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嘆!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清平洞位於利川市東城辦事處白鵲山村四組一個叫向家灣的地方,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溶洞,地圖上找不到它的名字,地名志上也不曾留下它的蹤跡,而利川一個叫何端鏞的獨立探險人卻對這個洞情有獨鍾,一年來進行了數次探險考察。2009年7月4日,何端鏞對該洞進行又一次探秘時,我出於好奇,跟隨而去。

清 平 的 傳 說

清平洞距離公路並不遠,在土橋變電站下車步行不過一二十分鐘路程,屋舍儼然、阡陌交錯,雞犬之聲相聞,有村民戴著草帽在地裡勞作,田坎上放著水壺和搪瓷茶缸,見我們路過,直起身來憨憨一笑,算是招呼。

何端鏞輕車熟路的走到肖運清家門口,沒有預約,也沒有問來意,老肖便張羅著去喊另外兩個村民進洞帶路。肖運清的家離洞口不過百十來米,四世同堂的他68年來一直住在這裡,這個洞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探險活動的一部分,而對於老肖來說,卻是他生命記憶的一部分。他還清楚的記得,1949年9月16日,聽見軍隊的喧鬧聲,8歲的他驚恐萬分的和村裡所有人一起,帶著糧食躲進洞裡,那是他和村裡人最後一次因為躲避戰亂而住進洞裡。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那支軍隊叫解放軍,喧鬧聲其實是在四處安民,從洞裡出來,他們才發現,洞裡洞外兩重天,解放了。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清平洞洞內空氣流通,寬窄相宜,支洞眾多,錯綜複雜,洞口隱秘,是上天賜給向家灣人的天然避難所。清末民初,政權更迭、社會動盪、戰亂頻仍、盜匪橫行,流民載道,老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一有風吹草動,向家灣的幾十戶人就會擊盆傳信,拖家帶口,連同不值錢的家產和牲畜,悉數躲進洞去,竟次次保得全村平安。日子久了,洞的聲名漸大,方圓幾十裡都流傳洞裡藏有金銀財寶。鄰村裡有人貪財,竟帶著土匪來剿洞,村裡人依山勢在洞外築坎,土匪找來找去找不到洞口,只看見一處深不見底的水潭,認為被人戲弄,惱羞成怒,將帶路的人殺死在洞外。劫後餘生的村民認為這個洞給予了全村清靜平安,將洞取名為“清平洞”。

清光緒24年,當地一個叫胡憲忠的舉人發起,村裡人自發捐款在洞口修築了石梯,在洞內修建了一些簡單的生活設施。冬月廿七日,工程竣工,一塊方方正正的石碑高懸洞口,上書三個大字“清平洞”,背面鐫刻著32個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金額,其中26人姓向,其餘分別姓胡、譚、牟、賴,捐款在200吊錢以上不等,以胡舉人800吊錢為最多。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解放60年來,向家灣的村民們在小山村裡怡然自得,彷彿世上從未有過戰亂,彷彿這裡一直都是桃花源般清平的世界。只有洞口的這塊石碑,依然象當初接納村民時一樣沉默不語,收藏著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一 洞 一 世 界

《佛典》有云:“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每朵花、每粒砂都有自己的世界,洞穴也有它自己的世界。洞穴是相對封閉和獨立的環境,在這不為人知的環境裡,有著完整的生物鏈。

在清平洞裡,我們發現了不少洞穴生物。洞穴生物獨立於地表生物的進化系統,不可思議的生存環境使他們具備了在黑暗中攝取食物,依賴聽覺、觸覺判斷安全或危險等我們無法想象的能力。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我們所看到的洞蟋蟀、洞蜘蛛都沒有眼睛,體積很小,卻無一例外的有著長於身體無數倍的四肢,或者說是觸鬚,前端尖銳,使它們能在潮溼的環境下牢牢地抓住滑溜的巖壁。它們無需色素來防止紫外線,無需眼睛來看東西,通過細小的附屬肢體和極強的神經中樞來感知氣壓和溫度,捕捉聲音和氣味的細微變化。它們對光亮毫無感覺,任我們在黑暗的洞穴裡就著頭燈的光亮拍攝,但只要輕輕觸碰一下觸鬚,它們就會迅速逃走。我不知道它們靠什麼生存和繁衍,直到我們在洞裡又發現了一些別的生物,比如蝙蝠。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蝙蝠是洞穴生物鏈裡最重要的一環。蝙蝠倒掛在離洞口不遠的洞頂上,趁月黑風高到洞外捕食,把大量糞便留在洞內。蝙蝠越多、糞便越厚,孳生的微生物就越多,扒開糞便後,可以看到密密麻麻、體型微小的生物,形態特徵非常原始。微生物越多,以微生物為食物的小型捕食者就越多,除了洞穴蜘蛛、洞穴蟋蟀,我們還發現了毛蟲,以及毛蟲的成蟲——飛蛾,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生態系統。

構成這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可以分成三個類別,象蝙蝠這樣住在洞裡在洞外謀生、晝伏夜出的只能是寄居性洞穴生物,象洞穴蜘蛛、洞穴蟋蟀這樣在黑暗中誕生、成長和死亡的生物,才叫做真洞穴生物。它們不能隨意外出,因此在單一洞穴中這樣一個極其微小的範圍內,只生活著極少數的洞穴生物,我們在清平洞裡也只發現了幾種生物。還有一種洞穴生物叫喜洞穴生物,言下之意,它們只是喜歡這環境,不一定非得住在這裡不可,就象我們此行發現的透明魚,由於長期在洞內無光條件下生活,沒有陽光照射,不能產生色素細胞,致使顏色透明,內部器官清晰可見。以前聽說騰龍洞裡也發現過這種透明魚,還聽說過這種魚是“見光死”,帶出洞外就無法存活。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事實證明,透明魚不僅非魚,也非真洞穴生物,它可以在洞外生存繁衍。肖運清老人就曾經把幾條在洞裡捕獲的透明魚帶回家隨意倒在自家的堰塘裡,無意中發現,這些腦袋橢圓,尾巴扁平的傢伙長腿了,壓根就不是魚,是蝌蚪。這些蝌蚪見光長,在洞裡一兩年還是魚,出了洞一兩個月就變成了蟾蜍。繁殖速度也很快,肖運清索性修了兩口大水池進行人工繁殖,如今老肖已經養了兩萬只,經省水利水產部門鑑定為紅點齒蟾,是分佈在海拔1000至1800米的石灰岩溶洞,並且含水比較高的溼地環境的物種,在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水生動物名錄中榜上有名。紅點齒蟾主要分佈於四川西部和南部、雲南西北部、貴州北部,湖北分佈較少,所以省水利水產部門叮囑老肖好好養,要把他這裡作為野生種群人工繁殖監測點和種苗基地。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臨走時,老肖帶我們去看他養的紅點齒蟾,很有成就感。對一個洞來說,老肖擴展了清平洞的世界;對一個人來說,清平洞成就了老肖的世界。

大 膽 的 假 設

曾想象,當頭頂的光束照亮黑暗的洞穴,我會驚喜的看到大量千奇百怪、嶙峋異常的鐘乳石。然而,沒有鐘乳石,只有石壁上開出的朵朵石花,安靜又落寞。在我頭頂的巖壁上倒懸著一些“鵝管”,鵝管是滴水沉積形成的,洞頂滲水在懸掛狀態時水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鈣析出,並在水滴表面結成一個薄薄的晶膜,然後水滴下去,膜留下來,形成一個環,一滴水留下一個環,一環接一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細長、中空、潔白的鵝管。鵝管在頭燈的照射下顯得晶瑩剔透、溼潤稚嫩,讓人忍不住觸碰。一碰之下,鵝管竟如蛋殼般破碎,剛剛滲出的那滴水淌在我手心,象一滴淚,味道很澀,裡面全是碳酸鈣。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這一碰,碰碎的是一個弱小的生命。地球是有生命的,地球上的萬物都有生命,山川河流有生命、植物花草有生命、動物人類有生命,只是生命的週期各不相同,螞蟻的生命週期短暫,山川河流的生命漫長。一個纖細的鵝管要上千年才能長成,而從鵝管長成鐘乳石要上萬年的時間。發達國家大多在有探險組織的同時也有洞穴保護組織,對洞穴探險行為有著嚴格的約束,如果都象我這樣好奇的一碰,一個正在發育的洞穴用不了多久就被破壞了。

探洞的時間並不長,過程也並不驚心動魄,沒有找到象騰龍洞那樣令人震撼的洞穴大廳,也沒有找到象水簾洞那樣曲境通幽的伏流,清平洞看起來只是一個正在發育中的袖珍喀斯特溶洞。何端傭小心翼翼地在崖壁上敲擊著,不時側耳傾聽崖壁傳來或厚實或空洞的聲音,企圖找到隱秘或者是尚未被被水蝕穿的通道。這已是他第三次探秘這個袖珍的溶洞,他固執的認為,這個洞還有其他的出口,曾有村民在這個洞裡找到一年多前掉進自家糞坑的扁擔,這就證明了這個洞的長度絕非我們探到的這一段。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地理學界對洞穴的長度的認定方法很有趣,它是一種建構,不象河長,河流的長度是從河流的源頭到河流結束的地方的距離,而洞的長度等於這個洞穴系統所有的大洞、小洞、主洞、支洞加起來的長度。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努力,人去探,洞就長了,人不探,洞就不長。除非一個洞穴被徹底探明,否則,只要有一個支洞和暗河沒有探明,洞的長度就沒有定數。對於一個尚未探明的洞穴,說它有多長,其實是在說人已經探出了這麼長,與它的實際長度無關。2003年,騰龍洞以52.8公里的長度位居世界第一,而在這之後,貴州的雙河洞、馬來西亞的清水洞、美國的猛獁洞,都是最近幾年來在探索下長度猛增,遠遠超過騰龍洞……是因為這些洞的長度真的長於騰龍洞嗎?非也,只是騰龍洞從2003年起就停止了探索的步伐。

驚歎!利川白鵲山清平洞或與騰龍洞相連

利川有發育得如此成熟的喀斯特地貌,青山掩映著大量的溶洞、暗河與伏流,騰龍洞的長度是可以刷新的,只要有人不停的探索。而清平洞的地理位置正處於騰龍洞的背面,洞內的環境也與騰龍洞相似,只要找到一個點與騰龍洞相連,便可以證明這是騰龍洞洞穴的一部分!或將創造新的“世界之最”。儘管這只是一個大膽的假設,但我期待並相信這個假設會有被證實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