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的胸怀

《记忆中的书记们》之——《革命者的胸怀》

革命者的胸怀

革命者的胸怀

许士杰书记是潮汕人,早期在海南特别行政区工作过。他在这里有很多熟人很多朋友。许士杰是在广州市市委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广州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当时被称谓“祖国的南大门”。许士杰任上曾经荣获“人民的公仆”锦旗。在我心里他略带家乡的口音语气低缓,用词精炼。他跟你说话时,让你感觉不到他她官气,他就是学者更是老者。

我回来海南那年春节,许书记到广电系统看望工作人员。我们把能空下来的同事拢过来,让书记讲讲话。许书记对大家说:“大家都在忙,我代表省委省政府给同志们拜年了!建省第一年,省委拿不出什么给大家,我们就是从深圳特区给你们找到了小鹿,他很年轻,你们好好合作。谢谢大家了!”书记就说了这么几句,转身上车又去其他单位了。

我没有想到,许书记把我当做了省委礼物送给了海南广播电视事业。我内心很热,马上退掉了省委给我保留三年的深圳特区高工资,整整在这条战线做了十五年“礼物”。这是一位省委书记的“政治交代”,于是,我把广电事业藏进了自己的血液里,要不是后来的“无奈”,我可能会“战死”在这个“战场”。

这一年八月份,海南连续三次台风。我们有点始料不及。我接到电话说,让我去许士杰书记家里。我急忙坐上台里唯一的一台“日本巡洋舰”,晃荡晃荡地开进省委后院。

许书记家里有人接待我。一会儿,许书记回来了。他进屋拿起雨衣转身又上车。在跨进车厢的时候,许书记扭头对我说:“小鹿同志,你应该知道现在台风的严峻形势,中央和国务院要知道情况,你要负责让他们知道!我们走!”

吉普车启动了。许书记深邃的眼神还在看着我。我是一个军人,看着他的眼睛纹丝不动,给他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我回到台里,立马点起五名骨干,组成五路报道组。让他们找五个厅局,要车要人一起到台风灾区。这五个厅局的车和人每天负责把画面送回电视台。我说我的就住在机房里等他们。我不知道如今的厅局是否还能调得动。那段日子,我和四名编辑骨干住在编辑机房,看到了全省灾情,看到了军民抗击台风的场面,看到了许书记眼前的那盏老式马灯。

专题片《海南台风记事》到了北京。中央给拨了五个亿救济款。许书记说给电视台奖励。我们管他要了两辆车,让他表扬一下有关厅局。

其实,两位省里“头头”,我跟省长梁湘最熟。我们在深圳特区时就熟在深圳电视台开播的仪式上,大家谈起再一鼓作气把广播电台建起来。梁湘问市广播电视中心主任王伟,这个任务谁负责呢?王主任又推荐了我。梁湘同志拍拍我肩膀:“你可以,今年计划会议上你就提条件吧!记住,声音要大!”我很感激梁湘,感激邹尔康,感激王伟和张坚这些看布尔什维克,他们给了我几个飞翔的机遇,我也就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涩小伙。

跟着梁湘到海南,他就对我说了一句话:你要把海南的广播电视做好,有什么困难还是找尔康同志,他管全省财政。对了,广播电视归省委管理,你们要靠近省委。

有人问过我,许书记跟梁省长有过矛盾没有?我当时就回答,你问这个干什么?他们有矛盾对海南有好处吗?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老人早已远去。我要说的是,夫妻之间有摩擦吗?许书记是广州市委书记,一把手把控功能做的好。梁省长是深圳特区党政一把手,搞特区必须冲冲杀杀,否则怎么“杀出一血路”?

工作上会有分歧和矛盾,有张有驰,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他们那一代枪林弹雨走过来的革命者,没有那么多小肚鸡肠。他们懂原则,懂技巧,更可贵的是有“胸怀”!现在还有多少人有胸怀呢?

海南日报和电视台是省委的宣传机构,按规矩干部要由省委委派。可是从深圳来的程凯和我,却做了两个单位的主管。书记有想法吗?省委这边的一些人有议论吗?肯定有!

而许书记很抬爱我们,很信任我们,这就是胸怀。梁省长为事业敢做敢为,规矩清晰,这也是胸怀。没胸怀就耗时间耗精力吧!

我牢牢记住了他们的“胸怀”,他们的有张有驰。

革命者的胸怀

鹿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