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2:延遲滿足,是爲了獲得長遠收益|資產和負債

《富爸爸窮爸爸》2: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長遠收益|資產和負債

文 | 小梁

今天,我們繼續品讀經典理財類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是羅伯特·清崎。閱讀一本好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增長智慧、見識,還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

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書中可行的策略,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所以,有些知識、方法,我們越早知曉越好。接下來,就繼續分享,閱讀此書給我帶來的收穫。

1.一個陷阱


《富爸爸窮爸爸》2: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長遠收益|資產和負債

首先,要避開人生中最大的一個陷阱:為了錢而工作。

如果不為了錢工作,那為了什麼工作呢?使命、願景、價值觀嗎?雖然工作所帶來的收穫有很多,但是作者並非此意。

舉個例子:儘管小明有儲蓄的意願,但是他每個月的工資,除了生活費支出以外,還要還車貸、房貸、消費貸等,收支基本平衡。當小明的工資不斷上漲時,他的消費慾望也越來越強。於是,債務就變得越來越多。因此,也就談不上有所結餘。所以,他必須不斷地努力工作,掙得報酬,否則將會無法償還債務,導致一系列麻煩。

然而,問題在於,不斷舉債的前提是工資需要不斷的上漲。但是如果工資不漲了,甚至面臨換工作怎麼辦?的確,我們需要消除或者降低這種恐懼感。

當然,不是找一份更穩定的工作,而是我們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即是避開陷阱的方法:讓錢為你工作。

2.延遲滿足


《富爸爸窮爸爸》2: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長遠收益|資產和負債

其次,為了能讓錢為你工作,你要能做到延遲滿足才行。因為,如果一直收支平衡,意味著你沒有多餘的資金用來投資,也就無法獲得投資回報。所以,延遲滿足是為了先投資,等到有所回報後,再享受,而不是說不享受。

實際上,延遲滿足,是為了在短期收益和長期受益之間進行取捨。不能因為需要投資,就降低生活質量。顯然,也不能因為需要維持生活質量,就過度舉債。所以,注意把握好度。

3.區分資產和負債


然後,當我們可以做到延遲滿足、推遲享樂,下面就是不斷投資,購買資產的過程了。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購買的是資產,事實上買入的恰恰是負債。因此,區分資產和負債是首要任務。

那麼,如何區分呢?按照作者的定義:資產就是向你口袋送錢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掏出的東西。換句話說,資產可以給你帶來現金流。

《富爸爸窮爸爸》2: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長遠收益|資產和負債

擁有一套自住房算是資產嗎?不算。這是負債,因為它不但不會給你帶來現金流,還會消耗你的現金流。可是,房子會升值不是嗎?沒錯。只有你把它變現,這升值才有實質意義。擁有多套就是資產了,因為除了自住房以外,其他可以出租,所以,才有租售比這個概念。

其實,這是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之間的區別。

擁有一輛車算是資產嗎?不算。因為幾乎所有的車子都不會保值,反而會貶值。至於現金流,我想除非你是專車司機。至於多輛車,你是放車庫,開租車公司,還是想保值呢?

《富爸爸窮爸爸》2: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得長遠收益|資產和負債

最後,延遲滿足是為了投資,獲得長遠收益。投資又是為了什麼呢?獲得未來的現金流回報。雖然投資有風險,但過度消費何嘗沒有風險呢?不過,從長期收益角度來看,還是該選擇投資。


題圖:ikedal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