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我們很多喜歡歷史的朋友,總喜歡對歷史上的人物進行一番比較,比如漢朝時的韓信與劉邦,很多人就為韓信叫冤喊屈,覺得他跟著劉邦不值,認為他如果自立山頭也許能夠成就一番自己的霸業。事實上這些朋友要不是帶有一定的個人喜好成見,就是犯了關公戰秦瓊的毛病,劉邦他的長處本來就不是以軍事見長,他的長處在於用人。歷史上還有一個關於韓信如果帶兵的話那是越多越好的典故,說明韓信就是天生打仗的戰神。而劉邦呢,他只能帶幾百人,因為他帶的這幾百人都是文臣武將啊。下面為大家講一個關於劉邦的故事,大家看看對於一個想要謀殺他的人,他是怎麼做的,就明白他的過人之處了。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那時候劉邦的大漢王朝已經建立起來了,有一次他從外地巡遊回洛陽的時候,路過趙國一個叫柏人的地方。這時候天氣將晚,他就想在這裡歇歇。沒想到了驛館,他忽然之間就覺得心神不寧、坐立不安,他就問自己的隨從這裡叫做什麼地方,下面的人就照實說了。聽了這個怪怪的地名,劉邦心裡嘀咕了幾聲“柏人柏人,就是被別人迫害啊!”這時候的大漢天子竟然就此離開了。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如果他當晚在這裡住宿的話,那歷史可真的就要改寫了。因為就在柏人的驛館夾牆裡,居然埋伏著想要殺他的刺客。而這些刺客的帶頭大哥是一個叫做貫高的人。那我們看歷史這貫高與他好像往日無冤近日無仇,好端端的他也犯不著冒著生命危險來搞刺殺啊?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說來這還真和他有一點兒關係。他有一個女兒叫魯國公主,嫁給了一個叫張敖的人,這個張敖因此就是他的女婿,就封在這個趙國。而這個皇帝呢大家都知道他出身市井,有人甚至叫他無賴,說明他身上的一些作風確實是不夠好的,比如他對跟著自己南征北戰的一干謀臣良將那可是張口就罵。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雖然後來當了皇帝了,但這脾氣還是那麼臭,此前他路過的時候就去女婿家看看女兒,見到九五至尊的皇帝加老丈人親自來了,作為女婿的張敖那是趕緊端茶倒水的侍奉著,態度極其殷勤地想要好好地表現啊。沒想到這他呢還真是端足了架子,沒事挑事的罵人家張敖。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他倒是罵爽快了,可是跟在他女婿跟前的那一幫子人可一個個都氣炸了,其中就包括貫高,他是張敖的相國。大家都表示這口窩囊氣咽不下去,一定要殺了他出氣。張敖當然也是很生氣啊,但他最後還是覺得忍忍算了,這事就算過去了。沒想到這次他又一次從這裡路過,居然還讓他逃過一劫,這使得貫高等人的刺殺行動最終沒有得逞。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不光沒有得逞,事後過了兩年這事情居然還敗露了,因為有知情人向他告發了貫高曾經要某年某月某天想要在某地謀害皇上云云。聽了這個消息,他當然很生氣啊。朕南征北戰多少年,什麼陣勢沒見過啊,結果沒想到居然要被這幾個給咔嚓了。於是就派人把包括趙王張敖以及貫高這些人都去抓起來。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初的那些刺客當即就要自殺以表示殺身成仁之意,沒想到卻被貫高喝住了。他說:“你們死倒死了,留下趙王怎麼辦,他又沒有謀反,你們這樣做豈不是陷他於不義嗎?”你看,到這個時候他還在想著自己的主上呢。

此人犯上作亂試圖刺殺,劉邦卻因一點而不殺他

於是這些人都被抓到了劉邦那裡。在嚴刑拷打之下,貫高始終就一句話這事是我們這些下面的人做的,張敖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這件事傳到了他的耳朵裡,他對貫高對主上的忠義十分的佩服和欣賞,就此赦免了趙王張敖,也赦免了貫高,但貫高還是覺得自己謀反有罪自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