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一定要記得及時排空

奶多有時候比奶水不足還煩,為什麼?奶水太多的媽媽如果乳汁不及時排空,乳汁淤積容易發展成乳腺炎。而且奶量過大,寶寶吸吮時容易嗆奶,反而不能喝飽。

媽媽分娩後一週內,身體為了進入哺乳狀態,乳腺組織產生大量乳汁,媽媽會感覺乳房又漲又痛。這是因為媽媽分娩後,體內催乳素的分泌增加,乳腺組織開始分泌乳汁,媽媽的乳房就開始變得充盈腫脹。

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生理性漲奶,一般發生在產後48小時內,主要是受媽媽體內激素的影響。這時就算不喝下奶湯也會有很多奶水,有些媽媽症狀比較輕,沒有漲奶的感覺,嚴重的則可能會出現兩側乳房腫脹發硬、疼痛難忍。漲奶的症狀和持續時間會因人而異,一般產後7天左右就能緩解。

冷敷or熱敷?兩個都要!

媽媽漲奶難受得不行,聽有些人說要冷敷,有人又說要熱敷,到底應該怎麼敷?正確答案是:兩個都要!

冷敷和熱敷的效果各不相同,根據漲奶的不同情況,媽媽應該採取不一樣的處理方式。熱敷比較適合在餵奶前用,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或者擠奶前,可以先用熱毛巾敷一敷乳房或者去洗一個熱水澡,這樣能促進乳汁流動,更方便寶寶吸吮和乳汁的排出。而媽媽喂完奶後,或者在兩次餵奶之間,可以用冰毛巾冷敷一會兒乳房,有助於幫助媽媽減輕腫脹疼痛症狀。

奶漲?擠出來就對了!

哺乳媽媽一定要記得及時排空

漲奶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及時排空乳房。只要寶寶感到餓了就餵奶,大約每隔2小時就喂一次,注意每次餵奶都要兩側乳房輪換著喂。如果喂完奶後還有明顯的漲奶感,媽媽可以用手或擠奶器把奶水擠出來,直到自己感到舒服為止。媽媽可以嘗試換不同的姿勢來餵奶,開始時坐著,然後變成躺著,這樣可以避免乳汁淤積在同一個位置。

如果漲奶導致疼痛難受,除了上述提到的冷敷外,媽媽還可以自己輕輕地用手從腋下到乳房下方來回按摩乳房,以促進乳汁流動,緩解疼痛。必要時可服用布洛芬來止痛,不會影響哺乳。

一般來說,新媽媽乳房脹痛只會在哺乳還沒穩定的前幾天出現。但以後如果長時間不餵奶或沒有及時排空乳房,乳汁淤積也會導致乳房脹痛,還可能會引起其他乳房疾病的發生。所以哺乳媽媽一定要記得及時排空乳房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