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六大戰略」系列新聞發布會 從七個方面「答疑」

甘孜州“六大戰略”系列新聞發佈會 從七個方面“答疑”

甘孜州“六大戰略”系列新聞發佈會 從七個方面“答疑”

7月18日至19日,州委外宣辦、州政府新聞辦舉行2018年上半年“六大戰略”系列新聞發佈會,州“六大戰略”牽頭部門、州委農工委、州旅遊扶貧專項牽頭部門、州商務扶貧專項牽頭部門和瀘定縣新聞發言人聯合進行了三場新聞發佈會。

在兩天的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通報了我州“六大戰略”實施情況和工作成效,回應社會關切;面對媒體記者的現場提問,各新聞發言人作了詳細回答。

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戰略

著力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今年以來,全州上下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先後發起“春季攻勢”“夏季戰役”,脫貧攻堅得到紮實推進;瀘定縣已於今年6月底接受“國檢”,即將實現全州首個“貧困縣摘帽”目標,貧困縣數量即將實現31年來首次淨減少。

“貧困人口大減少、基礎設施大改善、產業得到大發展、公共服務大提升、社會治理大加強,全州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凸顯。”州政府副秘書長、州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楊慶華表示,今年我州將有5縣(市)摘帽、463個貧困村退出,11585戶48301名貧困人口脫貧。到明年,我州還剩251個貧困村,33000多貧困人口;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大改善,住房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藏區新居、易災地段搬遷解決,農村以通村硬化路、安全飲水及通訊網絡為代表的基礎設施普遍提升;我州實施了由東向北、由東向南的“三個脫貧攻堅百公里示範帶”建設,全州農業、林業百萬畝基地建設也在不斷髮展;村上建起了文化室、衛生室及幼兒園,讓廣大農牧民樂享公共文化醫療服務;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雙培雙帶工程和社會治安得到加強,尤其是隨著群眾觀念大轉變,他們的內生動力得到有效激發,農牧區的產業、環境衛生髮生了較大變化。

“我州整體貧困,物質貧困與精神貧困同在。雖然瀘定縣接受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但其他17個縣(市)都是深度貧困縣(市),除此之外,還有128個深度貧困鄉(鎮),612個深度貧困村。所謂的深度貧困村是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村,尤其是雅礱江上游的德格、石渠、甘孜、色達四縣交界處的21個鄉(鎮),是我州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楊慶華表示。

如今,爐霍縣的“盛煌”模式、理塘縣的“飛地”園區……這些產業發展模式成為我州產業扶貧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楊慶華表示,“股份制家庭牧場,把過去單家獨戶的生產方式組織起來,變成家庭牧場,不僅消除了過去單家獨戶出欄難、銷售難的困境,還可以規避養殖風險。今年,康定、道孚、爐霍、甘孜、理塘等地發展黑青稞、油菜產業,道孚縣發展大蔥、黑木耳和黑枸杞產業、九龍縣發展黑毛驢、梅花鹿、蔬菜產業,這些地方都採取了‘飛地’模式,實現了抱團發展。”

百姓脫貧主要靠增收,而增收主要依託產業發展。現在,我州18個縣(市)產業發展可謂遍地開花,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做到產業有特色、產品有市場。

如何避免“一窩蜂上”造成產業同質化,避免只種不收,與市場脫節?楊慶華表示,去年以來,我州實施了“三個百公里脫貧奔康產業示範帶”建設,在兩條國道、三大流域、十八個縣(市),也就是在“2、3、18”的總體思路上佈局了產業,做到產業有特色;同時依靠電子商務進農村,將農特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做到產品銷售有市場。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電商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實施意見,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讓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州商務投資和促進局局長澤仁翁姆表示,“我們在牧區開展的藏漢雙語電商培訓會受到了廣大牧民歡迎,我們在尋找服務站點合夥人時,很多農牧民都願意成為合夥人,大家都熱切地期盼通過電商改變生活、增加收入、脫貧奔康。這種模式可以助力農產品外銷,讓廣大農牧民藉助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得更遠、賣得更好;我們在向農牧民提供電商便民服務的同時,也實現物流快遞通村,進一步降低農牧民生產和生活成本;我們還鼓勵和支持電商創業,吸引青年返鄉創業,幫助當地產業發展。”

大力實施依法治州戰略

全力推進“法治甘孜”建設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論創新、實踐要求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瞭方向。

今年以來,我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四川篇”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省委書記彭清華來州視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推進依法治州戰略,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為主線,努力把甘孜各項事業納入法治化軌道。

但長期以來,由於我州群眾文化信仰、生活習慣不同於內地,所以在依法治州過程中,也與內地有不同之處。

發佈會上,針對甘孜藏區在推進依法治州工作中,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州委副秘書長、州依法治州辦主任方和俊表示,在我州確定的“六大戰略”中,把依法治州作為我州長治久安和諧穩定重要戰略,特別把藏區群眾普法工作擺在首位,一方面司法部門和公檢法司系統每年送法律、送文化下鄉,開展與農牧民群眾面對面普法,採取適合農牧民群眾簡單易懂的宣傳方式,併發放宣傳手冊,通過開壩壩會了解農牧群眾生活習慣; 另一方面,利用今年蟲草採集季節,州公安局、檢察院以及所涉執法責任部門,深入到廣大農村播放警示片,把更加直觀的案例展示給農牧群眾,讓法治意識深入群眾中。同時,統戰部門聯合各縣(市)寺管會幹部在寺廟廣泛開展了法治宣傳活動。

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

推進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自然的神奇造化、文化的悠久綿長,賦與了甘孜大地豐厚的自然人文景觀。過去,由於基礎設施較差,我州這些美景都深藏閨中無人識。為改變這種現狀,我州大力實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從景區建設到交通改善、從服務接待到環境整治,經過不懈努力,我州旅遊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旅遊發展環境越來越良好。

前段時間,《四川日報》在新媒體上推出一系列關於甘孜州的航拍視頻,有不少網友調侃:“甘孜果然是全域旅遊,在路邊停車要收費,拍照拍景要給錢。”這些年旅遊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遊客投訴時有發生。

如何優化服務、提升群眾服務意識、提升旅遊軟實力?面對媒體的發問,州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王秋蓉坦言:這幾年,我州國、省幹道沿線及重點景區確實發生過遊客投訴的情況,主要的原因還是與當地群眾的觀念意識較落後、旅遊從業人員缺乏培訓及整個市場的監管不到位有很大的關聯。今年以來,我州以“基礎設施建設年、服務質量提升年、旅遊營銷宣傳年”為統領,全面推進點、線、面協同發展,這為我州加力推進旅遊產業良性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州採取“1+3+N”工作機制體制,設立了旅遊法庭、旅遊警察,聯合工商、物價及安檢質檢等部門,聯合執法,重拳出擊,對損害遊客利益的亂收費等行為進行整治和打擊。同時,我州正在加力推進國省幹線綜合服務體建設,在全州國省幹線佈局一批集吃住行遊購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滿足遊客的需求。在下一步工作中,除了市場秩序整治外,我們還將加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老百姓教育引導、從業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

發佈會上的一個問題引人深思:我州的旅遊,夏季人滿為患,冬季遊客卻寥寥無幾,淡旺季十分明顯。是什麼原因導致此類現象發生?王秋蓉表示,為解決旅遊淡旺季明顯、旅長遊短等問題,我州將立足資源優勢,以交通條件全面改善為契機,大力推進綜合服務體建設,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全面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的四季主題,大力開發鄉村旅遊產品,不斷提升遊客的迴游率;打響中國最美景觀大道自駕遊、最美鄉村古寨休閒度假遊、最美雪山圖拍觀光避暑遊、最美藏香田園農牧體驗遊等品牌,舉辦旅遊重大節慶活動,力爭做到“四季有主題、全年無淡季”。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把“三州”建設成為四川中高端農產品重要供給地,甘孜有好山好水,還有獨具特色的農副產品……擁有這些優勢,我州將如何擦亮農業這塊金字招牌?州發改委副主任黃春平表示,要做好農產品,首先要擦亮“聖潔甘孜”品牌,突出我州特色,著力解決好標準化問題,通過產品標準來提升品質、打造品牌;要大力引進和培育市場主體,克服一些同質化的不正當惡性競爭,解決好農產品滯銷問題;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只有堅持“規模化+標準化”原則,大力拓展農特產品銷路,才能讓我州農產品品牌做大做響並取得效益。

大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

確保實現“暢通甘孜”目標

今年是全面完成我州農村公路建設的決戰之年,也是重點項目實施第三輪甘推的收官之年。全州紮實有序地推進交通建設項目規範管理,高質量高標準完成了交通建設大會戰的階段性目標任務。

隨著雀兒山隧道的完工,雅康高速即將通到康定,我州交通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與內地交通有著巨大的差距,特別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內地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我州幅員廣闊、人居稀散,要實現村村通公路這一目標有很大的難度,加之今年雨水頻發,給我州村村通公路建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最終實現“暢通甘孜”目標?面對記者的提問,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丁虹直言,雖然我州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發達的內地相比,我州的綜合運輸體系尚未形成,客貨運輸不通暢,交通仍然是我州實現同步奔康的最大短板。為此,我州制定了兩個百分之百的目標:所有的鄉要百分之百通油路,所有的行政村在今年爭取通硬化路。對於自然村和入戶路,我州將採取兩種不同的解決方式:一是老百姓自建和脫貧攻堅的結合,交通投資和脫貧攻堅入戶路的緊密結合,將主路直通老百姓家門口;二是積極向國家交通部和省廳申報通戶路建設項目。

對於今年雨季,我州在完成今年村村通公路目標任務上將採取三項措施:一是隨時準備好人員和機械。二是作業班子和具體施工隊伍增加到位。三是需要更強有力的督促檢查。

大力推進城鄉提升戰略

以“六加強”治“九亂”

年初以來,按照2017年12月13日州委常委會城鄉提升戰略專題會精神,結合今年州委、州政府重點工作部署,科學制定了城鄉提升戰略目標任務。全州上下統籌發力,總體進展較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地處川西高原的我州,由於整體發展水平落後,土地亂象、違章搭建等“九亂”問題嚴重,這不僅成為我州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的難點,也是全州幹部群眾關注的熱點。

發佈會上,針對這一問題,甘孜新聞網記者直奔主題,把問題拋給了州住建局副局長宋清洪。

對於如何治理“九亂”?宋清洪表示,必須下猛藥、出重拳、打要害。我們採取了加強城鄉結合部、縣域鎮域鄉域村域交界處等重點區域衛生死角的清查力度;加強對公共廁所、垃圾堆點、河岸堤壩等老大難點位的清查力度;加強對六條精品線路、四條景觀大道沿線“九亂”的清查力度;加強對農村房前屋後襬放雜物、垃圾亂丟,視線範圍內垃圾隨處等問題的清查力度;加強違停治理,保障道路暢通。部門聯動,依法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影響通行秩序的交通違法行為,合理劃分臨時停車位,規範車輛停放秩序;加強公路沿線、公交、長途客運站點及停車場所周邊管理,依法查處汽車非法營運、客運出租汽車及道路運輸班線車輛違規行為。

大力實施生態文明戰略

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

我州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區,也是高原高寒生態脆弱區,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築牢長江流域生態屏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全州自然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生態本底更加厚實。全州生態文明建設以大規模綠化國土、生態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產業發展、生態文明改革等重點工作為抓手,按照“一年奠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化”的總體要求,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為基本途徑,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以解決重點生態問題為突破口,全面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為基本動力,實現轉型發展和體制機制創新;以彰顯聖潔甘孜生態文明精髓為特色,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今年,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安排項目204個,投資17.87億元,項目涉及林業、農牧、水務、國土、公路等五個部門。

我州沙化治理工作成為媒體記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治理?取得哪些成效?州林業局副局長李洪表示,近年來,在州委“六大戰略”的引領下,我州相關部門積極向省上相關部門爭取政策。農業部門主要對草原沙化進行治理,林業部門主要對乾旱半乾旱地區進行治理,目前我州沙化治理成效顯著。去年全省沙化治理現場會就在我州理塘縣召開,還有我州色達縣沙化治理,以治理經驗和治理成效,得到了全省的推廣和試點。下一步,我州將利用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這樣一個契機,積極爭取政策,加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州舉全州之力、匯全州之智,深入推進“三農”工作創新實踐,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農業農村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農業總產值達84.5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63.4億元,分別增長4%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連年穩居全省第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目前我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農牧區最為突出,農業農村發展落後、城鄉差距較大和貧困量大、面廣、程度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基礎設施滯後、民生水平不高、法治基礎薄弱、人才隊伍不足,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農牧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群眾政策性收入佔比高、增收渠道單一,農牧區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制約了鄉村發展振興。

發佈會上,針對我州鄉村振興戰略中存在的問題,四川日報記者把如何振興產業這一問題拋給了州農工委副主任吳運凌。

吳運凌介紹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就是產業振興。從我州來講,目前我州產業振興有特色,從振興的角度來看,我州還比較弱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州首先要改善基礎設施,如:水、路、電等方面。第二是人才振興,人才振興又包括了加強三農人才隊伍建設;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積極發揮農牧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等內容。第三是相關政策的支持,從國家到省、州都出臺了相關政策保障。第四是金融的支持,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金融支持政策,我州金融支持的相關政策也即將出臺。在解決了基礎條件、人才、資金等相關難點後,我州產業振興雖然劣勢優勢並存,但機遇大於挑戰,我們對實施好這一戰略充滿信心。(宋志勇 陳斌 張嗥 汪青拉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