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云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雲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文 | AI財經社 吳曉宇

編 | 祝同

何小鵬自掏腰包買了一億美元小米股票。幾天之後,雷軍就出現在了小鵬汽車。

昔日UC瀏覽器老闆何小鵬,可謂是雷軍的“最強米粉”。小米上市的第二天,他曾發朋友圈稱:堅定看好雷軍,這兩天通過二級市場,買了並擁有超過一億美元的小米股票,還稱“已經賺了點”。

其實,何小鵬這麼做多半是為了“還人情”。2007年,UC差點夭折,“當時我們只有17個人,有好幾個月我們都是借錢發工資”。 最後是雷軍在關鍵時刻出手,投資三四百萬,讓UC起死回生。

多年來,雷軍是何小鵬的導師與貴人,是他兩次創業的天使投資人。雷軍曾經雪中送炭,如今何小鵬趕來錦上添花。

其實,除雷軍外,娃娃臉的何小鵬在互聯網圈“人緣頗好”。網易的丁磊、YY的李學凌、昔日聯想副總裁俞永福,以及快播王欣等都是他的好朋友。王欣出獄當晚,姚勁波、何小鵬、李學凌為其接風洗塵。

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雲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第一位貴人網易老闆丁磊

2003年,32歲的丁磊以75億身價問鼎中國首富之時,何小鵬還只是亞信的一名打工仔。

何小鵬1977年出生於湖北黃石,22歲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畢業時,導師帶了一車學生,給他們推薦了3家企業,美資外企亞信和兩家國企,想去哪個企業面試就在哪兒下車。車子最先開到亞信,何小鵬和另外3個人一起下了車,導師說:“你們想清楚啊。”於是有兩個人回到了車上。何小鵬對國企沒有興趣,懵懵懂懂地選擇了亞信。

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雲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到亞信後,何小鵬輾轉開發部、運營部、客戶服務等多個職位。2001年,他的工資是幾千塊,而其老闆月賺5.2萬元。24歲的何小鵬過著一邊龜速上網、擠公交,一邊羨慕老闆的生活。

何小鵬覺得自己和老闆差太遠,怎麼都賺不到5萬多,為多賺個一兩千打工沒有意義,說不定創業5~10年後一年賺的錢就能抵得上這些年賺的錢,再加上投簡歷被惠普拒絕,於是他放手一搏開始創業。厚道的何小鵬後來曾親口說過“我創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出於‘貧下中農’的‘嫉妒’”。

2004年,何小鵬出走亞信單幹,他還拉來了梁捷。梁捷是何小鵬的校友,也是其亞信同事,負責郵箱系統的研發。說來有趣,亞信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出來創業的兩撥人在互聯網圈都紅了:一撥是何小鵬、梁捷等人,做了“震驚體”鼻祖UC;另一撥人馬跟著張小龍做出了Foxmail,和之後的微信。

他將第一次創業方向押寶在了手機內置的移動端郵箱。彼時,他認為web環境比較差,手機方面的應用比較少,“要找到一個方向,並且這個方向有潛力、比較早期”。

事實上,他做郵箱是有底氣的。在亞信,他曾參與開發出中國第一個千萬級的郵件系統,中華網、21CN、人民網、新華網等等都是他的客戶。然而,當何小鵬把第一款產品UCmail開發出來後,才發覺效果並不好。因為在2004年前後,人們更習慣用短信交流。

雖然手機郵箱業務讓何小鵬略微受挫,但無心插柳柳成蔭,附帶產品移動瀏覽器火了。何小鵬就此決定轉向瀏覽器,2個月後手機瀏覽器UCweb橫空出世。瀏覽器業務的火爆讓何小鵬陷入尷尬:流量增加對服務器是極大考驗,“剛開始是3臺服務器,3個月後擴容到10臺,到了年底,50臺服務器都不夠用了”。同時,新增加的人手讓公司財務捉襟見肘。

手機郵箱發展低靡,然而,這款產品卻引來丁磊的注意。當時,丁磊發現一款不錯的郵箱產品,打聽得知是競爭對手亞信的人,且這幫人還沒有正經辦公室。於是,丁磊約何小鵬出來喝酒。後來聽說何小鵬缺錢,丁磊非常豪爽,“服務器借給你,辦公室借給你,80萬錢也借給你”。

網易老闆丁磊是何小鵬的第一位貴人。他曾在日後回憶道:“2004年,這80萬幫助我們從04年走到了07年,從五個人走到了十七個人,幫助開發出了產品,幫助我們有三十萬的日活。”而UC創始員工也曾回憶道,“當時公司還在居民樓裡創業,除了一開始何小鵬籌集的30萬元,公司再無賬面現金。如果不是何小鵬向丁磊籌款借來80萬,公司可能因為斷炊而關張。”

同時,三石哥還為“創業新生”何小鵬帶來了人脈,比如,時任網易新聞主管的李學凌。

被雷軍和馬雲看中

2006年,廣州,李學凌接待了時任聯想投資副總裁的俞永福,並親手為他裝上了一個UC瀏覽器。UC瀏覽器深得李學凌好評。

另一邊,暫時從財務危機脫身的何小鵬,因為公司靠營收盈利的時候還欠火候,所以他希望通過融資發展業務。何小鵬和梁捷從廣州奔赴北京,俞永福將項目提交至投資委員會的投票桌上。2006年11月20日,聯想正是召開投資決策會議。苦等4個小時後,何小鵬得到了糟糕的結果:差一票,未通過。

“永福,願不願意,加入我們一起幹?”“一言為定!”。自此,俞永福放棄百萬年薪跟著何小鵬創業,以至於後來成為互聯網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

被否決的當晚,俞永福給雷軍打了電話,因為雷軍曾對其說:“你要創業的話,無論做什麼項目,我都會支持你”。電話中,雷軍出了條件,“投可以,但要俞永福擔任CEO“。好在深知管理經驗不足的何小鵬、梁捷,此前在名片上印著的都是“副總經理”。

2007年,雷軍向UC投資200萬元,並且還帶來了其他資本的注意。彼時,400萬元資金讓缺錢的UC起死回生。

9年後的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雷軍自己透露,2007年向UC投了三四百萬人民幣,“佔了20%”,2014年阿里巴巴43億美金收購了UC時,自己掙了1000倍。也就是說,雷軍用400萬換來了40個億。這成為“天使投資人”雷軍一直津津樂道的一筆好生意。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除了資金,雷軍還為何小鵬帶去了經驗指導。據瞭解,在2008年,雷軍每週有兩天半時間都在UC的辦公室上班。

他給UC的最深遠的建議便是砍掉當時的現金奶牛——B端業務,全面發力C端用戶市場。必須聚焦,全力做個人市場”。

實際上,當時的UC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溫飽之憂,通過和運營商合作,一個項目就有幾千萬的收入。10年後,何小鵬曾在媒體中說,那一次對他個人而言意義深遠,在創業抉擇的舍與得中,他完成了一次重要轉型。“那個時候在現實的誘惑,以及曾經的歷史投入下,你想放棄這個事情,真的舍,就是巨大的舍,後來因為舍,也只拿到了一期項目不多的錢。”

何小鵬還是趕上了好時候。2007年後,蘋果手機橫空出世,智能手機迎來大爆發時期,手機瀏覽器變得更加剛需。UC瀏覽器用戶量很快突破4億。以至於何小鵬說:“2007、2008年

我們可能還覺得那個舍可能有點惋惜,但到了2009、2010年就完全不這樣想了,甚至還覺得當時捨得不夠痛快。”

真正讓何小鵬實現“財務自由”的,是馬雲的阿里巴巴。

2009年,UC第一次得到阿里的投資。之後,阿里多次注資:2013年3月,阿里拿5.06億美元(約31.3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UC;2013年12月,阿里又用現金1.8億美元(約10.97億元人民幣)對UC進一步增持。兩次交易後,阿里巴巴獲得UC共66%的股份。

而當時有著上市宏願的阿里,想要加寬自己的護城河,順便加強海外的競爭力,更不想眼看UC被百度或者騰訊納入麾下,拿下UC成了順勢而為。彼時,UC瀏覽器在全國用戶量為5億,其中包括1億海外用戶。

2014年6月,阿里巴巴花超過40億美元(290億元人民幣)買下UC,這也是當時互聯網圈最大的併購事件。何小鵬成了阿里的產品總裁。

著手造車

2014年,UC賣身給了阿里後,實現了財富自由的他在國外體驗到了特斯拉真車,“加速度很快、基本不用踩剎車、自動泊車”。特斯拉的掌門人馬斯克讓他心生敬意。

回來後,他在自己微博寫道:“從小都沒有覺得自己崇拜過誰,無論是我朝的風雲人物,還是明星。最近在看馬斯克傳,覺得的確好像很傳奇,真可能比喬布斯走得更高,非常不錯! 我們創業人也要努力改變世界再多一點點。”

那一年,他還遇到了夏珩。夏珩是清華大學工程系的高材生,在廣汽工作7年後決定自己造車。初見何小鵬時,他身著T恤,穿著一雙拖鞋,夏珩覺得“這身打扮,很互聯網”。他們相談甚歡,夏珩分享生產製造方面的經驗:研發需要體系,供應鏈需要資源,每個環節需要多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何小鵬則一邊認真聽,一邊拿著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記著。

同年,馬斯克對外宣佈開放了特斯拉的全部228項專利。在馬斯克訪問阿里巴巴的一次活動上,何小鵬詢問了馬斯克關於專利使用的問題,馬斯克只是說了一句“你們可以拿去用,但是怎麼用就和我們沒有關係了。”

何小鵬搭班子造車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於是,他給夏珩拉來的團隊投了幾千萬,並拉著俞永福、李學凌、傅盛、吳宵光等10餘位互聯網大佬一起注資。

幾乎在同一時間,原360副總裁瀋海寅、易車網董事長李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等人也殺入了造車業,一時間,中國市場上崛起了十數家初創車企。他們也被外界稱為“新造車勢力”。

“可能是賈躍亭造車‘壞了口碑’,他們不願意叫自己‘互聯網造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

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雲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UC併入阿里後,發展甚好。《2017年第1季度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UC瀏覽器以67.1%的用戶滲透率和3.30億次的下載量穩居市場第一,繼續領跑國內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遠超第二名QQ瀏覽器。

就在13歲UC如日中天時,40歲的何小鵬選擇退休。他發微博寫道:“創業一輪迴,苦辣酸甜鹹,歸來還是少年。”

卸任7天后,何小鵬宣佈加盟小鵬汽車擔任董事長,二次創業。

雷軍二助攻

如果說“UC切移動互聯網”是雷軍對何小鵬的第一次助攻。那麼,何小鵬選擇造車是第二次。

何小鵬說,當他創立小鵬汽車的時候,雷軍告訴他:“智能汽車時代已經拉開帷幕,但是和互聯網創業不同,智能汽車的產業鏈長且複雜,需要有思想準備打六年的地基和積累,同時需要足夠的資金,吸引智能汽車市場中最棒的人才有可能成事。”

他挖來前特斯拉Autopilot機器學習負責人谷俊麗,前一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明輝,前馬自達汽車設計師趙謙,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行主席顧宏地。2017年11月,何小鵬還挖來原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寶潔大中華區美尚事業總裁熊青雲出任小鵬汽車首席營銷官,直接向他彙報。

2018年1月,小鵬汽車G3現身極客公園創新節展臺,包括騰訊前CTO張志東、獵豹移動創始人傅盛、搜狗CEO王小川、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順為資本投資合夥人周航等紛紛前來捧常。2018年3月21日,何小鵬拿到第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雲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4月26日,小鵬汽車G3正式開啟預訂,第一批2000個預訂名額首日脫銷。據悉,30%的車主為女性用戶,65%的車主來自北上廣深杭。G3是一款實現2.5L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價格區間在20萬-28萬。考慮到目前仍然沒有量產的L3級自動駕駛,這一技術已經算得上“潮流”。

何小鵬對其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很是引以為傲。不過,近期最讓他煩惱的應該是一則圍繞自動駕駛的消息:小鵬汽車員工涉嫌盜竊蘋果自動駕駛資料。儘管他也在朋友圈澄清說這只是個案,公司也表態未參與此事。但此次盜竊門,也將何小鵬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他讓雷軍用400萬賺了40億,馬雲為他豪擲290億,如今40歲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