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辽宁省近日率先放大招,奖励“二孩”家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引发各界关注。此举的背景是:2017年的生育率和“一孩”出生率分别再创新低,中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人口问题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发展的忧虑与日俱增。

生育政策是不是中国人口问题的“罪魁祸首”?人口结构失衡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伤害?北京、上海常住人口负增长是福是祸?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下降63万人。更令人关注的是,一孩出生量只有724万,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孩出生量最少的一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多次表示,中国要尽快停止计划生育,全面检讨人口政策,因为二孩出生人口短期增加难以缓解人口大量减少的趋势,中国正面临严重的低生育危机。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 易富贤)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也强调,在未来10年之内,经济增长速度存在着逐步下降到3%的可能压力。主要依据是:人口增速的不断放缓、生育率的低水平、人口结构的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的收缩和老龄化,导致需要抚养消费的人口锐减,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持续收缩,老年人口消费率较低,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需求增长可能持续放缓,甚至萎缩。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周天勇)

和呼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观点不同的是,有声音认为,目前人口总量逼近中国粮食总量供给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的选择,一旦放开,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难题;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排名在世界第80位,由此可见,人口多是中国发展的短板,而不是长板;中国调整产业结构,智能化生产时代到来,正不断释放富余劳动力,同时,农村尚有大量过剩劳动力,因此,相较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的提升更为重要。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除了人口数量和人口机构,人口流动态势也正微妙地反映和带动着各地的经济活力。各界一致认为,与世界人口变化规律相似,中国人口开始进入由人口迁移流动为主导的第三次人口转变。中国国家卫健委6月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4亿,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降。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上海交大安泰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指出,中国人口流动的放缓主要和政府的约束政策有关;同时,目前的人口迁移呈现出北方流出南方流入的趋势,反映出近些年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上海交大安泰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陆铭)

各地公布的最新人口统计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有五个省区市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分别是辽宁、吉林、北京、上海、天津。其中,辽宁常住人口下降了9.1万,吉林下降了15.6万。另一份数据也指出,全国人口净流出省份有16个,最多的是山东、河南两省。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上海、天津的常住人口在2017年同步转为负增长,分别下降了2.2万、1.37万,前五年人口流入量全国第一的天津常住人口则减少了5.5万。对此,有学者表示,这是产业发展转移的结果,也是城市规划政策疏导人口的结果,对于后者,学者认为相关政策是否明智,对于大都市圈的建设是否有益,有待商榷。

更有观点认为,常住人口的惯常性负增长,对于北京和上海的发展来说,是一大挑战,甚至意味着这些城市将丧失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或带来不可逆转的衰退。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另外,中国人口迁移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还包括:流动人口数量多;青年时期从农村到城市然后回流;很多进城人口在城市中蜗居和漂泊,不能真正实现市民化。这样极度扭曲的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对国民经济的消费、产出和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结合流动人口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新趋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指出,要通过改革激发人口活动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尽快放开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及迁移的户籍管制;改革农村土地体制使迁移人口能够从农村和农业中顺利退出;迫在眉睫的是提供均等的城镇教育等公共服务,让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人口:中国经济的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