寧鄉以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再造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材料,將所有涉企登記事項全部集中至市民之家,實現“一站式”審批,現新開辦企業設立登記2個工作日內辦結,較原承諾時限3個工作日提速33%。

“2345”審批模式是寧鄉對標湖南省《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導則的通知》中“3550”審批標準推出的升級版,也是優化營商環境22條舉措中的最大亮點。

22條新政充分體現了寧鄉市委市政府“切實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努力為企業創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最大程度為企業鬆綁減負”的市場經濟發展新理念,覆蓋企業從開辦到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也加速了項目的落地,給企業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不動產登記3個工作日內完成

“真的太方便了,沒想到這麼快我的不動產登記證明就辦好了!”拿著剛到手的產權證明,寧鄉高新區萬鑫精工的企業負責人劉方桃難以置信地說道。

5月17日,劉先生來寧鄉市民之家申請辦證,該項業務涉及土地合併、變更、首次及抵押四筆業務,為確保快速完成審批,不動產登記中心專門派出工作人員全程指導服務,所有事項僅在2個工作日內就順利辦結,較原來時間節約1個月以上。該公司負責人如釋重負、深情點贊,並送錦旗表示感謝。

為推動不動產登記高效辦結,寧鄉市整合窗口資源,採取“綜合受理、一窗通辦”模式,將不動產登記中心所有窗口全部設置為綜合窗口,群眾辦理只需取一次號就可實現全流程服務,審批效率大幅提高。同時,抵押、查封、查詢即來即辦,二手房交易隨到隨審,住保備案、稅務繳稅、不動產登記等多項業務最快可在一小時內辦結,涉企登記實現3個工作日內辦結,創造了審批“新速度”。

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45個工作日內完成

5月,與寧鄉金玉工業集中區簽約的長沙銘凱紙製品有限公司委託寧鄉企業服務中心全程代辦審批手續,僅僅38天就完成了項目建設審批手續,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在“2345”改革推行以前,按照以往的審批模式,需由項目業主自己跑涉及建設項目的上10個不同審批部門和至少5個以上的中介機構,有的審批部門和中介機構還需在不同科室之間往返跑、來回跑才能完成全部報建手續,前後耗時至少4個月以上。

針對項目審批部門多、很多企業審批辦理人員不熟悉流程,導致時間延誤影響項目推進的問題,寧鄉市全面實行審批事項全程代辦機制,由企業服務中心為工業項目提供“店小二”式專業化服務,全程免費做好項目幫代辦、項目管理、項目審批、項目服務等工作,讓“政府跑腿”代替“群眾跑腿,實現工業企業全程代辦“零跑路、零接觸、零付費”,現工業項目純審批時間已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提速50%以上。

此外,寧鄉市整合國土、規建、規劃等部門的測繪職能,變多頭受理為一家受理,集中進駐市民之家,統一設置服務窗口,變多窗辦理為一窗辦理,開創了寧鄉項目建設測繪工作的先河,測繪測量效率提高50%以上,收費下降50%以上,業務辦結時限縮短50%以上,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費用。

“2345”審批模式的成功推行是近年來寧鄉市持續發力“放管服”改革的生動實踐,也是寧鄉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行的積極有益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