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務工line」回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文丨甄真

7月12日騰訊視頻上線了一檔偶像搭檔對決音樂真人秀《潮音戰紀》,其中不少嘉賓出自韓國練習生群體,如PENTAGON的閆桉、SEVENTEEN的徐明浩、文俊輝以及參加了《Produce 101第二季》的Samuel。加之此前《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中亦不乏有著韓國練習生經歷的導師、選手,此番“海外務工line”的回國浪潮來勢兇猛,而“偶像”們在國內綜藝熒屏的C位之爭也愈演愈烈。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韓國有Kpop,中國有Cpop,在以黃子韜、吳亦凡等人為Cpop代表的最好時代,這群偶像也被列入了Cpop代表人的隊伍,他們被稱為Cpop的下一個黃金時代,代表著未來華人音樂的潮流趨勢。但目前而言,他們對音樂到底如何貢獻,難以給出一個結果,可見的是他們暫時填補了偶像在國內綜藝裡的缺口。

歸國四子、“土偶土練”,海外務工line集體迴流

仔細翻開《潮音戰紀》這群嘉賓的履歷,可以簡單地將他們分成三種類別,一種是傳統意義上能寫能唱的華語音樂人,如參與過TFBOYS與黃子韜專輯製作的宮閣、為張信哲等歌手創作過歌曲的周興哲;

第二種近幾年從各類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偶像,分別是《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燃燒吧少年》《聲動亞洲》的Jony J、周震南、伍嘉成與符龍飛;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第三種則是在韓國經歷了多年練習生生活並出道的正統偶像,如PENTAGON的閆桉、SEVENTEEN的徐明浩、文俊輝以及參加了《Produce 101第二季》的Samuel。

實際上,2016年騰訊視頻就已經打造過偶像音樂真人秀節目《作戰吧偶像》,但從成品來看,中方的嘉賓薛之謙、王櫟鑫、胡夏、於湉四人與韓國偶像的氣質並不相符。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作戰吧偶像》胡夏、ZICO

直至從韓國傳來的成熟制度不斷完善著國內偶像文化的體系,如今我們的偶像已經是集演唱、舞蹈、編曲等能力於一身,所以作為一檔偶像音樂節目,《潮音戰紀》在某一程度上比起《作戰吧偶像》更具有完成度。

其實將這種體系帶到國內來的最大功臣莫過於在韓國出道的中國人。初期的韓庚、宋茜是將韓流帶到中國大眾視野的先驅者,隨後,EXO中國小分隊EXO-M在國內出道併成功將韓國偶像文化帶入國內,國內的各大綜藝節目與頒獎典禮幾乎全勤出席,《快樂大本營》的門票更是一度炒到上萬,但結局總較為慘烈,“歸國四子”中吳亦凡、鹿晗、黃子韜都與原公司解約。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EXO-M

或許是感受到了兩地文化的差異,在解約後,韓庚帶著樂華娛樂打造的幾名中國練習生前往韓國與StarShip Entertainment公司共同推出了女團“宇宙少女”,其中中國成員程瀟因藝術體操在韓國有了關注度,同年,從《Produce 101》誕生的女團I.O.I中唯一的中國人周潔瓊也收穫了高人氣,她們今年回國轉而成為《偶像練習生》的舞蹈老師,憑著節目的熱度成功在國內市場刷臉,開啟了中國line迴流3.0時代。

海外不再是偶像天堂,國內市場擴大 迴流終成必然

如果說少數國外人對中國人的誤解是“都會武功”,那麼在韓國務工的中國line則是將這一印象深入人心了。

不少粉絲常說“不翻不劈叉不是中國人”,從中國line第一人——Super Junior韓庚算起,宋茜、黃子韜、董思成、程瀟、文俊輝、曹璐、王嘉爾以及參加了《Produce》系列的朱正廷與王怡人,皆是在舞蹈、武功上有著軟體絕技的中國line。

如此下來,語言不熟悉的人設、會武術會劈叉的技能逐漸增多,然而能給予他們展示的舞臺並不多,彼此間競爭只會愈發激烈。

更何況偶像市場這塊香餑餑韓國本國人都不夠吃,又何來中國人的空間呢?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偶像練習生》舞蹈老師周潔瓊、程瀟

除此之外,不得不承認坊間傳言的“限韓令”更是中國line迴歸故鄉的催化劑。將偶像最大產出國關在門外,國內的市場就急需已經擁有成熟偶像體系的人撐起這片天。

所以今年偶像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中幾乎都是韓團出身的導師,而名次排在前列的選手也大多接受過韓國體系化的訓練。

而這只是開始,偶像文化的輸入已經不再侷限於小眾的粉絲群體,如果說《超級女聲》是偶像文化意識的起步,那麼《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則是偶像文化落地的本土化。國內偶像市場的大門開始被打開,中國開始誕生所謂的“國民男團”與“國民女團”,新興偶像在國內的發展空間得到無限放大。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迴流中國lineVS本土偶像,誰能佔領一方天地?

國內粉絲經濟迎來高速發展的紅利期,偶像市場爆發式增長,緊隨其後的是圍繞著偶像而誕生的綜藝節目開始霸屏,成功出道的偶像忙著演唱會代言和一線衛視的綜藝客串,未能成功出道的如菊姐、豆子等高人氣選手,也不停接各類活動通告。

他們從偶像到“通告人”僅一步之遙,如此看來,不久後,這幾十個偶像也滿足不了國內綜藝市場的需求量。

另一方面,並無共享合約在身的程瀟與周潔瓊在《偶像練習生》結束後的3個月間,就已經參與了包括《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奔跑嘉年華》《愛奇藝粉絲嘉年華》《快樂中國畢業歌會》等5檔節目。無作品的她們只能用上綜藝刷臉的方式保持熱度,但就如同前文所說的,如果再繼續這樣毫無規劃地發展下去,只會任由觀眾審美疲勞。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要如何在保持初心的情況下還能持續熱度?似乎也沒個定論。從韓庚、宋茜以及“歸國四子”的經歷來看,本應是“初心”的音樂作品成了其次,戲劇成了最重頭的工作內容,綜藝、代言則成了賺錢、刷臉的手段。在不少觀眾看來,不夠精進的業務能力反而成了被diss的內容。

更何況,他們還面臨著國內偶像的夾擊,幾檔爆款偶像養成節目還將繼續,而慢慢壯大的偶像經紀公司也在虎視眈眈,不少人早在年初就預測今年會是偶像元年,但誰知道明年會不會是偶像爆發的一年呢?

隨著不斷傳出“限韓令”將解禁的消息,韓國SM公司也於前日發佈了新的三名中國line練習生,分別來自於廣東、澳門以及德國的華裔,一經公開便引起了眾議,上個月SM公司代表李秀滿就曾表示“NCT中國隊正在準備中。”這三名成員的公開似乎也證明了韓國公司對中國偶像的進一步開拓勢在必得。

“海外務工line”迴流國內綜藝,韓國製造的中國偶像面臨兩難境遇

SM公開練習生SMROOIES

中國用綜藝捧出來的偶像們正當道,本土偶像誕生也不是沒有可能,再加上韓國成熟體系製造的國際化團體,“韓國務工line”似乎正面臨著尷尬的境地。兩地差異的文化、甚至難堪的制度都是阻擋他們前進的路障,但若是找準了自己發展的制勝點,或許才能脫穎而出。當然,顧及兩地合約,在發展時不忘初心才是接下來“海外務工line”亟需考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