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7年黑暗,俄羅斯足球如何鳳凰涅槃?

走過27年黑暗,俄羅斯足球如何鳳凰涅槃?

60年前,首次參加世界盃的蘇聯隊殺入8強,正式向全世界宣告蘇聯足球的強勢崛起;60年後,繼承蘇聯足球衣缽的俄羅斯隊在本土世界盃殺入8強,雖然並非俄國足球在世界大賽最好成績,但對於經歷了蘇聯解體後長達27年黑暗歲月的俄羅斯人來說,這完全可以被譽為鳳凰涅槃般的重生……

俄羅斯重新成為世界級勁旅,幾乎被徹底毀滅的青訓體系,也在掙扎後重新走上正軌。當然,還有俄國人引以為傲的聯賽,雖然沒有強權政府和國企的鼎力支持,依靠寡頭巨資輸血也回到了能夠問鼎歐洲的一流水準。對俄羅斯足球來說,這條復興之路雖然艱苦困頓,付出的代價過於巨大,但至少已經看到了希望。

蘇聯時代的足球聯賽,俱樂部基本掛靠實權部門或大型國企,以國家撥款為主要資金來源。

走過27年黑暗,俄羅斯足球如何鳳凰涅槃?

“人民的球隊”莫斯科斯巴達克曾12次奪得蘇聯聯賽冠軍

莫斯科中央陸軍的後臺是資本雄厚勢力龐大的軍方,迪納摩則是強大的內務部下屬俱樂部,火車頭隸屬鐵路運輸部門,魚雷來自汽車工業,澤尼特是軍工產業下屬的光學儀器企業贊助,只有斯巴達克隸屬於工會和商會,不享受國家撥款,也因此被稱為“人民的球隊”。

當時,蘇聯全國有軍隊、迪納摩、志願者、火車頭、斯巴達克、澤尼特(軍工)、水運、工人預備隊、海燕(教師與學生)等大型體育協會,還有其他中小型的行業體育協會,連同國立專業體校,形成層級清晰,覆蓋全國的高效率青訓體系。在青少年足球培養的理論上,還因此形成了著名的康斯坦丁和迪納摩流派。

因為門類齊全,覆蓋面廣的龐大青訓體系,蘇聯不僅在綜合體育上稱霸世界,足球也毫不遜色。青少年賽事1977年首屆世青賽就奪得冠軍,2年後再奪亞軍,但1991年解體時還曾2次進入半決賽。

走過27年黑暗,俄羅斯足球如何鳳凰涅槃?

傑米亞年科,1980年歐青賽MVP

1970年代的前3屆U23歐青賽蘇聯全部進入4強,拿到1次冠軍1次亞軍。1978-1992年,還曾3次進入U21歐青賽4強,其中1980、1990年2次奪冠。U18國青隊在U18歐青賽也是在24年裡的23屆賽事中6次奪冠,另有5次進入4強。U16國少隊在U16歐少賽也是連續4年進入4強,獲得1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蘇聯解體導致經濟體制一夜間崩潰,各行業國企賴以生存的原材料、生產、銷售渠道因國家瞬間分裂不復存在,連同經濟休克療法帶來的天量通貨膨脹,自身尚且難保,根本無力兼顧並不賺錢的體育事業,專業體校和體育協會的國家撥款也被終止。

整個1990年代,依託國家撥款和國企支持的俱樂部普遍舉步維艱,體校紛紛倒閉,只有不依賴財政撥款和國企的斯巴達克還擁有一定的經濟優勢,並依靠這個優勢壟斷了1990年代的俄超冠軍。但因為青訓體系整體崩潰,在蘇聯時代培養的主力球員退出舞臺後,斯巴達克的輝煌也無以為繼。

走過27年黑暗,俄羅斯足球如何鳳凰涅槃?

2007年的U19歐青賽上,俄羅斯同樣表現不佳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依靠舊舉國體制的遺產,在1990年代中層連續在U17歐少賽、U20世青賽和U21歐青賽進入過8強,隨著這批“遺產”脫離青年賽事,因為青訓體系全面崩潰,俄羅斯在青少年賽事的成績就慘不忍睹:1995年之後再未入圍U20世青賽決賽周,2015年之前僅在2007年曾入圍U19歐青賽小組賽,也未能出線。

U21歐青賽,在1998年之後的10屆賽事也只有1次進入決賽周,結果3戰全敗小組墊底。唯一能拿出手的U17歐少賽,2006和2013年2次奪冠,依靠的也是科諾普廖夫和車爾塔諾沃為首的私人資本足校體系。

2002年韓日世界盃對俄羅斯足球而言是真正的分水嶺,蘇聯解體10年後,俄羅斯單獨組隊參加的5屆大賽2次缺席,3次止步小組賽,一共只贏了2場比賽!解體前3年的蘇聯隊還曾殺入過1988年歐洲盃決賽,拿到1990年歐青賽冠軍,反差之強烈令人唏噓。

走過27年黑暗,俄羅斯足球如何鳳凰涅槃?

普京和阿布拉莫維奇

已坐穩權力寶座的普京開始發起重振俄羅斯大國雄風的運動,俄羅斯的體育重新得到了國家資本的支持,足球自然也不例外。

第1份全國範圍內的足球發展戰略就是始於這1年,普京也為“國家足球學校”項目及時找到了阿布拉莫維奇這位金主。直到此時,俄羅斯足球被蘇聯解體毀滅殆盡的青訓體系,才開始正式看到了重建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