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投資「債轉股」拆雷,卻救不了絕大多數投資者

P2P平臺紛紛暴雷,整個行業陷入風雨飄搖之中。這時,愛投資推出“債轉股”方案,似乎成了網貸平臺“自救大法”。愛投資的方案是成立私募基金,平臺出借人以債權認購LP份額,從而完成“債轉股”,不過,一般出借人很難滿足合格投資人標準,如何實施成了難題。

愛投資“債轉股”拆雷,卻救不了絕大多數投資者

P2P平臺一個接著一個暴雷,惹得網貸行業人心惶惶。愛投資卻另闢蹊徑,創造出“債轉股”模式,打算用“時間換空間”,渡過短期流動性難題。

7月18日至7月20日,愛投資在官網平臺連發三封公告,詳細闡述其“債轉股”方案。簡單來說,就是與愛投資合作的部分核心企業發生債務危機,以及合作的個別第三方保障機構已經超出自己的擔保能力,出現流動性問題。

為了渡過難關,愛投資準備發起成立股權投資基金和併購投資基金,平臺出借人以所持有的債權出資認購有限合夥企業份額。即愛投資作為基金管理人(GP),出借人作為有限合夥人(LP)。與其說是“債轉股”,不如說是“債權轉LP”。

P2P債權轉成私募股權份額的方法確實新穎,卻一直沒有平臺嘗試。很大程度上,這與P2P投資者與私募股權投資者不匹配有關。P2P投資門檻很低,通常100元就可以起投,而私募股權基金合格投資者門檻則高達100萬元。2016年3月,證監會就叫停了私募基金份額拆分轉讓行為。當年7月,又出臺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文禁止了拆分行為。

然而根據愛投資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愛投資當前出借人11.54萬人,借貸餘額為135.25億元。因此,出借人平均出借11.73萬元。所以說,大部分出借人都難以滿足私募投資基金合格投資者標準。

愛投資“債轉股”拆雷,卻救不了絕大多數投資者

若愛投資想順利實施“債轉股”方案,需要在出借人中篩選出合格投資人,再向符合規定的出借人推介“債轉股”方案。若一股腦向所有出借人實施“債轉股”方案,恐怕私募基金剛一發起,證監會的大棒就掄下來了。

愛投資流動性危局?

此次愛投資拋出“債轉股”方案,主要是平臺出現7000萬借款逾期。不僅借款公司流動性困難,到期無法還本付息,就連擔保方也無法履行債權回購義務。借款人不還錢,擔保方不回購,這意味著平臺出借人有可能損失本金。

7月11日,愛投資平臺省心計劃I-201707107、省心計劃I-201707114、省心計劃 I-201707102項目(以下分別簡稱07107項目等)發生逾期。上述三個項目本金分別為1000萬元,共計3000萬元。

這些項目本應於2018年7月11日到期還本付息,由於借款企業短期資金週轉出現問題,無法償還本金以及最後一期利息。此外,項目債權回購方保德信奕(深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德信奕)也表示無法履行回購,但承諾在10個工作日內履行回購義務。

愛投資“債轉股”拆雷,卻救不了絕大多數投資者

愛投資採取的是“融擔+P2P”模式,即保德信奕等擔保公司與借款公司簽訂借貸合同,然後通過愛投資平臺,將債權轉讓給投資人,若項目逾期,保德信奕等擔保公司,必須將這些逾期債權回購。

保德信奕還沒開始回購,7月12日,該擔保方又有項目出現問題。當日到期省心計劃I-2017071113、省心計劃I-201707126和7月13日到期的省心計劃I-201707132、省心計劃I-201707141項目也出現逾期。

保德信奕共計在愛投資平臺有1億回購義務項目,目前收回1000萬元資產,計劃按10%比例回購。然而根據7月17日公告顯示,保德信奕只回購了07102項目,且只回購了10%,即只回購了100萬元。也就是說,逾期了7000萬本金,只回購了100萬元,回購比例不足1.43%。

截至7月20日,愛投資尚未公告保德信奕其他回購行為。自7月11日已度過7個工作日,只剩下3個工作日供保德信奕履行承諾。

除了保德信奕外,7月17日,微弘商業保理(深圳)有限公司轉讓的7個項目出現本息支付問題,本金共計610萬元。當天,中財新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轉讓的1個項目也出現本息支付問題,本金1000萬元。

短短一週時間內,逾期金額就高達8610萬元。按截至2018年6月30日135.25億元借貸餘額計算,逾期率達到了0.64%。

P2P“債轉股”是“救命大法”?

或許,正是短期逾期金額暴增,才致使愛投資想出“債轉股”的招。但是,“債轉股”如何實施,仍然是擺在愛投資面前的難題。

目前,P2P公司掀起跑路狂潮,杭州銀豆網、上海永利寶等知名網貸平臺紛紛暴雷。甚至有投資者自嘲,為了“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就分散投了多家P2P平臺,結果現在每個平臺的維權群裡都有自己。可以看出,投資者對P2P的信心已經在斷崖式下跌。

一方面資產端不斷出現逾期,另一方面連環暴雷,資金端又面臨投資者不斷贖回的困境。因此,近期整個網貸行業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這時候,“債轉股”似乎成了P2P平臺的“救命大法”。“債轉股”將借款企業的債務,變成該企業的股份,既不需要繼續支付本金和利息,同時降低了企業負債率,有助於降低其融資成本。

事實上,目前銀行系統正積極實施債轉股,降低企業槓桿率。2018年6月24日,央行就定向降準0.5%,其中釋放的5000億資金專門用於市場化“債轉股”。根據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達到了17220億元,到位資金3469億元,涉及109傢俱有發展前景的高負債優質企業。

但是P2P平臺只是信息中介,資金使用的自由度遠不如銀行,因而如何操作成了難題。

根據愛投資官網公告顯示,債轉股方案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股權投資基金及併購基金直接入股借款企業,第二種是入股類似保德信奕這樣的第三方保障機構。

愛投資“債轉股”拆雷,卻救不了絕大多數投資者

不過,私募基金對合格投資者有著嚴格的規定。即門檻100萬元,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以及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根據上文所述,愛投資出借人平均出借金額僅有11.73萬元,因而大部分出借人都不滿足私募基金合格投資人標準。

若愛投資是因為上述逾期行為,成立股權基金,那麼實施“債準股”的應該是逾期項目的出借人。但是,這些出借人中,有多少符合合格投資者標準是個問題。

若要覆蓋8610萬元逾期金額,只能針對平臺全體出借人發行。但這樣的話,沒有逾期的項目,也不清楚有多大動力去玩“債轉股”。

事實上,唯一比較適合的方法是設立一個滿足合格投資人標準的機構,購買相關股權,再分散轉讓給平臺出借人,從而實現“債轉股”。但是根據相關規定,以合夥企業、契約等非法人方式,需要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並且,私募拆分行為早在2016年就受到打擊。

愛投資“債轉股”拆雷,卻救不了絕大多數投資者

或許,在愛投資管理人看來,私募股權基金能夠成功發起,“債轉股”能否成功實施並不重要。關鍵是在維護投資者的信心,防止P2P大規模暴雷蔓延之下,引發投資者贖回潮,影響平臺、擔保機構及借款企業流動性。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一旦信心穩住了,等經濟形勢回暖,企業流動性難題得到緩解,問題也有時間慢慢化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愛投資不僅平臺存在逾期難題,其創始人趙春霞也遭遇到投資困局。2017年10月,趙春霞通過安見科技,耗資10.6億元收購步森股份16%的股份。緊接著,趙春霞又將全部股份質押。截至目前,該部分股份市值僅剩下3.39億元,跌幅高達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