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慧的故事發聲了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導讀:5月29日,在第三屆新鮮提案真實影像大會上,央視紀錄頻道舉辦了一場名為“相遇2018——紀錄片與人工智能的對話”的論壇,與紀錄片《創新中國》的主創團隊和技術合作團隊,一起聊了聊《創新中國》解說配音背後那點事兒。

文 | 七七

年初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創新中國》,不僅片中內容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在紀錄片的製作過程中,也採用各種新技術,使其成為創新的一部分。

從生命科技、新型能源到大國製造,這部六集紀錄片用鮮活而真實的故事向我們講述了祖國高速發展的科技,被眾網友奉為“自我膨脹系列”。

當各種黑科技聽起來還只是傳說時,紀錄片這個曾被視為“陽春白雪”的文化領地,卻一不小心成了高科技的“首秀場”。

語音識別技術作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中國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創新中國》專門為此拍攝和製作了一個段落。央視紀錄頻道副總監、《創新中國》總導演史巖因此“靈機一動”,想到一個點子:能不能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李易的聲音?於是,創作組和科大訊飛聯手做了人工智能的解說配音。

作為世界上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擬人聲完成配音的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解說部分全程運用人工智能配音。已逝“配音大師”的聲音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重現”。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引爆科學紀實內容,邁出創新的第一步

“《創新中國》其實是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一次偶遇,其中的很多創新是被逼出來的,但在這種嘗試過後我們希望看到未來能不能讓人工智能和紀錄片創作有更深度的結合。”作為這次創新嘗試的提出者,史巖在現場分享了《創新中國》創作的緣起和經過。在他看來,《創新中國》呈現出的聲音狀況是藝術和技術完美的結合,“至少我們開始邁出了這一步,如果不去嘗試,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它以後會給我們行業帶來什麼”。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創新中國》聲音製作者、北京沐肆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聲音總監王同說,“在創作紀錄片的過程中往往有一個環節叫預配音,可能是我們在做剪輯的時候把握心理節奏的工具、一個環節,但是這件事情到最後也僅僅是以預配音的方式呈現,沒有辦法和現在的呈現相比。李老師的發音每一個字非常乾淨,他的情緒變化非常穩定,他的軸非常準。所以在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覺得它還是能夠在技術上可以成型,像剛才說的演員變化比較大,從技術上更容易一些。”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作為實現這次配音的技術合作方,科大訊飛AI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源從技術操作層面回應了把語音合成技術應用於藝術層級的解說的難度。他表示,語音合成本身所做的事情是要恢復一個人的聲音,讓他去說話,但文字以外,更強調的是情感的喜怒哀樂、整個片子的節奏、起伏控制等,這對於人來說是很容易理解的,但計算機去恨困難。

靠人工智能合成的聲音雖然也很清晰、流暢、準確,但相比之下,真人聲音內質的一些東西,如情感的表達等都會更加豐富,這是目前技術無法彌補的,這令我們看清人工智能技術與真人藝術表演層次的差距。“如果李老師的真人表演是一座珠穆朗瑪峰的話,我們是站在半山腰上,我們知道距離差在什麼地方,但如果說不做這件事情可能連爬山的機會都沒有。”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主任、教授張曉林在過去的30年裡面經歷了AI在世界的整個起伏變化,他也是中國千人計劃邀請回國的人工智能專家。現場分享了其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和理解。

打開全新的創作思維

針對這一輪的人工智能浪潮,馭勢科技的首席執行官、CEO吳甘沙在現場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現在學術界對AI有兩種解釋,一種叫增強的智能;另外一種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能夠幫助我們人類的藝術家,把紀錄片做得更好,這就是增強的智能;另外一種是人工智能自己能夠創作紀錄片,那可能就是人工的智能。“未來AI是不是能夠做到實時性,能夠幫助我們在事件發生的這一刻幫我們的紀錄片做出來,這就是它增強我們的一點。還有一種增強的就是我這個事件需要還原一些很難還原的東西,我可以通過AI把它合成起來,這個在《創新中國》裡面也已經出現了。”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從目前的人工智能發展程度來講還不夠那麼成熟,“人工智能在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時候最大的價值,就是以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來看他可以通過學習頂尖專家的達到一流專家水準,超過普通專家的能力,然後幫助社會生產去運用比較廉價的、快速的普通專家的水平,去提升整個社會生產力”。在江源看來,“紀錄片領域也可以多從這個角度去嘗試運用,提升紀錄片製作的一些效率、效果,比如做一些輔助設計,生成一些拍攝腳本,做一些視頻的粗剪或者配樂的選取或者體驗之類。”

王同也提到,雖然紀錄片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現在的階段還是處於相互瞭解和學習。但他希望整個行業能給AI產業寬鬆的土壤和適當的理性關注,可能會更加有利於下一步的發展。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電視的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其實是很單一的,不管是對於新技術的瞭解和使用,還是用新的一些思路來進行一些創作的感悟,都需要拓展我們的知識結構,這點是亟待解決的。”新鮮提案大會創始人、導演趙琦認為,如果能抓到更多或者是能去僱傭更多的具有跨界背景或者有工科、理科的背景,同時對於文學、藝術,對於創作特別喜愛的人,把他們納入進來,就能拓寬整個的領域,這將會對我們的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

打開跨界思路、提高科學的素養,這是《創新中國》做出這一嘗試之後所表達的期待,而如何能夠做大、做強科學類的紀錄片,則是我們當下這麼多紀錄片人需要探討的東西。

從《創新中國》講起,紀錄片和人工智能的故事發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