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养老服务” 离老年人有多远

全媒体记者 汪元蒙 实习生 黄金容报道 日前,民政部印发《“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要求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组织、专业化社工服务等领域开展“互联网+”典型应用服务。在养老服务方面,目前全国多地民政部门正在不断探索,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力求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老年人,了解“互联网+养老服务”与他们的真实距离。

走访:智能化养老需求大

“打个‘电话’,把需要的服务说一声在家等候就行了。”7月18日上午,家住鼓楼区的刘奶奶指着家中的对讲设备说。“我们可以提供包括老年人身体情况以及动态监控、智能机器人家庭监控等多种智能设备。”我市一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受社会环境、老年人养老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数量占比较少。“按照‘9073’的惯例,90%的老年人会在家养老,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只有3%左右的老年人才能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我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根据国家相关统计结果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有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约17.8%。目前,我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77.19万,占总人口的16.7%,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32.3万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12.6万人、90周岁以上老年人2.01万人。但是全市养老机构只有140余家(包括72家敬老院),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70余家,共有床位数11000余张,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不足3张,大多数老年人依旧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养老服务。

但是,伴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少子化、空巢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且影响着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同时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项目已经可以且已进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受到老年群体的极大欢迎。

政策:政府推动是关键

百姓有需求,政府也有政策。伴随着因老龄化趋势压力和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互联网+养老服务”正在不少地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而个性化的护理看护、康复照料服务。

而在政策支持方面,早在2017年年底,国家就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智能终端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信息系统、APP应用、微信公众号等。

而我市也在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且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采取以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元并举的办法,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模式,建成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场所、农村幸福院近300家,并利用现代科技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成1234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两家。

日前,民政部又印发《“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其中在“互联网+养老服务”领域要求推动互联网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公平普惠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由此,“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模式将越来越清晰。

实际:供需矛盾依旧突出

老人有需求、政策有支持、社会也有提供,看似供需紧密的养老服务市场是否已经融入老年人的生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相对于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具有分散性强、需求个性化强、获得感要求高等特点。”7月19日,我市一位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负责人表示。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相对于推行智慧养老院示范创建、建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全周期管理体系来说,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涉及的涉老数据、信息汇集整合和发掘运用等方面难度很大。“啥是12349平台?”“平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这是记者采访中80%以上老年人对已经运行多年的12349信息平台的回复。相对于全市77.19万老年人,在12349平台上40000多人的注册量、25000多人次的服务量微乎其微。除此之外,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提供的服务内容知之甚少。

在这背后,缺少的是扎扎实实入户调查。“互联网+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大数据,大数据来自于挨家挨户对每一位老年人进行上门的评估,真正了解老年人的状况和养老要求,这才是可采用的宝贵依据。事实不论是带有官方背景的12349平台,还是社会资本参与的各种养老服务中心,他们之间既不能信息共享,又难以入户调研,从而造成有需求的老年人不知道哪里提供服务、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因为缺乏精准服务对象造成服务成本上升。

因此,推动搭建或组建部门互联、上下贯通的养老工作大数据平台,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包括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和养老服务消费者等多方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产业链、服务网,还需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做到供需无缝对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