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刚步入中年男人的理财心路历程

注:因为担心广告嫌疑,所以文章隐去了投资的平台和网站。

我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城镇家庭,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在他们那个时代,唯一的理财方式就是银行定期。他们对于通货膨

一个刚步入中年男人的理财心路历程

胀这类经济名词没有概念,只是认为钱不值钱了,但是鉴于时代背景原因和自身观念的原因,并没有除了银行定期之外的其他理财方式。当然间或听他们说有朋友受高额利息吸引,玩民间借贷的,但几年后总也会听到他们叨叨某某赔个精光,依然很得意自己的银行定期理财方式有一定收益且风险小。

这种理财观念深深的影响了我。现在想来,表面看来是银行定期,深层次其实是追求稳妥回避任何风险的一种方式,自己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积攒的财富,总是不希望有任何哪怕是毫厘的损失。在我研究生毕业后的几年间,工资不高,也会定期去银行存上一小笔定期存款,那是为追求稳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全部不开通,生怕被盗用,现在想来好笑,就那么几个钱,黑客压根也看不上,只是自己习惯性的求稳的心态作祟了。

时间到了2013年,那会儿网络借贷(也就是p2p吧)正如火如荼。一个偶然的上网机会,我关注了网贷,那会的确被他的高收益吸引,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投了几千,周期不超过一个月,小赚了几百块钱,后来觉得风险较大,于是就不玩了。现在回头看,也幸亏自己及时刹车,在理财知识几乎空白的情况下,很难禁受得住高利率的吸引,如果不是求稳心态,自己可能会大量投入,在一味追求高额回报的情况下,估计会雷声滚滚。

后来自己理财的方式比银行定期多了一种,即百度、京东等常见几个大平台的各种宝之类的,收益也就4%多,觉得利息比银行定期略低,好处在于随时可取,而且不用经常跑银行,后来自己的资金基本全部放在几个大平台的各种宝里面,银行定期存款逐步减为零。一直到2017年底,某行电话通知说可以4%的利率借款22万(信用贷),每个月等额本息方式还款,一年内还清。当时我也是有所心动,心想自己要是借款来投资,可以吃利差,当时也只有网贷的利率较高并且波动小,于是我又开始玩起网贷,关注了大量的公众号,进行了一番挑选,选中了不下十个平台,薅了不少羊毛,那段时间也很辛苦,一方面查找高收益的平台,另一方面又心惊胆战,因为不时爆出雷的平台,自己也是把银行贷款和自有存款全部投入网贷,大约有几十万左右,分散在十几个平台,周期一个月以内,当时很心累,时时关注投资平台的消息,一旦有平台暴雷,心理总是想着赶紧撤回,但是碍于高利率,又舍不得撤回了。

再后来我日常开始关注理财的文章,觉得全部身家投资网贷,有点孤注一掷,出于风险分散的原则,应该一部分投资网贷,一部分购买货币基金,再有一些钱购买基金,比例大概是40%,50%,10%,于是重新配置资产。挑了几只收益较好的货币基金投资,再选择几个回报率较好的基金投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是打开基金平台软件,看基金收益情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端午前,我关注到美国准备加息,我又关注到历史上只要美国加息,股市就大跌。我于是在端午节前把所有基金全部卖出。事后证明,我的决定是明智的。自从那以后到现在,我再没有买过基金(货币基金除外),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端午节后股市跌跌不休,我在将要下跌的时候及时撤出,其中运气占很大成分,当然也得益于及时关注相关消息。

现在我投资比例中,网贷和货币基金各占据一半,网贷来自于不同网站或者公众号推荐的平台,货币基金主要是某平台推荐的,好处在于资金可以快速到账,同时不同的货币基金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投。对于基金而言,由于现在股市没太大气色,我也没准备投资。我的投资历程基本就是如此,希望后续和大家一起分享投资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